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绘画大师
内容
编辑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中国古代绘画大师》由徐潜主编,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编者想通过这本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本书介绍了:吴道子、宋徽宗赵佶、赵孟頫、扬州八怪等古代绘画大师。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绘画大师》由徐潜主编:中国古代绘画大师云集,如吴道子被尊称为“画圣”,非天纵奇才不能获如此殊荣,吴道子的许多发明创造是中国画历史中的最亮点,诸如高度的写实技巧、笔法的解放、山水画的正式确立等等,皆是肇始于吴道子。吴道子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划时代的。赵孟頫对中国艺术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一个字雅。他创造了中国书画的雅文化。读赵孟頫的作品,就是品一杯香茗,听一段丝竹,享受一种心灵安静的状态。

《中国古代绘画大师》适合大众阅读。

目录

一、“画圣”吴道子

二、宋徽宗赵佶的绘画贡献

三、杰出的书画大家赵孟頫

四、画坛明四家

五、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试读章节

一、吴道子生活的时代及生平

(一)吴道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吴道子,唐代画家,生卒年不详,大概生活在公元685年到759年前后,成年后又名道玄,尊称吴生,阳翟(今河南省禹县)人。少年时父母早亡,生活贫寒。早年为民间画工,年未弱冠之时,就已经掌握了高超的绘画技巧。神龙年间(705—707年)事逍遥公韦嗣立,做了小吏。景龙年问(707—710年)任兖州瑕丘(今山东省滋阳县)县尉,不久坚决辞官而去。之后,他浪迹东都洛阳,曾学书于张旭、贺知章,后专工绘画,并在寺观从事壁画制作。开元年间(713—741年),他被唐玄宗召入宫中为宫廷作画,先后任供奉、内教博士,官至宁王友。他奉诏绘制了一些历史画或政治性肖像画(如《金桥图》),还常在长安、洛阳作壁画,观者如云,声名远播。天宝年间(742—756年),他游历蜀地归来,在大同殿画出嘉陵江三百余里旖旎风光。玄宗因之称羡说: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

吴道子生活的时代正是封建社会的盛期,唐太宗、武则天以来唐代社会发展蒸蒸日上,是一个充满信心、希望与热情的时代,也是一个蕴藏着深深的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佛教及佛教艺术在这时已完全中国化,得到广泛发展并与人民群众有密切的联系。同时,绘画及雕塑艺术本身也已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写实技法及吸取生活形象等方面都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由此可见,盛唐时代具备了出现伟大的艺术家的条件。《历代名画记》说:“圣唐至今二百三十年,奇艺者骈罗,耳目相接,开元天宝,其人最多。”吴道子、王维、张躁、李思训、曹霸、陈闳、杨庭光、卢楞枷、项容、梁令瓒、张萱、杨惠之、韦无黍、皇甫轸等人,都是当时的大画家。这么多的名家和数以千计的民间画工,争强斗胜,群英汇集,各显神通,绘画之盛,蔚为大观。

吴道子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以杰出的天才迅速成长起来。吴道子的出现,是中国人物画史上的光辉一页。他吸收民间和外来画风,确立了新的民族风格,即世人所称的“吴家样”。他曾在长安、洛阳寺观中作佛教壁画四百余堵,情状各不相同;落笔或自臂起,或从足先,都能不失尺度。写佛像圆光,屋宇柱梁或弯弓挺刃,不用圆规矩尺,一笔挥就。他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他在长安兴善寺当众表演绘画,长安市民蜂拥围观,当看到吴氏“立笔挥扫,势若旋风”、一挥而就时,无不惊叹称奇。就人物画来说,“吴装”画体以新的民族风格,照耀画坛。“诗圣”杜甫称他为“画圣”。宋代苏东坡说:“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愈),书至颜鲁公(真卿),画至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吴道子为“百代画圣”。在历代从事油漆彩绘与塑作专业的工匠行会中均奉吴道子为祖师,由此可见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之高。

(二)吴道子的青年时期

吴道子年幼时父母双亡,生活贫寒,曾去洛阳追随当时擅长草书的著名书法家张旭、贺知章学书法。要探寻他青年时代的足迹,只有《历代名画记》提供的极为有限的线索:“学书于张长史旭、贺监知章。学书不成,因工画,曾事逍遥公韦嗣立为小吏,因写蜀道山水,史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由此可知,吴道子曾跟从当时名震天下的“草圣”张旭和诗人、书法家贺知章学习过书法,也当过小吏和地方官。

吴道子青年时代学书,意味着他本怀以书仕进的思想,只可惜没有学成。尽管如此,这段学书经历对他后来绘画笔法的创造,却至关重要。宋代大书法家蔡囊说:“吴道子善画,而张长史师其笔法。”师生关系颠倒,应是距时较远以讹传讹的缘故,当以距时近得多的唐代美术史论家张彦远所撰《历代名画记》的记载为可信。

2-3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绘画大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4909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2013062890
中图分类号 K825.72-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