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昂贵的教育
内容
编辑推荐

尼克·麦克唐内尔编著的《昂贵的教育》是一部小说作品。小说讲述了来自名流家庭,25岁的学者兼运动员Mike Teak,表面上是位典型的哈佛高材生;私底下,他受到教父的征召,为美国情报局工作。在一次前往索马利亚小村落执行的秘密任务,Mike受命携带资金和手机,交付给自由斗士─反抗军首领Hatashil.Hatashil自幼便是当地著名的传奇战士。Mike原以为这是趟例行性的任务,岂料当他与Hatashil才刚碰面不久,整个村落却立刻遭受飞弹攻击,摧毁殆尽。……

内容推荐

《昂贵的教育》由尼克·麦克唐内尔编著。

《昂贵的教育》讲述了:

来自名流家庭,25岁的学者兼运动员迈克尔·提克,表面上是位典型的哈佛高材生;私底下,他受到教父的征召,为美国情报局工作。在一次前往索马利亚小村落执行的秘密任务,迈克尔受命携带资金和手机,交付给自由斗士——反抗军首领哈塔西。哈塔西自幼便是当地著名的传奇战士。迈克尔原以为这是趟例行性的任务,岂料当他与哈塔西才刚碰面不久,整个村落却立刻遭受飞弹攻击,摧毁殆尽。虽然迈克尔侥幸死里逃生、躲过一劫,但他的人生却因此全变了调。

同时,远在美国哈佛学府的女教授苏珊·洛厄尔,也遭受不明攻击而无法继续到校授课。苏珊是位貌美、拥有幸福婚姻和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所撰写赞扬哈塔西的著作刚刚荣获普利策文学奖(PulitzerPrize)。受到此攻击事件波及的,还包括苏珊的学生戴维和他聪明、喜好冒险的女友简。戴维出生于此次遭轰炸灭村的索马利亚小村落,那是和哈佛学府与高档、上流生活有着天壤之别的穷山恶水。在迥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之间,戴维为了自我的身份定位陷入交战。而苏珊·洛厄尔则为外传她与哈塔西之间搞暧昧关系的流言困扰不已。尤其当哈塔西被指控为策划此轰炸灭村事件的主谋后,整起事件变得更加黑暗、复杂。但是受害最深的还是主角迈克尔·提克,他逐渐发现自己身陷一个骇人的阴谋中,他自己只是个遭人设计利用的牺牲品,并陷入致命的危机。但是身处异乡的迈克尔·提克无处可逃,也无人可信任,直到最后一刻……

目录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试读章节

波士顿,马萨诸基州,200X年

秋夜,维多利亚街区沉浸在漆黑清冷之中,四周鸦雀无声。苏珊·洛厄尔教授走进屋内,轻声关上房门。上楼探视孩子们的途中,经过走廊,她看到了镜中的影子。她静静地,欣赏着镜中眉头微蹙的自己。还未到午夜时分,女儿、儿子、还有自己的丈夫,都已进入梦乡。她心头涌起了丝丝不快,这种感觉如潮水般向她袭来又退去。

她来到楼下,拿起遥控器,对着壁挂电视开始搜寻频道,最后定格在官方新闻台。发髻散落,但身上的套装和脚上的高跟鞋却还未褪下。她认得新闻里的几名候选人,当她看到自己的倩影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时,宽阔的嘴角禁不住微微上扬。她想,自己在获奖瞬间所体味到的快乐有生之年都无法逾越了吧?她刚刚荣获了著名的普利策新闻奖,但梦中的丈夫还浑然不知。

随它去吧。

她走进厨房,开了一瓶红酒,从橱柜里取出一只精巧的玻璃杯。回到客厅,她将自己整个人蜷进布艺沙发里,边看新闻,边啜饮几口。饮尽半瓶红酒,她来到楼上卧房,褪去衣衫,与依旧睡眼蒙胧的丈夫融为一体。她告诉他获奖的消息,之后他们聊了会儿天。激情退去换来满身疲惫,徘徊在半梦半醒的边缘,她想,为什么我会感到恐惧?

1

肯尼亚和索马里边界,200x年

那天早晨,一个名叫迈克尔·提克的美国年轻人开车一路向北驶去,穿越随风摇曳的灌木丛,肩负着一项由现今全世界最强大的政府所颁布的使命。天空飘来一枚风筝,随着印度洋上吹来的风在他头顶轻轻舞动,应和着他的丰田“陆地巡洋舰”在人迹罕至的小道上颠簸的节奏。提克并不急于在午后顶着炽热的太阳赶到那个小村落。晚些时候会更凉快,或许会更平静。  这个任务的确很轻松。给一个叫哈塔西的反叛分子送些钱外加一部手机,顺路看看周遭的情况。这个人完美得令人难以置信,这是提克翻阅完哈塔西的档案后的第一反应。哈塔西,孤儿,自由战士,自学成才的人道主义者,精神领袖。提克所接受的训练令他对这些字眼异常警惕,正如古语所说“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哈塔西是殖民地民众的一线曙光。

但提克已经在国内过了一年半远离硝烟的舒适生活,这令他禁不住想,生活原本就该是这样。或者至少,他没有什么必须的理由再那么拼命了。他找不到理由,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当他将车驶入那抹棕绿色的风景时,他感到了一些解脱,游离在车外的景色中,远离枪火。他忽然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完美的任务,但可惜他却不是那个执行任务的完美人选。他将这些胡思乱想归结于神经太过紧张,继续飞速疾驶,以他二十五岁的年纪,他觉得这才是职业的做法。

车后座堆着五个行李箱。穷困的旅行者携带的那种廉价行李,粗鄙的塑料质地。它们是提克身份的另一种掩护。他停下车,给村里的联络人拨了个电话,确认他现在的具体方位。得到的答复是顺利抵达,没有丝毫延误。

回到驾驶座,提克看到远方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有动静。小路的尽头,一簇金合欢树丛的间隙里扬起一片尘埃。一百多英里的路途中这还是第一次看到扬尘,他踩了脚油门。扬尘若隐若现,在树丛后面升起。运气好的话可能是一路疯狂的越野车队,如果运气太坏——提克脑海里浮现出降临在他前任身上的厄运,内脏被挖出,腹部被生锈的刀片划得一片斑驳,之后被绑在树上,任其自生自灭。那帮刽子手真是连一颗子弹也舍不得浪费。

三辆汽车在前方停了下来,列队横在小道上。提克也在相距一英里的地方停下车,透过单筒望远镜观察他们的举动。车队中有一辆白色面包车,是日本游客平时乘坐的那种,还有两台生锈的皮卡。提克看见车厢里跳下几个人,从面包车车顶拖下来一个金属的挡车栏杆。所有人都全副武装。

索马里土匪,提克想道,不由警觉起来。在阿姆哈拉语中,他们被称为“社会性土匪”。最精炼的语言,集万千含意于一体。一群不法之徒。他开车向他们驶去。P2-5

序言

谍色象牙塔

数十年以来,“常春藤”高校联盟与美国中情局难以言喻的纠葛一直是作家笔下经久不衰的素材,足以赚得无数眼球。但其中多数都不能免俗地成为智者回忆录,讲述着冷战时期的传奇故事,充斥着各种老掉牙的桥段。如今,现年27岁的麦克唐内尔——17岁就以《十二》(Twelve)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新星,用新书《昂贵的教育》为这一题材注入了新的活力。

2002年,新书庆祝会上的尼克·麦克唐内尔尚未到法定的饮酒年龄,他的出版商,声称看着尼克长大的摩根·恩特里金,代他发表了祝酒词。而彼时,那位年仅17岁的作者正坐在餐厅外的门廊上与朋友煲电话粥。

短短几个月内,新书《十二》(Twelve)在国内外书市炙手可热,民众铺天盖地而来的狂热追捧盖过了业内媒介内心翻涌的妒意。2005年,麦克唐内尔的第二本书问世之际,纽约的杂志特地为他做了专访,硕大的标题令人目眩:“不要因为他的年轻、英俊、幸运、完美、新作即将华丽上市而妄生恨意”。

在25岁那年,麦克唐内尔终于到了那个年纪,一个能写出一本好书却不致被震诧的口水湮没的年纪。而幸运的是,他再次证明了自己。《昂贵的教育》讲述了一名来自哈佛的年轻特工的故事,对麦克唐内尔本人或间谍题材来说虽不足以令人啧啧称奇——但字里行间掩饰不住的慧诘灵动都在不经意间撩拨着你的神经,足以解释为何有人声称他的作品开辟了文艺小说的又一个新时代。

故事的开篇就惊心动魄:在肯尼亚和索马里边界的一个反叛军营,一名叫迈克尔·提克的中情局特工以环保人士的身份与一位著名的“自由战士”哈塔西接头,并向其交付两万五千美金。但不多时,营地便遭受空中和陆地袭击,被摧毁殆尽。三十条无辜的生命在他的眼前被生生攫取,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孩童。提克虽侥幸死里逃生,却始终无法查明这场袭击的幕后推手。小说沿着他尝试寻找事情的真相而铺陈,提克和这本书的另外几名主人公——“自由战士”哈塔西,聪颖的哈佛“天之娇女”简,逐渐迷失自我的戴维,因撰写哈塔西圣传而刚刚荣膺普利策奖的苏珊·洛厄尔教授——全部面临着各种艰难的抉择:信任、名誉、尊重。对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选择正确道路的代价是巨大的,尤其是当寻找“正确”道路都举步维艰的时候。

这本书的迷人之处在于,作者成功地在不同的场景间巧妙切换,游刃有余。上一幕提克还在环视废墟中哈塔西的村落,下一幕读者的眼前却呈现出郁郁葱葱的哈佛校园。两大背景相互交织,2007年才从哈佛毕业的麦克唐内尔在《昂贵的教育》中一边用精炼的语言织出一个骇人的国际阴谋,一边以辛辣嘲讽的腔调绘出华丽光环下真实的哈佛校园。犀利的笔触中尽显对浮华堕落的校园文化的批判,令人不由得心生疑惑:是什么驱使麦克唐内尔在一部又一部作品中将尖锐的笔锋对准这个曾滋养过他并依旧为他前进的道路铺设光环的母校呢?他又是怎样一遍遍地回答朋友和家人的质疑,连连摆手说“噢,不,我写的真的不是你”呢?

勿需多言,书中少不了出类拔萃的好学生:提克——金发碧眼的完美青年——与麦克唐内尔同龄,毕业后在中情局效忠祖国。这样的男主人公自然是男孩心中的英雄,女孩梦里的白马王子。随着书中时空的不停流转,我们看到了提克如何应征入伍、受训为特工;看到了一个天资聪慧的赛跑好手,一个掌握多门语言的奇才,外加酒量过人;看到了一个恪守原则、性格内敛、富有爱心,当然英气逼人的完美男人。姑娘们,这些还远远不够。喔,老天!他居然还是舞池中优雅的绅士!  在打斗环节的描写上,麦克唐内尔似乎对读者颇为吝啬,但这种场面一经出现,必定精彩纷呈,令人血脉贲张、欲罢不能。但令我们更感欣慰的是,虽说令人眼花缭乱的矫健身手是撰写间谍题材小说不可或缺的要素,“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麦克唐内尔却用更多的笔墨渲染了主人公提克的内心纠葛,与自我的“搏杀”。这位勇敢的哈佛毕业生只想“尽心尽职做事,清白正直做人”,但这项祖国交付的任务却给他的内心带来了无尽的伤害。面临上级的命令与内心的呐喊,提克又会如何抉择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书评(媒体评论)

“《昂贵的教育》不仅是一部校园小说,更秉承了格雷厄姆·格林和约翰·李·卡瑞的间谍小说风格。小说里国际、国家、校园政治交织在一起,令人瞩目的计划却往往在小小的舞台上孕育。麦克唐内尔用冷静的笔触刻画着一个个炙热的话题,这部精彩的小说将会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书目杂志》

“麦克唐内尔这部黑暗、残酷的新作在哈佛和非洲两大场景间不断切换,无论何种情况下,教育都堪称昂贵……这位二十出头的青年作家以其一贯聪颖、野心勃勃而又自我的个性,释放着理解与同情,同时又压抑着真实情感。这是一部理智胜于情感的作品,但恰恰是这个原因,可能会令它的读者群体受到一定的限制。”——《柯克斯书评》

“麦克唐内尔的第三部作品……描述了一名间谍的故事,堪与约翰·李·卡瑞间谍故事的主人公相媲美……提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是小说界最迷人的特工……希望作者能让提克在其他作品里再度出现。”——《出版者周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昂贵的教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尼克·麦克唐内尔
译者 梁兵//卢鑫莹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5086012
开本 32开
页数 3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3223288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09
148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Nick McDonell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