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世纪小说大系(都市卷2001-2010)
内容
试读章节

如果说目前舒欢的生活中还有什么朋友,那就是朋朋了。

事实上,朋朋应该是舒欢的远房表妹。她们在一次亲眷的聚会上相识,那年舒欢二十岁,而朋朋只是个十岁的小学生。舒欢漂亮时髦,身边站着潇洒挺拔的男朋友,年少的表妹十分崇拜她,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仅仅是舒欢的美令一个小女孩向往。

在成长的岁月,朋朋经常去找表姐,因为十年的差距,就说是追随她也未尝不可,从购衣扮靓到种种无法释怀的情愫,有个在你看来是优秀的女性典范在身体力行地指导,朋朋觉得自己很幸运。

好些年后舒欢才结婚,朋朋则考进高中,接着又进大学,从旁人的角度看过去,这些过程都是一眨眼的。不用说舒欢的生活也从绚烂到平淡,假如年轻恋爱的岁月可以称之为光芒四射。

以舒欢的性情,一旦有了孩子自然就是贤妻良母,肩上背着实用而不美观的大包,下班回家路上塞满了为孩子买的各种食物,无疑,她的人生主题已经转移,身边的丈夫也有了肚腩。总之这一对男女走在街上不再引人注目,当然也不会让人侧目,平庸的中年,就是这种感觉吧。或者说,什么感觉都没有,平庸就是不再给人感觉,不是吗?

认真地追究起来,生活的蜕化变质就像微生物一样,散布在触目所见的任何物质上,虽然你看不见,却又没法逃脱被它腐蚀的命运。

舒欢这种和大自然的节气一样自然的变化,没有任何人会在意,除了朋朋。甚至朋朋也不会自觉地发现,变化是不知不觉到来,比如,她自己的生活内容越来越满,她和表姐的人生轨道没有交叉点,换句话说,家室之累便是她们之间的鸿沟。现在朋朋对于舒欢,作为同性的某种需求已经消失,年齿令会将原先的优势变成劣势,目光里的崇拜变成了怜悯,注视和被注视的一方都不会意识到,如果某种突变没有到来。

如今的朋朋已是一名生活作风前卫的专业人士,用流行的说法就是所谓的“白领”,尽管她讨厌这种说法,好像她只是千千万万商业楼的打工者之一,而不是充满创意特立独行的企业策划。当然,她和表姐还保持着联络,但充其量是年底寄贺卡的对象。  朋朋不会想到,在拿到贺卡的这一刻,舒欢无限感慨,一年庸庸碌碌忙到头,还保留着一些浪漫的联系的就是一个朋朋了。可有一次朋朋竟重复地寄来卡片,让舒欢失落得要命,她能想象朋朋在写贺卡时是如何地心不在焉,也许还有点不耐烦,自己在表妹的人生里已是个多余的人了。

多余的感觉岂止是面对表妹?新旧交替的年尾使舒欢备感内心空虚。你瞧,市中心的马路被彩灯和气球装饰起来,什么时候平安夜变成了中国人的节日?而且如此铺张豪华,却不体谅普通人的人生充满失落和挫败。好像,节日的形式感,是用来强化人们的失败感,是的,所有消沉的情绪就是在年底张灯结彩的时候奔涌过来,让你觉得自己卑微渺小碌碌无为。

而大商厦门口的圣诞树以和建筑相应的比例——同样巨型和耀眼,招徕了整条街的目光,从它下面走过,是要有点勇气,假如你只是个琐碎庸常没有任何约会的家庭主妇。

可是,也会池水微澜,谁又知道呢,处在波澜中心,感受到的就是一个世界的颠覆,不是当事人,就无法体会,直到现在,舒欢的生活都无法平静呢!这,朋朋又如何能预料?

那天傍晚,舒欢在给六岁的儿子小宝洗澡,孩子浸在水里更似回到真正的家兴奋得手忙脚乱,一时间水天水地,舒欢也是头发到衣服浑身湿淋淋的,虽然心里烦,但见儿子高兴,便任他翻天覆地闹个畅快,偏偏这时电话铃响,无绳电话大概被小宝当作玩具,扔在某个杂沓堆里,所以只闻铃声不见那玩意,舒欢就像只绿头苍蝇,奔来奔去团团转,这边小宝在浴缸里滑了一跤,放声大号。

等把儿子拎出浴缸,电话铃也戛然而止,舒欢就有点沮丧,丈夫出差在外,当然也带走了终日响个不停的手机,家里陡然静下来,假如没有儿子闹,就更像一池死水,好容易有个冲着她响的电话,却又错过了,就像错过一次好片上映。

只听得到闹钟的滴嗒声,时光就是随着这微弱的节奏,流向不可知的虚无。不过,舒欢所有的情绪都没有空间收藏,它们像微风一样倏忽而去,如果身边有个时时刻刻在制造剧情的男童。一当屋里又重新安静下来,也就是说儿子像爱丽丝般一下子撞进镜子坠入梦乡,她也跟着下坠。只能是这种结局,你不可能重新起来,穿上衣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就像谁形容过的,为母便是把她的肉体都给予她的孩子。是的,听任吞噬,在感到满足的同时,也有创痛,男人和这创痛隔着一堵厚墙,男人是在另外一个空间。

不过,电话在次日午后又响起。呵,是朋朋!舒欢惊喜的声音足以说明她们多少日子没有通电话。然后熨衣服化妆,仔细收拾,舒欢仍是个风姿绰约的女子,这一点她也疏忽了很久。这段日子,她待岗在家,正逐日清理在忙乱的这几年积累下的垃圾和杂物,蓬头垢面中日子好像过得更潦草了,谁也不会来计较这一点,假如她自己不计较。丈夫说,待在家里所有的时间用来做家务不是更好?对他来说,后顾之忧解决了,人生中的难题只会更少。总之,舒欢的待岗让丈夫备感轻松,有个全职的家庭主妇衬在他的人生底子上,他的成就感才会凸现出来。儿子也经常借故不去幼儿园,他已看出妈妈不上班带来的好处。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丈夫的,或者儿子的,她自己的立场呢?好像早已在家室之累中无暇自顾。

现在她装扮一新,自我也跟着显现了,模模糊糊,好像在粘贴了尘埃的毛玻璃后面晃动。心里对朋朋不无感激,“一起喝杯咖啡吧!”在她的人生,竟也成了某种眷顾?P2-5

目录

《新世纪小说大系2001-2010》

总序

杂色斑斓、诡秘阴晦

的浮世绘

理性之年

芥末

千年等一回

发廊

TURNON

发廊情话

人妖记

平安夜

白水青菜

红外线

西夏

回忆一个陌生的城市

箱子

沙漠的秘密

呦呦鹿鸣

小么事

附录:长篇存目

《新世纪小说大系2001-2010》总目录

序言

上海文艺出版社邀约我主编一套《新世纪小说大系》,经过我们同人两年多的努力,现在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套九卷近三百万字的小说选集,时间期限为2001年到2010年,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内容分为记忆(张新颖编)、乡土(李丹梦编)、生态(王光东编)、都市(王宏图编)、底层(黄平编)、科幻(严锋、宋明炜编)、奇玄(潘海天编)、武侠(姚晓雷编)、青春(金理、李一编)九大主题,十一位编者对自己负责的主题作了深入研究,他们将心得写入了各卷序文,综合起来看是对新世纪小说做的一份继往开来的总结。但是我们希望这套系列不仅是新世纪小说成就的总览,也是我们站在世纪初的门槛上直面现实、拓展未来的一份思考和实践。

虽然说“新世纪”只是一个时间的标志,但是在人文心理上,“新世纪”隐喻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当我们回顾此前百年,从甲午海战辱国、维新变法失败、义和团群氓暴乱、八国联军侵华等事件开始,现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屈辱与自残的苦难历程,而新世纪的到来,让我们隐隐约约地感觉这种屈辱和自残的怪圈行将终结,苦难历程似乎有了转机。911事件发生、冷战思维结束、反恐和世界主要冲突的转移、金融危机、中国进入WTO和经济迅速崛起,等等,都是新一轮世纪交替时出现的令人瞠目的信息,而中国在“潜龙腾飞”的过程中造成的山崩海啸、拖泥带水、沉渣泛起的滚滚乱象,又给未来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这样一个方生未死的大时代里,我们的小说家通过自己的作品不仅证明自己的存在,也表达了他们对这个大时代的积极思考和深切感受。

新世纪小说创作是携带着上世纪最后十年的历史阴影走过来的。90年代“无名”的文化特征深深楔入了新世纪的精神领域,并且更加普遍和深化。所谓“无名”状态,是指文化上出现价值多元、共生共存的状态,而某些重大而统一的时代“共名”的主题早已经拢不住民族精神走向,在文学上便显现出更加散漫混乱而又丰富复杂的景象。这种现象不仅体现在小说价值观的多元并存,也体现在不同文类的多元并存,在各自的地盘上大领风骚。纸质媒体与新媒体争宠于读物市场,主流文学与网络文学都得到了长足的竞争力:前者的高标是2000年和2012年相隔十二年高行健与莫言相继获诺贝尔文学奖,以及一大批主流作家的创作井喷现象,标志“五四”新文学传统的主流地位在新环境下获得了世界性的确认;后者的证明是新媒体各类写作已成蔚然大观,网络小说中不同文类都有迅速发展的势头,与一百年前的晚清小说潮流竟有了暗暗对接的奇观。现在还不能说,主流文学和网络文学是否有可能进一步汇合而产生新的小说实验和新的流派,但是,两大类小说之间观念上的鸿沟开始慢慢地缩小、有了互相吸收的可能。其实,这也是我们期待于新世纪文学未来的理想图景。这个理想促成了我们策划这套大系九大主题的动机。  大胆一些说吧,我认为新世纪小说整体艺术水准上达到了百年来中国文学可能达到的高度,其标准当然不是指小说这种艺术样式在当下现实生活中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或者为哪一派系的政治思想所利用是否得力;而是指小说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艺术表现的手法的创新上,都产生了一批风格独特的典范作品。一批持续了三十多年创作实践经验的作家已经建立起自己的成熟的艺术风格,他们从笼罩了半个多世纪的“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意识形态下走出来,恢复了“五四”新文学的传统:站在民间立场上从事创作,坚持知识分子的现实批判精神,艺术地、无伪地、血肉地描写这个大时代的一切方面,严肃反思和总结百年历史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个人对于历史的独立见解。这批小说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经验亟需学术界从理论的高度给以总结,提升其创作精神,巩固其已经获得的成就。

但我们也绝不回避另外一个现实:新世纪的文学发展确实到了一个“中年危机”的阶段,现在处在瓶颈状态的关键时刻,一方面是凝聚了三十年创作经验和半个世纪生命体验而成就的艺术业绩;但同时也必须关注到,转型期的社会本身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风波以后,历史的经验被遮蔽,人文的传统发生了断层,尽管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血脉继续在传承中薪尽火传,但毕竟失去了整体性地普及致远的力量,而同时,填补了这一空白的是依凭新媒体崛起而生的大众娱乐文化。在这一方面,新媒体文化的迅速普及和广泛影响催生了新一代文学创作及其受众,回归民间的文学在自发的大众文化基础之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变化,似乎返回到上世纪初蓬勃萌发的晚清文学状态,原先“被压抑的现代性”的前提被抽取,各类文学在民间和市场的土壤里有了自由生长的可能性。但是,这种新媒体文学与“五四”新文化传统教育下延续而来的主流作家的文学之间有着鸿沟、隔膜以及某种潜在对立情绪。所谓“中年危机”,也包含了代际的传承和反叛的冲突,我们认为这正是新世纪小说活力所在。两大文类之间没有根本对峙的内在理由,也没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外部环境,事实上,文化传统的发展壮大是需要在与其对立面的冲突、交锋与融汇过程中完成的,我们从主流文学吸取大量民间营养而从事创作的现象,从新媒体文学努力靠拢主流精英因素的现象中都可以意识到,一个新的融合和提升、进而传承而开拓的文学(小说创作)局面,将会在共同的努力下出现于未来。

鉴于此,我们策划这套大系的前提,是自觉抛弃“五四”以来划定的以邻为壑的思维模式,我们努力避免用“高雅文学”/“娱乐文学”、“纯文学”/“俗文学”、“精英文学”/“大众文学”、“严肃文学”/“消遣文学”等二元对立的原则来规划和选择文学,在我们眼中,“科幻”、“奇玄”、“武侠”与“记忆”、“乡土”、“都市”只有主题之分而无轻重之分,更无正邪之分;“底层”、“生态”、“青春”与其他文类也只有主题之分并无新旧之分,它们是在同一个时代环境下展示的文学现象,也是人们面对现实而产生的幻想、奇想和梦想。人类的任何念想都应该被人类自己尊重,只是我们对文学创作能够反映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新的社会现象及其思考,尤其重视。我们关注新媒体文学也许有点趋时,关注底层题材、生态题材、青春题材也许有点趋新,但从基本动机上出发,我们寻求的仍然是多元的融汇、丰富的创意和好作品的出现。

当我读完同人们精心挑选的九卷小说大系后,一种难以想象的惊喜洋溢在胸间,因为我看到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图景。为了与读者分享我此刻的心情,我特意借用一点篇幅,将九卷大系入选作品的作者名单排列于下面,他们是:方方、贾平凹、宗璞、迟子建、白桦、杨显惠、阿来、严歌苓、毕飞宇、苏童、魏微、莫言、林白、阎连科、李洱、铁凝、刘醒龙、王安忆、张炜、石舒清、王新军、张学东、葛水平、李锐、李约热、王祥夫、温亚军、乔叶、红柯、孙惠芬、刘庆邦、田耳、尤凤伟、杨争光、董立勃、周大新、范小青、刘震云、杜光辉、陈应松、叶广芩、苦金、白雪林、卢一萍、雪漠、万玛才旦、次仁罗布、尹向东、杨志军、郭雪波、孙未、姜戎、蒋子丹、郭文斌、唐颖、张生、王宏图、吴玄、陈希我、盛可以、陈家桥、潘向黎、徐则臣、须一瓜、任晓雯、走走、林那北、韩东、滕肖澜、刘恪、宁肯、格非、艾伟、曹征路、马秋芬、罗伟章、刘继明、胡学文、葛亮、朱山坡、王十月、柳文扬、何夕、刘慈欣、马伯庸、王晋康、长铗、shakespace、赵海虹、陈茜、万象峰年、拉拉、江波、夏笳、陈楸帆、飞氘、韩松、七格、潘海天、骑桶人、斩鞍、AK·冯·林檎、焚狐、文舟、揽云生、杨贵福、本少爷、楚惜刀、雷文、醍醐、徐来、丽端、coMMANDo、骆灵左、Bruceyew、白亚、舒飞廉、李多、今何在、萧鼎、树下野狐、沧月、南派三叔、阿越、碎石、踏雪、江南、王晴川、步非烟、伊人无恨、小椴、王乃飞、子茱、杨叛、萧拂、方白羽、华发生、李亮、黄海涛、孙晓、凤歌、王松、榛子、凌可新、姚鄂梅、薛舒、鲁敏、傅爱毛、路内、张悦然、徐敏霞、秦贵兵、苏瓷瓷、甫跃辉、张怡微、叶弥、夜x、韩寒。

无论是哪一类读者,面对这份名单大约都会有一种半生半熟的感觉,你可能对一类名字的创作很熟悉,但是对另外一类的名字完全感到陌生。如今我们把这些名字排列在一起视为一个完整的小说家方阵,勾勒了新世纪初中国小说作家的新阵容和新面貌。虽然与全国小说创作的所有作家相比,他们仅仅是沧海一粟,但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浪花,也打破了以往单调片面的格局,让我们看到了大海般的波澜壮阔和无限丰富。

也许,我们在努力营造一个小说乌托邦。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这个方向下努力寻求——2008年,我们在复旦大学举办了著名学者范伯群教授学术思想的研讨会,围绕范教授的新著《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的出版,深入讨论通俗文学如何进入现代文学史的问题:2010年,复旦大学再次举办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国际研讨会,特别设立了一个议题:“断裂的美学:新世纪文学十年”,邀请了科幻作家韩松、飞氘,惊悚小说作家蔡骏,打工文学诗人郑小琼、80后女作家张悦然等进行专场讨论;现在我们编出《新世纪小说大系》,是这一系列努力探索的结果,也是进一步深入文学创作现场所做的探索工作。只要觉得这项工作有意义,我们还将探索下去,伴随着文学创作的发展,我们将与作家们一起,书写当代,开创未来。

内容推荐

《新世纪小说大系》根据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百花齐放、丰富多样的特点,打破传统的编选方法,以在图书市场上活跃的文学作品类型,如记忆、乡土、都市、生态、武侠、底层、青春、科幻、奇幻、时尚等,对新世纪十年文学作品进行全新选编。

《新世纪小说大系》为“都市卷”,内容包括《理性之年》、《芥末》、《千年等一回》、《发廊》、《TURNON》、《发廊情话》、《人妖记》等。

《新世纪小说大系》由王宏图编著。

编辑推荐

在《新世纪小说大系(都市卷2001-2010)》里,昔日顶戴着灵魂工程师桂冠的作家成了不折不扣的偷窥者。他们并不摆出趾高气扬的姿态,并不急切地在大庭广众中占据制高点,以期达到振臂一呼万人相从的效应,而是隐姓埋名地混迹于庞杂汹涌的黑黝黝的人潮中,充分调动开掘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的潜力,好奇贪婪地从滚滚而过的生活之流中汲取、抓捏、抢夺着光鲜、浮浅、转眼即逝的残片断瓦,随后将它们精心拼缀浇铸成惊艳炫目的人工制品,它们或发人深省,或可悲可叹。本书由王宏图编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世纪小说大系(都市卷2001-2010)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宏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49452
开本 16开
页数 6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23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83
CIP核字 2013294718
中图分类号 I247
丛书名
印张 42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6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4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