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彭泽县委员会编著的《陶渊明与彭泽》为中国澎泽“天下第一县令”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入选论文三十几篇,论文作者来自全国各大高校,还有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论文围绕陶渊明与彭泽的关系,进行多方面的研讨,包括陶渊明在彭泽之文献、陶渊明彭泽归隐之时间、彭泽辞官原因、“五斗米”之讨论、《归去来兮辞》的讨论等。
| 图书 | 陶渊明与彭泽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政协彭泽县委员会编著的《陶渊明与彭泽》为中国澎泽“天下第一县令”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收录入选论文三十几篇,论文作者来自全国各大高校,还有日本等地的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论文围绕陶渊明与彭泽的关系,进行多方面的研讨,包括陶渊明在彭泽之文献、陶渊明彭泽归隐之时间、彭泽辞官原因、“五斗米”之讨论、《归去来兮辞》的讨论等。 目录 1.伟大的道德人格实践 2.八十日铸就千古 3.陶渊明彭泽辞官及其文化史意义 4.陶诗中的自然与陶渊明的自然观 5.陶渊明“泛桃花源”诗文的人文性 6.陶渊明的田园哲学初探 7.陶渊明“始家宜丰”说献疑 8.东晋彭泽县城考 9.陶渊明的《乞食》诗创作与出任彭泽令之动机 10.刘勰论陶渊明和《文心雕龙·隐秀》补文真伪新证 11.隆安四年陶渊明行迹考 12.论陶渊明仁爱精神对后世的影响 13.小国寡民及桃花源的“后文明”特质 14.留给子孙的精神遗产:论苏轼《和陶诗》与苏氏一族 15.朱熹对陶渊明诗的接受 16.论蔡松年对陶渊明的接受 17.日本近三十年陶渊明诗集版本内容介绍 18.陶学的兴起与繁荣 19.陶渊明与彭泽研究综述 20.反者道之动 21.陶渊明诗文与中国园林营构 22.陶渊明与中国古典文学之菊花意象的文化建构 23.陶渊明人格魅力的当代意义 24.论陶渊明的文学自觉 25.论陶渊明诗文中的关怀体贴意识 26.试论陶渊明诗歌的时代性特色 27.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新证 28.论陶渊明诗歌风格的形成 29.桃源梦与中国梦 30.从陶渊明最后一次彭泽辞官认识其隐逸思想 31.陶渊明解绶挂印之我见 32.陶渊明家世逸事小考及传闻 33.陶渊明的前生今世 34.归来山庄也是一所大学 35.艾德林访彭泽 36.陶渊明赴宴 37.彭泽民间传说 38.黄岭民间传说 39.诗词歌赋篇 40.陶渊明年谱简编 41.中国彭泽“天下第一县令”陶渊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编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陶渊明与彭泽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政协彭泽县委员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西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006223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85 |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618 |
| CIP核字 | 2013240518 |
| 中图分类号 | K825.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1.1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西 |
| 长 | 246 |
| 宽 | 177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