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凤林等编著的《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论丛(第1辑)》内容为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主要探究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及中日文化之间更为广泛的联系等,旨在推进中日文化交流史及日本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全书经中华日本学会审定,并提供了审定意见。
| 图书 | 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论丛(第1辑)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蔡凤林等编著的《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论丛(第1辑)》内容为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化与日本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主要探究了日本文化的多元性及中日文化之间更为广泛的联系等,旨在推进中日文化交流史及日本文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全书经中华日本学会审定,并提供了审定意见。 目录 总 序/刘金才/1 引 论/蔡凤林/l 关于构筑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学术领域的思考/蔡凤林/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日本文化研究/崔世广/28 近三十年来日本学界对中国少数民族研究动态概述/崔 莲/45 倭人的起源——越/董楚平/74 小议江户汉诗中的茶与禅 ——以中日诗歌中“茶烟”一词的语义差异为例/郭 颖/89 中日干阑式建筑的同源关系初探/黄才贵/97 日本人元求法禅僧与幻住派/纪华传/114 近十年中国日语语言学研究回顾与思考/刘艳文/126 水稻人工栽培的发明与稻米之路/梁庭望/141 渤日通聘在中日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卢 伟/146 汉日同形词对比研究/李蕊/154 关于日语和维吾尔语的名词化研究/木田章义/161 平安朝公卿日记中的琵琶/裴晓宇/185 中国傩戏与日本能剧比较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潘贵民/203 中日古代妇女游风之比较 ——以明清时期与江户时代为中心/汤 丽/211 浅谈日本稻作文化 ——以新尝祭、大尝祭、神尝祭为中心/汪玉林/219 唐代渤海国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王玲/224 中日端午习俗比较研究/王晓东/229 赴日宋商的海神信仰与祭海祈风习俗/薛 豹/239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民族文化调查/晓春/256 中国傩文化在日本的流变/张爱萍/262 从接触语言学角度看外来词和混种词的不同特点 ——以日、汉、朝鲜三种语言词语为例/张兴权/269 倭彝民俗文化比较研究/朱文旭/275 后记/284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日民族文化比较研究论丛(第1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蔡凤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00443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4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3 |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7 |
| CIP核字 | 2013129928 |
| 中图分类号 | G1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9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1 |
| 宽 | 171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