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城镇防沙治沙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为例/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学者文库》(作者石莎)以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为中心,周边半径10km的范围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试验和观测,采用治沙工程学、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土壤水分平衡角度,结合城镇防沙高经济效益、高土地利用效率、景观美化等原则,针对半干旱区城镇植被恢复与重建等。
图书 | 半干旱区城镇防沙治沙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为例/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学者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半干旱区城镇防沙治沙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为例/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学者文库》(作者石莎)以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为中心,周边半径10km的范围为研究区,通过野外试验和观测,采用治沙工程学、生态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从植物生理生态学和土壤水分平衡角度,结合城镇防沙高经济效益、高土地利用效率、景观美化等原则,针对半干旱区城镇植被恢复与重建等。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 选题依据 1.1 选题范围 1.2 选择技术 1.3 选择地点 2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现状 l 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的形成与发展 1.1 国外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概况及特点 1.2 国内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及特点 1.3 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2 防风治沙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实践 2.1 国外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实践 2.2 国内植被恢复与重建工程实践 3 防风治沙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原理 3.1 防风治沙植物种选择 3.2 防风治沙植被密度 3.3 防风治沙植被配置 4 防风治沙植被恢复与重建理论基础 4.1 生态限制因子机理 4.2 沙地植物水分的研究 4.3 沙地植物蒸腾作用 4.4 植物适应机理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1 自然地理概况 1.1 地理位置 1.2 地形、地貌特征 1.3 土壤类型 1.4 水文条件 1.5 气候条件概况 1.6 研究区植被概况 2 社会经济概况 2.1 人口 2.2 经济 2.3 土地 2.4 牲畜 2.5 矿产资源 2.6 森林资源 3 土地沙漠化与风沙灾害现状 3.1 土地沙漠化现状及变化 3.2 风沙灾害现状 3.3 土地沙漠化与风沙灾害成因 3.4 土地沙漠化与风沙灾害趋势 第四章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2.1 观测样地选择 2.2 野外观测方法 2.3 水分控制实验方法 2.4 沙丘土壤水分平衡计算方法 2.5 Pcnman—Montc从方程计算地表蒸散量 2.6 植被蒸腾水分(E) 2.7 植被萎蔫含水量(R) 3 技术路线图 第五章 植被群落结构特征 1 区域植被类型 1.1 落叶阔叶植被 1.2 沙生植被 1.3 低湿地植被 2 沙生植被特征 2.1 沙生植被的形态适应特征 2.2 沙生植被常见植物种 2.3 沙生植被优势植物种 2.4 沙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2.5 小结 第六章 沙丘土壤水分 1 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规律 1.1 流动沙丘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 1.2 固定、半固定沙丘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 1.3 不同固定程度沙丘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规律 2 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规律 2.1 沙丘土壤水分总体特征 2.2 沙丘土壤水分的垂直分布 2.3 沙丘不同地貌部位土壤水分动态 3 沙丘土壤水分与治沙植被恢复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 自然环境中优势植物气体交换生理特征 1 五种灌木植物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 1.1 沙柳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曰变化 1.2 油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 1.3 籽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 1.4 杨柴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 1.5 小叶锦鸡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日变化 1.6 自然条件下五种灌木净光合速率与 蒸腾速率 2 五种灌木植物对光合有效辐射升高的响应 2.1 沙柳对光合有效辐射升高的响应 2.2 油蒿对光合有效辐射升高的响应 2.3 籽蒿对光合有效辐射升高的响应 2.4 杨柴对光合有效辐射升高的响应 2.5 小叶锦鸡对光合有效辐射升高的响应 3 五种灌木植物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3.1 沙柳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3.2 油蒿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3.3 籽蒿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3.4 杨柴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3.5 小叶锦鸡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 4 小结 第八章 优势植物种生长与降水关系 1 人工控制降水量与优势植物种的关系 1.1 人工控制降水量与植物生长状况 1.2 人工控制降水量与植物生理生态特征 2 自然环境中优势植物生理生态特征 2.1 净光合速率(h) 2.2 蒸腾速率(E) 3 优势植物种对降水的适应性分析 第九章 基于水分平衡的植被配置 1 水分平衡计算 1.1 地表蒸散量 1.2 植被蒸腾量 1.3 土壤蒸发量 1.4 植被可利用土壤有效水含量 2 沙丘固沙植被理论配置密度 2.l 单一植物种的理论配置密度 2.2 混合植被的理论配置密度及覆盖度 2.3 植被配置行间距 3 丘间低地植被建设与利用 4 沙丘植被密度配置分析 第十章 主要结果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1.1 植被群落结构特征 1.2 沙丘土壤水分 1.3 优势植物种生长与降水的关系 1.4 基于土壤水分平衡的植被配置 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四种常用防沙治沙植物种的生态学特性及种植技术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半干旱区城镇防沙治沙植被恢复与重建--以内蒙古乌审旗嘎鲁图镇为例/中央民族大学青年学者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石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600398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8 |
CIP核字 | 2013053321 |
中图分类号 | P942.265.73 |
丛书名 | |
印张 | 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