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术权力与消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面向/艺术史研究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艺术权力与消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面向》这本论文集中的文章出版于1997年到2005年的八年间,这些文章所开辟的课题及视野在出版当时实属创新,文内论述也尽力取得最大的思辨空间;立足于2010年观之,在同类议题与数据逐渐引起学界注意的同时,本论文集仍有其值得参考之处。本书由王正华著。

目录

自序:回首来时路

艺术史与文化史的交界:关于视觉文化研究

传统中国绘画与政治权力

 一、解析主题与说明作旨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省思

(一)政治意涵及政治脉络的研究

(二)权力性质及效用的研究

 三、政治权力角度的再发展

(一)传统宫廷绘画制作:帝后像的研究

(二)新角度的加入:明代宫廷绘画的研究

 四、结论

《听琴图》的政治意涵:徽宗朝院画风格与意义网络*

 一、研究史回顾与文本作旨

 二、《听琴图》的解读

 三、《听琴图》与徽宗朝院画中“视觉真实”的建构及政治意图

 四、徽宗朝院画的使用脉络

 五、余论一“物”的欲求及多重象征系统的建立

乾隆朝苏州城市图像:政治权力、文化消费与地景塑造*

 一、乾隆与江南:自图像谈起

 二、乾隆与“城市图”:以《清明上河图》为中心

 三、苏州城市图像:以《盛世滋生图》为中心

 四、苏州的新形象与特殊地景的建构:《盛世滋生图》与《南巡盛典》

 五、苏州的新形象与特殊地景的建构:《盛世滋生图》与苏州年画

 六、结论:宫廷、江南、西洋风与帝国性质

女人、物品与感官欲望:陈洪绶晚期人物画中江南文化的呈现

 一、前言

 二、晚明关于女人与物品的论述

 三、陈洪绶绘画中的新型女人:才华的肯定与欲望的表露

 四、陈洪绶晚期人物画中的女人与物品

 五、女人与物品:追忆江南文化

从陈洪绶的《画论》看晚明浙江画坛:兼论江南绘画网络与区域竞争*

 一、楔子:陈洪绶《画论》一文

 二、写作情境:入清后的陈洪绶、画业自觉与画史意识

 三、《画论》与晚明论画言说:陈洪绶的地方意识

 四、陈洪绶、蓝瑛与浙江画坛困境

 五、余论:成为历史的陈洪绶与越地画史意识

生活、知识与文化商品:晚明福建版日用类书与其书画门*

 一、从史料到文化商品:印刷文化的角度

 二、晚明书市中的“日用类书”:编辑策略与可能读者

 三、艺术、社会生活与时兴话题:“书法门”与“画谱门”

 四、艺术知识、社会区隔与另类社会空间:“书法门”与“画谱门”

 五、结论:文化商品与社会空间

过眼繁华——晚明城市图、城市观与文化消费的研究*

 一、检视画作与提出问题

 二、南京的特殊性:城市意识与城市观感

 三、尽人皆知的《清明上河图》:作为文化商品的“城市图”

 四、结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术权力与消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一个面向/艺术史研究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正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301023
开本 16开
页数 4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0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7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120.9-53
丛书名
印张 28.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62
3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