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指尖上的风铃
内容
编辑推荐

《指尖上的风铃》编著者申国祥。

本书导读:距今4千年至6千年前后,在天山南麓、北麓,伊犁河流域和昆仑山北麓,以及帕米尔高原,亦即现在新疆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已经居住着新疆的远古居民。那时他们和祖国其他地区的远古民族一样,都还处于原始社会,从事着狩猎和畜牧业。他们的遗址和遗物,与内蒙古、青海、宁夏、东北地区的远古民族的遗址遗物具有共同特征,在地域上也连成一片,考古学上叫新石器文化。

根据我国历史文献记载的古代传说,早在距今四千五百年左右,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帝族部落联盟的首领轩辕氏(即黄帝),就曾巡游西域,并在昆仑山上建造了宫室。到唐尧、虞舜和大禹时期,内地民族与新疆远古民族的交往就更多了,我国古代著名地理著作《山海经》,据说就是记载大禹和伯益治水的著作,其中就提到了昆仑山和罗布泊。

内容推荐

《指尖上的风铃》编著者申国祥。

《指尖上的风铃》是散文集。《指尖上的风铃》分为五个篇章,以故事的形式阐述了新疆的历史溯源、先驱纪事、文明遗响、山川特产史话、习俗风情这五个角度反映和介绍了新疆。通过本书,你就能知道,新疆绝对是你一部最值得读的书。表达了作者对新疆文化的深深热爱和赤子之情。

目录

一、历史溯望 

 1 周穆王游西域 

 2 张骞创丝绸之路 

 3 解忧远嫁乌孙王 

 4 班超投笔从戎 

 5 玄奘路过流沙河 

 6 玄奘路过火焰山 

 7 图伯特与察布查尔大渠 

 8 左宗棠新疆扬国威 

 9 刘锦棠坐镇乌鲁木齐 

 10 朋亮疏天池、建明园 

 11 林则徐哈密留官声 

二、先躯纪事 

 1 陈云接应西路军 

 2 陈潭秋在新疆办事处 

 3 毛泽民主持财政

 4 杜重远在新疆学院 

 5 林基路在库车 

 6 赵丹在乌鲁木齐 

三、文明遗响 

 1.楼兰古城 

 2 高昌故城 

 3 交河故城 

 4 惠远古城 

 5 铁门关 

 6 乌鲁木齐城市沿革 

 7 坞鲁木齐红山春秋 

 8 水磨沟里的人文信息 

 9 布尔津的俄罗斯文化 

 10 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

 11 茅盾笔下的新疆 

四、山川特产史话 

 1 漫话昆仑 

 2 漫话天山 

 3 天山名称小议. 

 4 哈密瓜史话 

 5 葡萄史话 

 6 西瓜史话 

五、习俗风情 

 1 西域三十六国分布 

 2 古尔邦节 

 3 肉孜节 

 4 “四 一八”节 

 5 阿凡提其人 

 6 维吾尔族人名的含义

 7 新疆地名的含义

试读章节

夏季六月,穆王来到帕米尔高原(今塔什库尔干一带),当时称之为春山,以后又叫钟山、葱岭。当他登上这世界屋脊极目眺望,顿觉干山万峰尽在眼底,不禁感叹道:“春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l”在这里,穆王采集了一种名叫孳木的植物果实,把它带回内地引种。

穆王在春山逗留了五天,又经过两天的路途,来到现在莎车一带的赤乌氏之邦。但见这里土地膏腴,稼禾滋盛,草木硕美,好一派富晓秀丽的绿洲风光。赤乌氏首领兀(音其),向穆王敬献美酒千斛、食用马九百匹、牛羊三千头,表现得非常热诚。穆王命人收下礼物,向随从官员介绍说“这赤乌氏的祖先原来也是我门周族人,我们周人本是西戎的一支,原始居地就在这春山、赤乌一带。后来大部分周人东迁了,但还有一部分人留在这里。我的七世祖曾封他的女婿为这里周人的首领。”说完,穆王赐给兀黄金、贝带、颜料等礼品。兀高兴地收了礼品,又献给穆王两个美女,穆王当即把她们列为自己所宠爱的人。穆王对赤乌氏发达的农业很感兴趣,他挑选了内地所没有的谷物良种,带回中原加以推广。考古学家认为。穆王带回的“嘉禾”可能是稷属谷物,因为在商代的甲骨文中还没有稷粱出现,而周人的始祖却叫后稷,这也约略反映了周人原居西域的事实。

穆王别了赤乌氏,渡过叶尔羌河,来到现在叶城南面约四百里的群玉之山(今密尔岱山),这是容成氏部落的辖地。据《西域水道记》说:此“山三成,下成者麓,上成者巅,皆石也;中一成则琼瑶函之,弥望无际,故日玉山。”穆王见了这满山宝玉,实在欢喜,就亲自带人开采玉石,连采了四天。他下山后,还留下部分人继续采了一段时间。一共采了大块的玉板三车,其他大小玉石上万件。由此看来,这次采玉真算得上我国古代一次大规模的采玉活动。

在帕米尔一带,穆王还访问了曹奴氏、长肱氏、剞闾氏等部落,都受到盛情接待。然后,穆王出帕米尔继续西行,到达距群玉之山三千里的西王母之邦。

周穆王来到西王母之邦的第二天,正逢甲子吉日,穆王拜会了西王母,并敬献了白色的圭玉、黑色的璧玉以及数以百计的彩色丝带,西王母一~收下,高兴得一再向穆王拜谢。第三天,穆王在他下榻的瑶池之上,设宴招待西王母。宾主频频举杯,言谈甚欢,诗兴大发,西王母首先即席赋诗一首赠穆王。西王母吟诵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穆王对于西王母的深情厚意十分感动,也立即吟诗一首回赠:。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同‘尔’)野。”

为了永久纪念这次令人难忘的会见,穆王驱车登山,立了一块石碑,在上面记载了他与西王母相会的情形,并在碑的上方刻了“西王母之山”五个大字,还在碑旁种了槐树作为陪衬。  离开西王母之邦以后,穆王行又走了一千九百里,来到了位于现在咸海与里海之间的大旷源,这里是穆王西巡的终点。从宗周到这里行程一万四千里,用日d四百余天。穆王及其扈从在旷原狩猎、休息了三个月,就开始了返回宗周的历程。

周穆王东归的路线,大体上是循来时原路而又较为直捷,并巡访了一些来时未曾经过的部落。当他过了阏氏胡氏的地以后,曾遭遇过一次“沙衍之困”,反映出他的旅行有时是很艰难辛苦的。沙衍就是沙漠,穆王当时所横穿的沙衍大概就是现在的卡拉库姆沙漠。穆王一行走到沙漠深处,却断了饮水,怎么也找不到水源,人们口渴难熬,生命垂危。这时候,穆王的一个卫士高奔戎急中生智,用刀割破匹骏马的脖子取出一些马血,穆王喝了马血,才得以度过这次危机。

不久,穆王经过浊繇氏和重邕氏等三个部落,并在重邕氏开采了玉石,这几个部落可能是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交界处的费尔干纳地区。然后穆王继续东返,驰驱千里,到达现在焉耆或鄯善一带的巨搜氏部落。又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河套的河宗氏部落。穆王命伯夭仍然回去管理河宗氏,并把他随身佩带的佩玉一只解下来,赠给伯夭留作纪念。于是这两位相处融洽的君臣就依依不舍地分别了。穆王驱车南还,“升太行,济黄河。,结束了一万里的归程,回到宗周。这时,已是公元前963年的初冬,即穆王十四年孟冬十月。

穆王西巡,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族人民的联系,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P3-P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指尖上的风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申国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944517
开本 16开
页数 1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9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3244656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新疆
236
16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7: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