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秋战国(初霸)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兴宇所著的《春秋战国(初霸)》是长篇史实小说《春秋战国》一书的前1—3回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春秋初期的历史故事。周朝对天下失控后,郑国在郑庄公的努力下,国力增强,成为中原的初霸。而后,卫、宋、陈、鲁等国紧随其后。此刻,处于南方的楚国一心打理自己的国家,从而快速崛起,威胁中原。与此同时,经历郑宋交锋,尊王攘夷,管仲相齐,重耳的流亡,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秦穆公称霸西戎……霸主之争的序幕渐渐拉开,矛盾的激化,导致春秋时期,五霸纷争越演越烈。

内容推荐

《春秋战国(初霸)》是高兴宇所著的一部长篇历史纪实小说。

《春秋战国(初霸)》讲述:公元前744年,周朝对天下失控后,郑国首先跳出来跃跃欲试。而后,卫、宋、陈、鲁等国弑君就像杀鸡。此刻,处于南方的楚国却把脊背留给辱骂,一心打理自己的国家,从而快速崛起,威胁中原。与此同时,齐国任用管仲新政,尊王攘夷,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首霸。接着,处于西方的晋国、秦国开始觉醒,用贤人,谋发展,让晋文公、秦穆公紧接着称霸。宋国的宋襄公也是热血男儿,高举仁义大旗,意图称霸。在一群弱小国家的惆怅中,春秋五霸问鼎中原的序幕即将拉开……

目录

楔子

一 春秋初霸

二 管仲相齐

三 一群老人

试读章节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公元前744年,从郑国都城新郑的一座宫殿里,传出琅琅读书声。突然读书声被打断了,一位雍容华贵、美丽大方的妇人走进来,对教书先生和殿里的几个学生说道:“段儿岁数小,你应该让他多学一会儿。寤生大了,要多到外面走一走。”“是,母亲。”那个叫寤生的少年应声答道。他在走出宫殿的时候,隐约听到他母亲对教书先生窃窃私语。

这个妇人叫武姜,是郑国夫人。寤生是郑国世子,姬姓,刚满十三岁。在父亲郑武公百年之后,他继承君位是顺理成章的,但他隐隐感到不安,因为他的母亲偏袒小他三岁的弟弟叔段。或许有一天,叔段继承君位,那寤生就要大祸临头……寤生不敢想下去,但又不能不想。

“布谷、布谷……”杜鹃鸟在啼叫着。

到了春播的时候了,但中原大地久旱无雨。为了乞求上天下雨,郑武公率领臣民设坛求雨。祭坛上,堆满了干柴,干柴上,架着一头牛、一头猪、一只鹿、一只羊。宣读祭文后,身穿盛装的郑武公点燃了干柴。霎时,烟气腾空。祭坛下的人们见此情景,立刻欢呼雀跃起来。在他们的心中,认为掌管下雨的神灵一定收到了郑国君臣的虔诚心愿。这时,人群中的郑武公突感不适,他一面捂着胸口走向马车,一面嘱咐寤生到城外体察民情。

虽然旱情严重,但城外槐树成阴,正值开花的时候,香气扑鼻,蜂飞蝶绕。槐树旁,是大片的龟裂田地,数百名奴隶正在几个人的指挥下辛苦劳作。这些奴隶相貌不一、口音不一,原是战俘和被掠获的平民。在官府,他们每人都有一份丹书,那是用朱砂书写的奴籍。这丹书逼压着他们去耕作。一名年长者扶着木犁,前面十几个人用劲拽着绳子拉犁。木犁的犁头是用尖锐的石头做的。

世子寤生登上一个高坡,放眼望去,前面的土地阡陌纵横,犹如一个“井”字。寤生知道,这是周朝的井田制留下的土地耕作方式,一井分为九个方块,一个方块一百亩,由一户耕种;周围的八块田由八户耕种,谓之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一块是公田,由八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教书先生告诉过寤生,井田制自夏朝就有了,现在发展到极致,是百姓生存的基本依靠。寤生虽小,但也明白有饭吃才有人生存,人口旺盛才有国家富强。他遵从父命,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一个时辰的工夫就走出了十几里地。

翻过一个土坡后,寤生看到这儿的农人不在田间劳作,而是坐在槐树下乘凉闲聊。带着疑问,寤生问他们为什么不干活。

一位家臣也就是替封邑贵族领着奴隶干活的人答道:“我们并不是怠工,而是干劲十足。因为明天就要下雨,所以我们都在这儿等着雨水滋润田地呢。”

“明天要下雨?难道你们知道都城内刚刚进行祭祀求雨?”寤生问道。

“祭祀的事,我们也听说了。不过,明天要下雨的消息是镐京过来的一位贵人预言的。”家臣答道。

“他的预言准吗?”寤生问。

“很准,凡是他预言的,都一一应验。”家臣恭敬地答道。

从家臣的眼神中,寤生感觉到这位镐京来的贵人神不可测。寤生想去拜访他,但他不急着去找这位贵人,而是要看明天是否真的会下雨。这种沉稳的性格与他的年龄并不相符,或许是因为他在宫中长期受压抑所致,也或许是因为先天素质过硬。

世子寤生回到都城新郑,天已经黑了,这时竟然起了雾,而且越来越大。

第二天天还没亮,雨就下了起来。郑国群臣都向郑武公道喜,祝贺祭祀灵验,他们个个眉飞色舞。郑武公强撑着身体鼓励大家用心督促农耕,务必搞好春播。将近一天了,郑武公感到胸口越来越疼。

雨越下越大,寤生向父亲问安后,便坐着马车去寻找那位镐京来的贵人。他有很多问题想问,既问如何知道第二天要下雨,还要请教如何避祸趋利。在雨中,在车上,寤生又一次回想到自己名字的由来——

十三年前,母亲武姜难产,痛得死去活来,几次走近鬼门关,最终生下了他。小孩子出娘胎,一般是头先出来,但他是脚先出来,因此郑武公给他起了个名字叫寤生。寤生四岁的时候,弟弟叔段出生了。从那以后,母亲武姜对他越来越冷漠。

世子寤生想,如果那位贵人真要是擅长预测,他就问问自己今后的吉凶,还要问问今后如何在宫廷中进退。

雨没停,车停了。寤生下车,一点儿没有世子的架势,向那位镐京来的贵人拜了又拜。镐京来的贵人叫祭足,原是周王室的一名小吏,西戎攻打镐京的战乱后,祭足到了这里隐居。

一番礼仪、寒暄后,祭足回答了寤生的疑问:“之所以我预测要下雨,是因为原本一直干燥的石墙上湿乎乎的,《周易》上说,础润而雨,所以我算出要变天。”

寤生问:“我天天学《周易》,但为什么感到乏味和空洞呢?”他将在宫里跟教书先生天天朗读《周易》语句的情况向祭足简明说了说。

祭足说:“《周易》的说辞来自自然和社会,要想读懂《周易》,只有联想到万事万物才可。”

寤生闻此,便觉眼前的祭足学问渊博、真功实料,应该为自己师傅,于是立刻起身,跪拜道:“愿意跟先生您学习,请收下我这个学生。”祭足将寤生扶起,算是默认了。寤生向祭足叙说了母亲武姜对兄弟俩厚此薄彼的情况,请祭足指教。  祭足说:“‘易’这个字,本身指蜥蜴。蜥蜴的第一特性是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人要想发展,首先要学会生存,而生存之道就是要顺环境特性而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环境特性。”

寤生想到昨天在宫殿里学习的一幕,庆幸自己没有顶撞母亲,而是事事唯唯诺诺。

世子寤生还想问祭足有关蜥蜴的特性二、特性三,但宫中卫兵紧急赶来,说郑武公请世子速回。寤生拜别祭足后,急急赶回。

自己的亲骨肉,做母亲的哪有不疼爱的?武姜越来越厌恶世子寤生,并非单纯因为那次难产,而是缘于生叔段时做过的一个梦。梦中,武姜的儿子成为气吞山河的国君,当武姜想看清儿子的模样时,寤生过来了,把她扔下黄泉……武姜惊醒了。这时候肚中越来越疼痛,叔段顺利生了下来。武姜因此认为叔段注定是将来的国君,而寤生则是冤孽。

世子寤生赶回宫中时,雨还没停。下了半天,旱情看来解除了。当寤生正要推门进去时,他听到母亲武姜在和郑武公说话:“夫君,神灵告诉妾,叔段必定是一代明君,请废掉寤生,改立叔段为世子吧。”

P5-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秋战国(初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高兴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36998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2014029471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8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4: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