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年大雪(21世纪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小小说读本)
内容
试读章节

神枪射手

这个故事发生在民国末年,在惠州铁炉嶂山脚下,有一支杂牌队伍归属湘粤联防军总指挥俞汉谋管辖。

团长李大麻子靠他爹老麻子几千个大洋买来这个官当当。有了枪,有了队伍,李大麻子就辟出一块场地来练习射击。

这李大麻子虽是个纨绔子弟,但喜欢玩枪,手里经常拿着的就是那种大盖式的王八盒子,这种手枪枪身长,能装10发子弹,提在手里很是威武。

李大麻子第一次练枪就杀了一名报靶员。李大麻子本来很自信,他认为打靶就像他在村庄里任意屠杀猪羊那样简单,只一枪就能撂倒一个动物。没想到30米的枪距,他一匣子子弹打完竟全脱了靶。当报靶员报出一枪未中的时候,李大麻子脸上的麻坑就呈现出猪肝色。李大麻子让报靶员扛着靶子过来让他检查。这一检查,李大麻子发现靶上有很多洞都被白纸隔着,其中一个已经破裂。李大麻子问,“这是怎么回事”?报靶员答道:“这是以前练习射进的。”

“那么,这个呢?”李大麻子指着另外一个白纸破裂的洞,声音里充满了火药味。

“这个……”报靶员一时没明白过来李大麻子的意思,就愣在了那儿。

“他奶奶的,你竟敢谎报军情。”李大麻子一声怒喝,掏出王八盒子对着报靶员就是一枪。这一枪贼准,报靶员连哼都没哼就一命呜呼了。

报靶员死后,老黑接了班。老黑长得瘦小,但嗓门出奇的大,一双眼睛更是滴溜溜有神。

老黑上班的第三天,李大麻子又过来练习射击,这次李大麻子一梭子子弹放完后,老黑钻出坑来报靶,乖乖,竟中了七枪,高兴得李大麻子满脸放光。

李大麻子问:“真的是我射的?”

老黑看了看李大麻子,擦了擦脸上淌下来的汗珠,很坚定地说,“当然是团座射的!”

老黑还怕李大麻子不相信,忙一路小跑把靶子都扛到了他的跟前,不多不少正好七个洞。

李大麻子一高兴,竞奖了老黑两个银元,老黑激动得差点儿没给李大麻子跪下。

李大麻子有了长进,来射击场的次数也就多了起来。每次来他都要带上左膀右臂和一些狗头军师,大家一字排开,练习射击,有长枪,有短枪,李大麻子只练习他的王八盒子,枪距也从30米增加到40米、50米,一通噼里啪啦射击后,老黑开始报靶,每次李大麻子都是前几名。渐渐地,李大麻子竞得了一个“神枪射手”的外号。

这年冬天,湘粤联防军的一车军饷在路过李大麻子的地盘时,竟被一帮人劫走了,好在押送的士兵抓住了一个劫匪,这劫匪经严刑拷打后终于道出幕后主子就是李大麻子。这下可惹恼了湘粤联防军总指挥俞汉谋。可俞汉谋也不敢轻举妄动,虽说李大麻子只有百十个人,但李大麻子是远近闻名的“神枪射手”啊。若硬来,自己这边不知要死伤多少个弟兄。俞汉谋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他亲自书写了一个“神枪射手”的匾牌,用黄金镶边,带着一个旅的人马吹吹打打往铁炉嶂而来。

李大麻子见总指挥亲自给自己送贺匾,真是受宠若惊。忙让手下士兵杀猪宰羊,大摆筵席,酒肉招待俞汉谋的队伍。正当大家酒酣耳热之际,俞汉谋一扔酒碗,随着叭的一声响,俞汉谋身边几个副官一跃而起,一下子把李大麻子按倒在地。李大麻子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捆了起来。李大麻子的手下哪里见过这种阵势,个个都吓得呆若木鸡。

俞汉谋见李大麻子的王八盒子被缴了下来,心中长长吁了一口气。俞汉谋问李大麻子为何要抢自己的军饷?

李大麻子一听赶紧跪倒在地,对天发誓说自己对总指挥是忠心耿耿,从没干过对不起联军的勾当,抢军饷一事,纯属冤枉。李大麻子边说边向俞汉谋叩头,十几个响头下来,头皮磕得鲜血直流。

俞汉谋见此情景也有点左右为难了,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俞汉谋要求李大麻子亲手毙了劫匪,以证心诚。

李大麻子如获大赦,兴冲冲地提起王八盒子直奔劫匪。俞汉谋却说,你一个神枪射手,这样杀一个绑住的人多没意思,今天我们大家高兴,也想开开眼界,把劫匪放了,你打活靶吧。

李大麻子心想,凭自己打靶的好技术,杀死一个大活人还不是易如反掌。于是满口应承下来。

为了卖弄自己的枪法,李大麻子让劫匪跑出30米后再开枪。劫匪一听有这等好事,是撒开脚步就跑。旁边的老黑见劫匪一跑,就扯开嗓门高喊李大麻子开枪。

李大麻子不愿意了,冲着老黑就骂:“你奶奶的熊,还没有30米呢,老子在50米内不是一打一个准,嚷什么嚷。”

等劫匪又跑了十几步,李大麻子这才提起王八盒子,三点成一线地瞄准了劫匪,所有的士兵都看大戏般地把目光聚集在李大麻子身上。只听得“砰”的一声,子弹竟落在了劫匪的脚边,击起一串灰尘。士兵们还以为李大麻子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呢,有人竟拍起了巴掌。李大麻子心里却发了慌,忙双手握枪,一扣扳机,子弹接连发出,砰、砰、砰……那劫匪拼了命地往前窜,等李大麻子打光了子弹,那劫匪也跑了个无影无踪。

这一下所有的人都呆住了,李大麻子脑子里更是一片空白。“他奶奶的,你竟敢放走劫匪。”俞汉谋气得脸上的青筋直蹦,一声令下,将李大麻子拉下去崩了。

李大麻子临死前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跟老黑说说话。老黑怯怯地来到李大麻子跟前,李大麻子飞起一脚踢在了老黑的裆部,痛得老黑哎哟连天。李大麻子说,“都是你小子害了我。”

老黑大哭,“团长,我若不这样,我早就被你搞死了,是你自己害了自己啊。”

P2-4

后记

以肖建国一组小小说为例

东江璞玉

我记得小小说倡导者杨晓敏先生在答作家兼评论家李永康金麻雀奖的寓意里有一句话——离人间烟火最近。这句话说的是麻雀,寓的是小小说。既然小小说是平民艺术,就和天空中无处不在的麻雀一样,应该是“离人间烟火最近”的一种文体。

把小小说写得“离人间烟火最近”的作者我看好肖建国。

《爷父子》写老支书老耿和新支书小耿父子俩的故事。小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读,前本部分写小耿在老耿的挽留下,在乡亲们的支持下当了村支书,在老耿的监督下做了一个正直的,不负众望的村支书;后半部分写小耿在官场受挫后,在战友(官场中人)泥鳅的点悟下作秀,成了“优秀”支书,官运亨通,连升三级,同样在老耿的监督下,小耿原形毕露,最后承认错误。

在这篇小小说里,肖建国没有用一句花里胡哨的语言,他就是用俗得掉渣的乡村俚语写活了两个人物——老耿和小耿。

文章开篇就是一句地方俗语“爷父子,捣蛋铺子”。

“老耿说,这小子,没公心,不顾人,从我们一家人吃饭就能看得出来。饭菜一端上来,他就先动筷,专拣好的吃,狼吞虎咽。”

“小耿气,不理老耿。吃饭也不聚一桌。端起碗,夹点菜,蹲在门口榆树下,吧唧吧唧吃得山响。”

“小耿烦了,反问道:到底我是书记还是你是书记?

老耿也不示弱:你是书记,可我是你爹。

爹大书记大?

书记再大,也得听爹的话。

小耿问得冲动,老耿回答得痛快。小耿无言,起身就走。”

富有个性化的叙述语言和富有人物特性的对话语言是这篇小小说的特点之一,也是这篇小小说成功的先决因素。我们常常讲小说就是写人的,只要把“这个人”写活了,小说就成功了一半。人是怎样写活的?我以为就是富有特性的语言。“这一个”不是“那一个”,更不是“公众人物”、“高大全”式人物。  再来看看下面这段对话。

“父子俩对视良久,小耿慢慢地低下了头。

老耿一字一句地说,去自首吧,河堤是你挖掘了才决口。

不。

你不去,我去。老耿说着就往外走。

小耿扑通跪下来。爹啊,你是我亲亲的爹啊。你就不能把这事沤在肚子里吗?

不能。

那我就死在你面前。

你死在我面前,我也要把这事说出去。否则,我就对不起把我养大的百家饭,就不是一名上过战场的军人,也就不是你的爹。”

多么振聋发聩的声音!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真正的老党员、一个公正无私的老爹形象跃然纸上。特别是老耿最后一句话,“我就对不起把我养大的百家饭”写老耿耿直无私性格的缘故;“就不是一名上过战场的军人”写老耿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也就不是你的爹”写“这一个”,特指小耿的爹——换了别人也许就不是这样了。那是一个倔强的、真正的共产党人。

《小儿无赖》通过中外两个孩子的形象描写,写出了中外文化的对比和不同。在小说的结尾部分,虽然壮壮(火龙叔的孙子)因为和玛丽(火龙叔的孙女)观点不同,打散了做爱的两只狗。但当生气了的狗袭击玛丽时,壮壮义无反顾的挺身挡在玛丽前面……小说在这里一下子把主题提升上去——观念不同是一回事,挺身而出、见义勇为保护弱者又是另一回事。

这篇写中外文化碰撞的小小说同样把故事背景放在农村,放在离人间烟火最近的地方。

最值得一提的是这期推出的肖建国的《烤红薯里的爱》。

《烤红薯里的爱》是一篇成人的童话。作者把两个不同背景、生活在不同生活层面上的男女情爱写得风生水起,纯真无瑕。这段情爱的纯真、干净映射出另一种世俗的爱的粗鄙、狭隘。

在这里,作者又一次用娴熟的笔触写出了“离人间烟火最近”的小说。

“白波的家当挺简单,一辆板车,一个炉子,一筐洗干净的紫皮红薯。别人烤红薯用铁皮桶,烧煤或者烧炭,他的炉有点特别,用的是泥炉,那种真正用黑油泥糊成的炉子,既光又亮,像一面深色的镜子。泥炉的外形有点像大茶壶,无把,壶嘴就是烟筒。炉内分两层,上面铺着厚厚一层碎石子,下面烧硬性的木材,烟少火旺。石子发烫后,用长钳把紫皮红薯埋进去,红薯就这样被烤得透熟。”

读读看,我们的鼻翼是不是也有了紫皮烤红薯浓浓的糯香?是不是看见了那离人间最近的烟火?

这就是肖建国白描的魅力。

“邱秘常来买红薯。一早一晚,各一个。白波的红薯不论斤,论个。他选的红薯大小基本一样,细长型,一斤左右,卖三块。有时红薯没烤熟,两人就站在那里说说话。邱秘有气质,很漂亮,一头秀发乌黑,结成辫扎在脑后。这年头,结辫子的女人不常见。”

两个人的第一亮相就写得唯关。结辫子的女人,离烟火又近了一层。

不论怎么说,白波在心底里是喜欢邱秘的(只有喜欢一个女人才会为这个女人受伤),虽然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那么就把她当姐吧)。当白波把邱秘领到出租房前时,那一声“妈,我给你说的那位好姐姐邱秘来看你了。”

一下子,读者又看到了人间烟火。

《烤红薯里的爱》从题目到内容,都是暖暖的,有人间烟火气息的小说。感谢肖建国把阳春白雪题材也写得富有人间烟火气息。

最后要提的是,肖建国的小小说语言特色,那就是大量短句的运用。肖建国小小说创作中短句的运用,同样为他小小说的好读、有特点起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录

第一辑:传奇篇

 神枪射手

 两个伙计

 劫匪

 匪事

 疯子

 狼

 超级减肥

 芝麻开门

 李大胡子

 江耳聋

 黑枪

 老古

 邪火

 我们的邻居王大力

 狗事

 高手

 托儿

第二辑:真情篇

 铜镲

 祝福

 紫苏赞瓜

 爷父子

 那年大雪

 两只蝴蝶

 老汪和他的儿女

 眼睛

 小雯的扫帚会唱歌

 台湾副总

 秋二婶

 青山依旧在

 南方冬天不下雪

 烤红薯里的爱

 哥们儿

 爱情桃

 爱心

第三辑:趣味篇

 箴言

 战略转移

 学会尊重一条狗

 学画

 小偷给我上一课

 小事不小

 我的检讨书

 吴嫂子

 人生一课

 请吃之难

 其实很简单

 弄拙成巧

 模仿秀

 借钱风波

 打赌

 超级门对

 桃园“三”结义

 药方

 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第四辑:回味篇

 游戏背后

 眼光

 小儿无赖

 王调研

 门

 路上

 老秦

 老胡求我三件事

 老木的爱情观

 就这样离去

 街坊

 合生大桥

 汉奸头

 佛眼通地

 钓鱼

 胆小鬼张三

 大眼睛

 兵

 河灯

 白吃

后记

序言

蝴蝶飞呀飞

雷高飞

我以为,一篇好的小小说,必有它独特的亮点。这种亮点。或是立意的不俗,或是语言的丰富和特色、氛围营造的成功、情节的巧妙把握,或者,是细节的打动人心……

读肖建国的《两只蝴蝶》,眼前蓦然一亮,仿佛看到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几近完整和完美,挑起人咀嚼的欲望,并再三回味,却无法复述文中某种细腻、真切、丰富、多层次、复杂的意韵。

姑且剖析下去,不难看到《两只蝴蝶》具备了以上的优秀小小说的因素,它的语言有滕刚似的魅力,那种叙述模式,看似白描,不张扬,不妖媚,不故弄姿态,却功力深厚,读来不浅薄,还让人欲罢不能,可读感极强,却不是一般功力之人所能模仿。

顺着语言和情节上的悬念读下来,却被一次次细节的魔掌给击中。《两只蝴蝶》的内容仍然是写婚恋、情感这个永恒的主题,但并不是单一地去表现,表现的也并非单一层次的主题指向。一对离婚后十年未联系的曾经的夫妻,妻子或者在经历沧海桑田之后,出于对往昔时光的怀恋,或者一些莫名的情愫,她带着有些“超脱”了的心境,想见前夫一面。此时的丈夫仍然未再娶,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心态还是比较平静,作者对分离了十年的曾经的夫妻的再逢,只用了文首简单的一两句对话,可就在这简单与平淡之间,十年之间,人世的苍凉与感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刻骨入心,这种看似平淡的语言间,有一种不可阻挡的穿透力。

文中没有披露女人的处境,男人的独身十年也谈不上是因为对女人有眷念,只是种种现实使然。再见到曾经的爱人,他们没有仇恨,没有刻意的隔膜,有的只是风浪之后,人与人之间对相互温暖的依然渴望。作者心思颇细,细节的运用非常巧妙:两人见面并没有多余的话,有的只是一系列的行动,男人心疼女人被太阳晒,去小卖部买了把太阳伞。他带她去吃她最爱吃的水饺,由这个情节而引出回忆——女人曾经故意撒娇,目的是让他吃最营养的饺子馅。其实他们的分离,正如天下许许多多夫妻的离婚,也不过是因为当时的年少轻狂和倔强,并非不爱,而是太爱了,才容易失去。

因此,作者在婚姻和情感这个大主题下,表现的是一些具体的,微妙的,不空不大,真真切切的,复杂又自然的情怀。对于离异后的重逢,对于人世间冷酷的故事,作者的笔墨却多了一份温情,一份关怀,一点湿润。

文中的高潮部分,是女人到了男人宿舍,男人由于多年的孤独和饥渴,加上男性的本性使然,有了自然而然的蠢蠢欲动和不安分。他的手慢慢伸向女人,试探性地。但当他听到女人果断的一声“不行”,便克制住了。他们真正需要的,只是一种不过分逾界的温存,一种节制的温暖。作者对这种细节处理得十分合情合理,女人让男人尽量放平静,他们之间,需要的是真正的睡觉,而不是欲望的放纵。

男人闻到了女人香,他们于不眠之间,男人唱起了那首女人并没有听过的歌,作者并没有明说再分别后,男人有没有思念女人,有没有渴望爱情的回归,但这首歌曲,却极有张力地透露了男人的所思所想,如此优秀的歌词的填充也是本文的亮点,细细品味这几句歌词,无意间读出了许多不必用其他语言表达的情愫。这也是作者的良苦用心所在,他的表达,是含蓄的,却是最触动人心的。

文章的最后一个细节,也是另一波高潮所在,是女人低腰为男人系鞋带。她,依旧体贴和关心他!让人落泪的温暖!但此细节的功能不仅如此,女人系得很认真,也很好看,她系的是蝴蝶结,有翅膀,有触角,栩栩如生。一左一右,展翅欲飞。

成双成对翩翩飞舞的蝴蝶,暗示了什么?你领会到了吗?男人明白了吗?作者的笔锋在男人哽咽发颤的声音中戛然而止,留下了无穷无尽的回味空间,荡气回肠,余音不绝。人与人之间情分的那一种莫名与微妙,被作者巧妙的细节和语言运用,含蓄、不着笔墨、不动声色,却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内容推荐

《那年大雪》是一部充满诗意、内容丰厚、主题深远、文字干净、构思巧妙别致的小小说作品集。《那年大雪》作者肖建国用诗一样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母爱的深情与伟大,乡村里那一颗颗泥土般质朴的心灵的隐忍与善良,青春年少时爱在心灵间绽放的羞涩、美丽的火花。爱,是作者心中所要表达的永恒的主题,我们活着,是因为生活里有爱存在,我们活过,是因为我们在世界上留下了爱。当然,作者的笔触还深入社会的大干世界、生活的方方面面和一个个小人物的内心深处,让我们在阅读中体味生活的酸甜苦辣,人心的冷暖与炎凉,人性的龌龊与尊贵……

编辑推荐

一篇好的小小说,必有它独特的亮点。这种亮点。或是立意的不俗,或是语言的丰富和特色、氛围营造的成功、情节的巧妙把握,或者,是细节的打动人心……

肖建国所著的《那年大雪》是小小说集。本书所辑小小说文字简洁明快,灵气十足。读罢这70个小小说,心头好似一阵清风掠过,智慧与道理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慢慢融化在心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年大雪(21世纪最受青少年喜爱的小小说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建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804385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2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1
16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7: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