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传奇(大连老字号)/品读大连
内容
编辑推荐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大连建市时间较短,很多人以此认为她没有文化,甚至使用了“文化沙漠”这样的词汇来定义她,很多大连人往往也是一提到“文化底蕴”就没了自信。实际上,大连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她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发现的眼睛、挖掘的意识、提炼的行动。这正是我们应该做并且正在做的。

《传奇(大连老字号)》(作者黄本仁、杨鹏)揭示了老字号所蕴含的丰富的商业精神和文化信息,是第一部专门讲述大连老字号的文化读本。

内容推荐

“一个老字号就是一部历史,一种文化。”《传奇(大连老字号)》(作者黄本仁、杨鹏)以大连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为背景 讲述了大连天津街,青泥洼桥,西岗老城区、西安路、金州古城等处有代表性的几十家老字号从起家、成长到兴盛、衰落,并走向新生的过程。以及其问发生的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传奇(大连老字号)》揭示了老字号所蕴含的丰富的商业精神和文化信息,是第一部专门讲述大连老字号的文化读本。

目录

康德记

大仁堂

益昌糕点店

群英楼

泰华楼

山水楼越

四云楼

恩祥园

大连饭店

海味馆

苏扬饭店

糯米香

金州小吃

天兴福杂货行

大商与秋林

天百大楼

妇女儿童用品商店

博爱市场

大菜市

西岗市场

民勇与长兴

安惠栈

二百大耧

大连宾馆

人民浴池

华春照粗馆

红星理发馆

东风电影皖

人民文化俱乐部

宏济大舞台

大众书店

周家炉

睦堂机制造纸厂

万和号

附录

试读章节

大仁堂,大连本地的老百姓对它极其熟悉。大仁堂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算起来有着80年的历史,虽然它没有北京同仁堂那么闻名全国,蜚声国外,但是在大连这个地界上,还是有着一定的声望的。在它草创之初,还曾与同仁堂扯上过些微的关系,只不过,世事变迁,物是人非,曾经的一点关系,早已经湮没于尘世与世俗之中,更何况中间隔着80年的岁月鸿沟、

大仁堂的创始人叫做刘恕庵,他是河北省安国市人,依靠安国药材帮的关系来到大连经营中药店,加入了中药业中的“京帮”行列。在寺儿沟开药店时,因羡慕北京同仁堂的牌号响亮,为招揽顾客,也用了同仁堂牌号。

他在寺儿沟经营药店期间,正值日本国内生产的人参在大连和东北地区倾销。日本生产的人参是从中国东北引进的,使用人工大量培植,从表面上看与中国产人参并无多大区别,而其售价比中国产人参要便宜一半还多。药店除经营中药业务外,把主要精力放在贩运日本产的人参上。日本产的人参都用大型风船由日本港口运抵大连老虎滩口岸,中国药商就从这里购进,进而运往东北和内地销售。刘恕庵把日本产人参运到他家乡的安国大药市销售,因此发了一笔财。于是他一边在大龙街附近开设分店,一边将目光肝准了新开大街。

上世纪30年代初,大连地区中药行业正是兴旺时期,在寺儿沟经营同仁堂的京帮药商刘恕庵,看到小岗子是中国居民集中区,也是华商汇集地,在这里开设分店有利可图。他几经走访,在闹市新开大街(今新开路)的按摩医院原址租赁了三间房,准备开设同仁堂分号。

可是,在登记注册店名时,却遇到了“阻力”。刘恕庵给新店起名“京都同仁堂参草药店”,但为他办理登记手续的药业同业组织一核查,问他如果真与北京同仁堂药店是一家,应该称为大连分店。北京同仁堂是全国闻名的,不得改用牌号。如果与北京同仁堂 无关系,可用同仁堂牌号,但不能冠上“京都”二宇。

刘恕庵自知与北京同仁堂一无关系,因此最后改称“京都大仁堂参草药店”字号,于1933年10月15日正式开业。刘恕庵用“京都”这一招很有用处。大连老百姓对久负盛名的北京中药是心向往之,看到“京都”字样的大仁堂药店开业,光顾购药者日渐增加。而大仁堂本身,也没有辜负顾客的信任,真是在药品的质量上下功夫,做到了货真价实,一丝不苟。加上刘恕庵本人是河北人,说是京都来的,大连人也相信。他聘用的经理刘子扬、店员马振山、赵春霆等人以及店内学徒,全是清一色的河北安国人,所有店员服务态度好,配药认真。

大仁堂初建日寸的规模,排在全市药业的中游,坐堂医生也不出名,中药品种也不够齐备。大仁堂与全市最大的药商康家的德记全栈比较,不论从经济实力、药业规模等各个方面都相差甚大。但刘恕庵并不气馁,决心赶上德记全栈。凡店中临时缺药,无法配方时,就由店员马振山等分头到京帮中药店暂借,以克服品种不全的弱点。与此同时,大仁堂又与维扬大药房合作,联系在家挂牌行医的较有名气的刘志学、孔杼堂等医生,凡是他们的处方,都由医生嘱咐指定到大仁堂取药,并说明大仁堂的中药是地道京装药材,能保证药效。这样,大仁堂的社会信誉大为提高。

历经十载刘恕庵手中有了钱,就到天津开设了福记大药店。1944年,他把大仁堂的店务交给老店员赵春霆掌管。

l 945年大连解放后,党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私营工商业的政策,使全市中药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大连解放初期,因遭受国民党军的海陆封锁,内地药材难以运进来。大连药业同业公会将原为日本人控制的药业组织库存药材分给各户,但仍不能满足销售需求。各药店均受品种不全之苦,而大仁堂却仍能保持配方齐全。这是因为刘恕庵在河北安国中药市场和天津福记大药店设法运进药材,以应门市急需,这是大连其他药店难以办到的。从那之后,大仁堂脱颖而出,在全市中药业中名声日高。

大仁堂因患者众多,取药拥挤,原来的店址不敷使用,1949年迂到离原址不远的北边,现在西岗百货公司、燃料商店附近,药房面积由原来30余平方米增加到60余平方米,店员增加到20余人。

l 950年以后,由于市内医院数量增加,各厂矿都建立了自己的卫生所和保健站,市民们对西医有了新的认识,服用中药的日渐减少,中药行业开始萎缩,歇业者不少。但中医中药有它独特的价值,大仁堂的营业仍然兴旺,各方面所需求的中药都向大仁堂集中。

1 956年1月20日,全市76家私营中药店开始合营,成立了公私台营的中药商店,归医药公司领导。这些药店基本上采用了原班人马和店铺名称。西岗区的中药店,合营后集中在长春路、大同街和新开路等地带。大仁堂地处新开路闹市,且久负盛名,合营后仍用“大仁堂”店号,资方代理人赵春霆任私方经理。由于业务发展,店员增加到30余人,原店址不敷应用,药店又迁到离原址200来米远的新址——原私营裕成绸缎庄处。装修后,大仁堂面貌焕然一新。

公私合营后的大仁堂,经营中西成药、饮片,并监制丸、散、膏、丹、药酒等。在150余种的中成药中有保持承袭的祖传秘方,选料、炮制和配伍等各个方面都保持了大仁堂的独家特色。1957年以后,大仁堂进一步发展成为经营全国各地的中西成药、饮片、参茸、补品、化学药品、医用器械的综合性大药房,还担负了全市的特供任务,经营品种达到了1500余种。

“文革”时期,大仁堂改称“东方红医药门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仍恢复“大仁堂”店名,业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经营上坚持“中药多昧配方缺味不可”的原则,保持了品种全的特点,其饮片成方率平均达到97%左右。实行勤进快销,凡是购进的药材,一律经过严格筛选,加工后再装箱上斗,充分发挥老药工的技能,继承和发挥大仁堂的优良传统。

为了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满足市民用药需要,上世纪90年代末,大仁堂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支持下,又投资30余万元(人民币),翻修了店房楼上楼下,对卖场进行装修改建。经过装修后的卖场,既保持了中医中药的古老特色,又颇具现代化的风貌。

斗转星移,80多个春秋走过,大仁堂依然屹立在新开大街上,这本身就是一种传奇。P8-10

序言

大连出版社将要编辑出版“品读大连”系列丛书,我非常赞成。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连人和曾经参与过这个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领导人之一,我对大连总是有一种偏爱,总是觉得这个城市所蕴涵的文化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这套丛书动员十几位作者,分十几个专题对大连的文化现象进行挖掘和梳理,我认为这项工作十分有价值。

大连是一座充满活力、现代感非常强、文化不断创新的城市,也是一座有着特殊历史和个性的城市。因此,如何在新的时期找出大连的文化定位,挖掘大连的文化内涵,突出大连的城市性格,使城市的根和魂能不断通过文化来体现,并最终提炼出大连的城市精神,既是城市的管理者、建设者所要关注的,也是所有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千城一面”的特色危机,很多城市面貌趋同,城市个性模糊。实际上,城市发展不仅仅是GDP的单纯增长,文化内涵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竞争力将决定城市未来的竞争力。

因此,我觉得此次大连市委宣传部和大连出舨社共同策划出版“品读大连”系列丛书,可谓正当其时。从多层面多角度挖掘、整理、总结、诠释大连的风物人情、文化脉络、人文价值,并以图书的形式把这些宝贵的非物质财富积累、沉淀下来,无论是对于大连这座年轻却饱经沧桑的城市来说,还是对于600万大连市民乃至我们的子孙后代来说,都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情。当然,在宣传城市、促进交流、满足各界人士阅读需求、提升市民文化素养、锻造城市品牌力等方面,也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大连人,我对这套丛书充满期待。

与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大连建市时间较短,很多人以此认为她没有文化,甚至使用了“文化沙漠”这样的词汇来定义她,很多大连人往往也是一提到“文化底蕴”就没了自信。实际L大连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她缺的不是文化,而是发现的眼睛、挖掘的意识、提炼的行动。这正是我们应该做并且正在做的。  最后,我想借用一句大连的流行语来表达我的心情:

我爱大连,从未离开。

这句话揭示了每一个热爱故乡的大连人内心深藏的情感。作为其中的一员,我愿怀着赤诚之心为她作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传奇(大连老字号)/品读大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本仁//杨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大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504493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9.273.13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0
17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1: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