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编辑家秦兆阳研究》里,以李频、王瑞为主编的一群编辑出版学研究者,面对新中国一代文学编辑家杰出代表秦兆阳的编辑生涯,以相当的历史性、客观性、绵密性、透澈性开展了若干学案研究和专题研究,并置被研究者的相关文选于前、年谱于后,让读者更为真切地了解研究对象生动的存在,感触他坎坷、跌宕的命运,做成了一个迄今为止尚不多见的编辑出版学研究成果。
图书 | 编辑家秦兆阳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这本《编辑家秦兆阳研究》里,以李频、王瑞为主编的一群编辑出版学研究者,面对新中国一代文学编辑家杰出代表秦兆阳的编辑生涯,以相当的历史性、客观性、绵密性、透澈性开展了若干学案研究和专题研究,并置被研究者的相关文选于前、年谱于后,让读者更为真切地了解研究对象生动的存在,感触他坎坷、跌宕的命运,做成了一个迄今为止尚不多见的编辑出版学研究成果。 目录 序 上编 秦兆阳编辑工作文选 《人民文学》改进方案(草案) 《人民文学》1956年全年计划概要(草案) 《人民文学》编辑工作发言提纲 在文学期刊编辑会议上的发言 致郭小川 对1958年问题的申辩 “双百”方针颁布以后的一些情况,以及我的论文写作和发表的前后过程 在中宣部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当代》编辑部的一次谈话 附录:访谈三篇 秦兆阳访谈录 苏中谈秦兆阳 古鉴兹谈秦兆阳 中编 编辑加工案例 致王蒙(两封) 达到的和没有达到的 关于《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 应当充分地尊重作者的劳动,不应对作品原稿作粗率的、有害的修改 《人民文学》编辑部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原稿的修改情况 希望编辑同志处理稿子时,多几分社会主义的同志态度,少几分商人气,江湖气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编辑学案分析 下编 学人求是 秦兆阳:最后的涅克拉索夫 ——对一个理想主义者精神史的追索 20世纪中国文人的一个标本——秦兆阳论 秦兆阳:现实主义的“边界” 编辑家秦兆阳研究中的四个问题 青年知识分子秦兆阳与1950年代文学 是回望更是景仰 ——简论编辑家秦兆阳的多样人生 花开花落岂由之 ——论秦兆阳的文学传播观 透视秦兆阳的编辑生涯及其悲剧命运 ——以文化心理为切入点 编辑家秦兆阳研究述评 编辑家秦兆阳年谱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编辑家秦兆阳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频//王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9458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8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6 |
CIP核字 | 2012194468 |
中图分类号 | G23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1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