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内容
编辑推荐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由郭丹所著,让“青旅文化”这一旅行概念深入人心;

图文并茂,给读者呈现一段“纸上旅行”;

让文艺青年、宅男宅女动心,勇敢迈出“在路上”的第一步。

内容推荐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由郭丹所著,《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以日记体的形式,图文并茂如实记录了作者受“青旅文化”感召、利用两个夏天背包游历国内15地(北京、长沙、凤凰、梵净山、广州、清远、深圳、湛江、昆明、大理、丽江、重庆、成都、杭州、厦门)的行程。其中除了在亲友家做了几回“沙发客”、住不到青旅改投其他旅馆之外,其他日子作者都是“住青旅”(其中涉及到已加入青年旅舍联盟的即有14家),所以称为“住青旅的旅行”。虽不能以此概括国内方兴未艾的青旅文化,但管中窥豹,对于准备出发的后来者自然有所裨益。此外,由于作者对旅途中各地自然、历史、文化等风貌的关注,本书亦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读城记”。

目录

缘起:什刹海的风(代序)

【第一夏】

看不尽的长沙

初见凤凰,偶临梵境(凤凰、梵净山)

粤地时光(广州、清远、深圳、湛江)

云南六日(昆明、大理)

【第二夏】

再出发:又临长沙

迷失重庆

成都,风情未解

丽江:一半喧嚣,一半宁静

大理双廊好风光

重访昆明,春城无夏

漫步杭州,西湖有大美

有一种“范”叫厦门

试读章节

长沙是此次计划中湘粤滇之行的第一站。因是家乡又是省会的缘故,途经很多次了,但真正游玩的次数不多,游兴仍存。高中时和同学去玩过两次,第一次去了烈士公园、世界之窗;第二次只去了动物园,还玩了一会儿电动游戏。而上一次是在今年过年回乡中转时特意留出了一天,看了湖南省博物馆和第一师范,在火宫殿吃了臭豆腐、米粉之类。湘博的马王堆汉墓陈列自然精彩,然而我更喜欢第一师范,中西合璧式建筑美轮美奂,绿树青苔郁郁葱葱。那天刚下过雨,加之学校放假,清幽得很,我边走边感慨:真是个读书的好地方。这一次,我有备而来,专门为看橘子洲和岳麓书院,外加几条老街和简牍博物馆。

因为南方暴雨的缘故,昨天的火车票改签,倒很凑巧地换到了T1次列车。我已经多年未乘坐此趟带着些许时代印记的列车了,少年时第一次坐火车往返即是这趟。上午9点27分,时隔十多年,我又一次随T1次列车抵达长沙站。踏出车厢在月台上就能感觉到艳阳似火。对于长沙的酷暑,我已经习以为常了,据说最近它又被列入“新四大火炉”阵容。

第一站,太平街。是古城长沙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麻石板老街之一,街上最有名的住户为贾谊故居,就是写《过秦论》的那个西汉的“贾长沙”的住宅。补补修修这么多年下来,号称“中国最早的名人故居”。而太平街则被打扮成一条古色古香的商业街,老字号与新潮流交相辉映,粮仓、洋行、会馆、戏楼、酒吧等混居于此,倒也和谐。因是上午,很多店面还没开门,正好落得个安静。

从南端出来,沿着解放西路走到了湘江边,准备从湘江大桥到橘子洲(也叫水陆洲)。湘江风光带绿植颇多,不少市民在此吹拉弹唱,花鼓戏、京剧、手风琴、萨克斯各行其是,显示出这个“娱乐之都”的全民HAPPY。我买了份《潇湘晨报》,报中恰逢有每周一期的《湖湘地理》专刊,算是意外的惊喜。之前读到过《湖湘地理》结集出皈的“发现另一个湖南”书系,确有“触摸大地之美”的质感。走上湘江大桥,回顾东边的长沙城,近边的五一广场因为地铁施工被挖得面目全非。视野所及到处都耸立着吊车,高楼作势要将城市湮没。尤其是北边绵延数里的湘江世纪城,宛如一堵围墙,虽气派,却不美观。

游览橘子洲已经免费了。背着背包走在这座世界最大的内陆洲上,四处都很开阔,却也因此溽热难当。这日光带来良好能见度的同时似乎要把一切污浊都涤荡。湘江水此刻的确是“漫江碧透”,河东(湘江以东)高楼林立,河西(湘江以西)的岳麓山“层林尽染”,正所谓“一面青山一面城”的格局。如此,长沙号称“山水洲城”实至名归。因橘子洲南北长约十里,大热天里负重在身难免生出倦意,我便选择了电动环保观光车。要收费的,且不便宜,20元。如果下次再访我会选择步行,因为很快我发现在观光车上走马观花不如闲庭信步一番。这橘子洲,其实有不少看头。橘子洲确实有很多橘子树,然而这个季节橘子未成熟。另有些建筑,比如领事馆、公馆,还有后来新建的沙雕公园。而橘子洲上的朱张渡遗迹我亦有兴趣,那是南宋朱熹和张轼往来河西岳麓书院与河东城南书院(第一师范前身)讲学的中转处。当然,如今更多来橘子洲的人是冲着32米高的青年毛泽东雕像,毕竟,是“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沁园春·长沙》)的诗句为此洲赢得盛名的。站在雕像下,我只有一个感觉,高,实在是高!作为不可多得的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意义的城市岛屿,橘子洲已经打造为长沙的“客厅”,橘洲音乐节、橘洲摄影节之类的活动在此轮番上演。

P4-7

序言

有些日期很好记,比如我上一次去北京是2005年9月11曰。是的,911,那天我去参加我的新书发布会。这次再访,竟然到了2010年6月30目,阔别近五年。当我重新站在北京的土地上,心想,咦,这五年里怎么就没想到要回北京看看呢?离父母暂居的城市这么近,坐火车不过两小时。不动念头,很多事就错过了。

我终于还是来了,应着内心的召唤。恰如乘坐时光机,眼前景象疑在昨日。一切都很熟悉,街道名称,第一次光顾的某商场、某咖啡店,喜欢的书店,甚至公交路线。五年间,这里办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增添了鸟巢、水立方等建筑。毕竟,首都的基建相对成熟,尽管日新月异,但北京还是那个北京,承载我四年青春的北京。

五道口,是第一站。我曾在那里住了四年,那边有光合作用书房,有雕刻时光咖啡馆。那时我是看着宿舍附近的轻轨线即北京地铁十三号线一天天铺设起来的。很多年以前,五道口是摇滚重镇;我到达的2001年,它正经历一场改造,有一些机构入驻;再后来,华清嘉园一建,地铁一通,各式店面陆续开设,加之周围有好几所大学尤其是有“小联合国”之称的北京语言大学,让五道口变得小资起来,潮起来,俨然文艺圣地。不过,走出北京,当我和别人提起五道口,对方往往想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所谓“金融黄埔”。

我去曾经最爱的光合作用书房转了转,看到村上春树的《1Q84 BooK2》上了架。北京就是这点好,文化资讯业发达,新书上市也比其他地方快。然后出门右转往南,看以前的那些小店是否都在。新开了7—11便利店、赛百味等等,韩国超市、汽修站仍在,也有些店不见了。

去找以前的宿舍区,远望着似已改作他用,就没有近究。接着去了北航,虽不是母校,但以前经常去那里吃饭、洗澡、自习、上机,在心底亦仿佛母校了。再后来鬼使神差地想去清华看荷塘,就去了,直奔《荷塘月色》原型所在地。清华其实也去过不少次,只是唯一一次找到荷塘是冬天,全无朱自清文中所言的景致,更不可能有“婷婷的舞女的裙”之观感。游人不少,也有学生,很多人在拍照。仲夏,荷花还未枯尽,莲叶依然青翠。

后来去了中关村。那个邮局还在,记得曾在此收获过不少杂志。家乐福也在,里面的星巴克是首次光顾的那家。坐车去西单,一路途经人民大学、农科院、国家图书馆、首都体育馆、北京展览馆等等,都是和自己记忆相干的地点。那时有个室友的老乡在人大掌厨,他硬是拉我过去白吃了几顿;农科院旁边的《大众科技报》报社,是第一次实习的单位;国图音乐厅,听过演唱会;首体参加过歌友会;北展剧场看过演出,某年某月,某冰红茶大学生乐队选拔赛决赛。我记性不错,尤其对于往事。有时候这未必是什么好事。

再逛西单,新开了大悦城。里面都是ZARA、H&M、无印良品之类的品牌。走上长安街,忍不住进北京图书大厦一趟。看见书店就想钻,恐怕是爱书人的通病。稍作停留,继续上路。邮电大楼的整点钟声《东方红》是记得的,新华门前依然静谧,只是那面的国家大剧院在夜色中难辨尊容。还好,马上就到了熟悉的天安门。再到王府井逛逛,初到北京时曾在这里的长凳上度过漫漫长夜等候天明去看不远处的升旗。接着坐车去一个朋友的住处投宿,他现住亚运村,亦是熟悉的地名。

次日,北京下雨了。所幸很快雨小了,不打伞也无需担心淋个湿透。我想给这趟“回忆之旅”加一点新意,想去未曾亲临的后海一带看看。都说后海酒吧街如何如何,而彼时三里屯才是王道。北京太大了,不喜欢问路,拿着地图几经辗转才得以抵达。期间使用了公交车、步行和出租车三种交通方式。的哥是个新手,不识路,我索性让他停在附近的钟鼓楼。因为钟鼓楼于我有些特殊意义。2001年夏天,我拖着行李箱在此徘徊,几乎迷路,也算是见识了北京城的古朴雄浑。这次我只是抬头仰望了它一眼,权当一个仪式。

烟雨迷蒙中,看到一片水面,以为就是后海了。在临“海”的一间咖啡馆歇脚,细看地图才发现这是前海而非后海。但也不远了。饮毕出门,雨还没有停,但不影响出行。细雨纷纷,反倒别有一番情趣。这样的天气加之是工作日,少有人至。沿岸有很多高大的树木,想必有些年头了。起了风,心情随之愉悦起来。戴上耳机,转到北京音乐台,FM97.4的频率,烂熟于心。是王东主持的《古典也流行》,这位主持人,这节目,都还记得。边走边听,沿着前海往北。后来就到了后海南沿,接着就是后海了。这一路景致都不错,远望去,亭台绿树之下水波荡漾,像颐和园,也像江南。走着走着看到“走进什刹海,感受老北京”的宣传语,心想着这什刹海和后海是什么关系。走远了,就往西折入某条胡同,转悠着到了德胜门内大街。再往南,继续暴走。不时有“××胡同”的路牌,也不知道会否碰着《北京一夜》中的“百花深处”或者很豆瓣的“南锣鼓巷”。结果没有,倒是有花枝胡同、刘海胡同等等。雨仍在下,风依旧吹,和风细雨之下这一路好不欢欣。于是暗忖,那时我在北京怎么就没想到要来什刹海这一带溜达呢?

也是在德胜门内大街上,趁着游兴,生出了要远行的念头。目的地初定湘粤滇,为公事,为探亲,更为寻梦。寻那个萌发多年却一直积在心底的“在路上”的梦。想到此便激动,于是发短信告知数位好友心中计划。我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快乐的人。不过,又有谁按捺得住快乐呢?

回家后,上网查询什刹海与后海的关系。原来,前海、后海和西海,合起来叫什刹海。然而查询功能并不是万能的,它能改变观点,却无法纠正历史。过去的,终归是过去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206298
开本 32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