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写中国琉璃艺术语言的艺术家 安德鲁· 布华顿
琉璃中见般若——杨惠姗的艺术创作 安德鲁· 布华顿
无相无无相 安东尼· 勒彼里耶
莲花与风 基斯· 卡明斯
〔附录〕 无相无无相(法文) 安东尼· 勒彼里耶
杨惠姗年表
博物馆永久典藏
重要展出记录
参考书目
索引
| 图书 | 琉璃中见般若(杨惠姗的艺术创作)(精) |
| 内容 | 目录 〔前言〕 改写中国琉璃艺术语言的艺术家 安德鲁· 布华顿 琉璃中见般若——杨惠姗的艺术创作 安德鲁· 布华顿 无相无无相 安东尼· 勒彼里耶 莲花与风 基斯· 卡明斯 〔附录〕 无相无无相(法文) 安东尼· 勒彼里耶 杨惠姗年表 博物馆永久典藏 重要展出记录 参考书目 索引 内容推荐 安东尼·勒彼里耶、基思·卡明斯主编的《琉璃中见般若(杨惠姗的艺术创作)(精)》讲述杨惠姗的独特,与其说是来自于创作题材的选择,更可说是由于作品中“有所为”与“无所为”的变化,抑或是“创造”与“寂静”的转化过程——亦即梵文中的“奢摩他”,或是藏传佛教所谓的“止观”。《琉璃中见般若(杨惠姗的艺术创作)(精)》中唐纳德·洛佩斯曾对此下了一个定义:“当心智力量降到最低状态时,将会对于‘空’的境界有更进一步的体悟。”因此,在创作琉璃艺术品的过程中,透过一种不是塑造自我,而是“无我”所创造的、如同冥想的转化过程,这位艺术家达到了一种“无为”。 编辑推荐 安东尼·勒彼里耶、基思·卡明斯主编的《琉璃中见般若(杨惠姗的艺术创作)(精)》是杨惠姗的琉璃作品集,收录其“敦煌”、“无相无无相”、“莲花与风”、“澄明之悟”等重要系列作品,由三大世界级艺评家、琉璃大师与琉璃专家撰文解读、评析。百余帧精美图片,带我们进入一个美轮美奂的琉璃艺术世界;艺术大师的独到点评,在文化意蕴、佛理哲思之外,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这种古老工艺的独特魅力。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琉璃中见般若(杨惠姗的艺术创作)(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安东尼·勒彼里耶//(英)基思·卡明斯 |
| 译者 | 周世启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31144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07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50 |
| 出版时间 | 2013-04-01 |
| 首版时间 | 2013-04-01 |
| 印刷时间 | 2013-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1.14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527.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3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78 |
| 宽 | 236 |
| 高 | 2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