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国战役(三国纵横)
内容
编辑推荐

最擅剖析历史、说精彩故事的李安石,为你详述惊天动地的三国战役,包括三国史上最壮烈的东郡之战、神州双强对决的官渡之战、三分天下的赤壁之战、八百骑破十万军的合肥之战、刘备迈向功业巅峰的汉中争夺战、蜀汉转弱的夷陵之战、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新城之战、诸葛亮的绝招“死诸葛走生仲达”……告诉你如何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想掌握制胜谋略,就来读《三国战役(三国纵横)》吧!

内容推荐

李安石编著的《三国战役》是“三国纵横系列”的第一本书,一次掌握二十六场三国战役的制胜谋略,畅读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故事,领悟智慧与勇气!场场战役惊心动魄,精采绝伦。《三国战役》以清晰的文笔,为读者理出纷乱战役的脉络。除此之外,本书的特色即在于,在纵观战役发展时,为读者提供诸多贴心的服务,例如每章开头便有战役表归纳:发生年代、战争原因、天下形势、双方主将副将、运用策略、造成影响,让您立即一目了然。循着内文的历史叙述,并有地图的解说,立体分析两军对峙的动线、战略地理位置、古郡与今日的对照。而对于众多的英雄人物、历史名言等,均另有详细标示说明,让读者在事件的动态路线中,深深佩服于三国人物的风骨、头脑与行谊,并体悟到三国之所以为三国的原因!

目录

三国史中有我师一代总序一

一 袁绍取冀州之战:

袁绍VS韩馥。袁绍跃居神州首强的第一战

二 兖州争夺战:

曹操VS口口布。曹操从失兖州到收复兖州

三 东郡之战:

臧洪VS袁绍。三国史上最壮烈的一役

四 幽州争夺战:

公孙瓒VS刘虞/袁绍VS公孙瓒。公孙瓒之崛起与陨落

五 吕布之死:

曹操VS吕布。三国第~战将的生命终结战

六 曹操收降张绣:

曹操VS张绣。曹操布置官渡之役的前哨战

七 官渡之战:

曹操VS袁绍。神州双强的雌雄决定战

八 赤壁之战:

曹操VS孙权/刘备。三分天下的关键战役

九 借荆州:

刘备VS孙权。关羽之死与刘备之败的引爆点

十 关中之战:

曹操VS马超。曹操夺取汉中的前哨战

十一 凉州争夺战:

杨阜VS马超。曹魏统一北方的最后一战

十二 刘备取益州之战:

刘备VS刘璋。刘备完成《隆中对》战略目标之役

十三 荆州三郡争夺战:

孙权VS刘备。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经典战役

十四 合肥保卫战:

张辽VS孙权。八百骑破十万军的勇悍经典之役

十五 汉中争夺战:

曹操VS张鲁/刘备VS曹操·刘备迈向功业巅峰的战役

十六 从威震华夏到失荆州:

关羽VS曹仁/吕蒙。关羽从事业巅峰到谷底的关键战役

十七 夷陵之战:

刘备VS陆逊。刘备之死与蜀汉转弱的关键之役

十八 新城之战:

司马懿VS孟达。一场致人而不致于人的好战

十九 街亭之战:

张邰VS马谡。诸葛亮挥泪斩马谡

二十 陈仓之战:

诸葛亮VS.郝昭。一千兵顶住十万军的以寡对众之战

二十一 上邽之战:

诸葛亮VS司马懿。诸葛学校里的司马学生

二十二 诸葛亮的最后一战:

诸葛亮VS司马懿。死诸葛走生仲达

二十三 辽东之战:

司马懿VS公孙渊。一场知己知彼的经典好战

二十四 魏灭蜀之战:

司马昭VS刘禅。蜀汉告别三国之役

二十五 西陵之战:

陆抗VS步阐/杨肇/徐胤/羊祜。陆抗以~敌四的经典战役

二十六 晋灭吴之战:

司马炎VS孙皓。三国史的终结战

试读章节

三国史中三大狗熊

有英雄就有狗熊,三国的割据“豪强”中,最没出息、最孬的前三名,莫过于韩馥、刘琮与刘璋。

刘璋头脑不清,识人不明,尽打不切实际的如意算盘。把刘备请到益州,希望他帮忙打张鲁、拒曹操;结果,张鲁没打成,曹操也没来,反而被迫拱手让出益州。

刘琮才刚继承了荆州,曹操就兵临城下,尽管荆州物阜民丰,.甲士十万,但刘琮怕死了曹操,打都不敢打,就把荆州献给了曹操。

韩馥呢?更窝囊了!

刘璋是误上了部属张松、法正的贼船,让刘备步步为营,寸寸进逼;在形势压力下,才不得不屈服的。

刘琮呢?就是倒霉,谁教他碰上的对手是曹操呢?以袁绍之强,都被曹操收拾掉了,刘琮又能有什么选择?

三国第一孬——韩馥

韩馥的对手,既不是刘备,更不是曹操,而只是袁绍,而且是还没转强的袁绍。那时候的袁绍,不过是冀州辖下的勃海太守而已;论官阶,韩馥是袁绍的顶头上司;论兵众与资源,韩馥更是绝对优势。结果,袁绍连兵都没出,不过小使了一点手段,稍动了一下舌头,韩馥就乖乖地把整个冀州奉上,奉上了还成天紧张兮兮,最后吓得自杀!

公元191年(汉初平二年),袁绍以勃海太守的身份,率领各地群雄,讨伐董卓。这时的袁绍声望虽高,但地盘却很小;所以,粮食、物资都仰赖上司冀州牧韩馥的供应。

韩馥这个人,能力差,心眼小,格局更小。董卓之乱开始后,各地豪杰都想起来讨伐,袁绍当时正窝在勃海,韩馥便派人监视他,让袁绍一下子动不了。

帮袁家呢?还是帮董家?

东郡太守桥瑁为了策动豪杰起事,伪造了朝廷高官的书信,分发各州郡;信中陈列董卓的诸多罪恶,呼吁大家支持袁绍,一起讨伐董卓。韩馥收到信后,居然这么问部属:

“现在的局势,帮袁家呢?还是帮董家?”

看到主官这么小鼻子、小眼睛,治中从事刘子惠很不客气地回道:

“兴兵是为了国家,没什么袁家、董家的!”

韩馥听了,面有愧色,刘子惠接着说:

“战争是凶险的事,不可带头,不妨先观望,有人先动,我们再附和;我们冀州的兵力又不比别人的差,所以,日后功劳也将比别人的大。”

韩馥觉得有道理,这才写信给袁绍,支持他起兵。

然而,韩馥虽说支持袁绍出来主持讨伐董卓,但看到袁绍很得人心,心里很吃味,于是暗中抵制,对袁绍的各种供应支持,不是打折扣,就是拖时间,企图削弱袁绍的力量,想让他的部众因此而离散。

韩馥不但对外面的局势看不清、搞不好,对自己内部阵脚也压不住、管不了。正当他不断对外玩花样、搞斗争时,部将麴义起来造反,不但将韩馥打败,还转头和袁绍交好;麴义素来知兵能战,他的反叛,不但削弱了韩馥的力量,而且让袁绍的实力因此提升了不少。

韩馥软柿子,袁绍趁机捏

袁绍手下的谋士逢纪,把这些形势看在眼里,对袁绍提出建议:

“将军您正在进行宏图大业,如果没有一个州做根据地,不但事业难成,也将难以自保啊!”

勃海郡隶属于冀州,袁绍当然知道逢纪的所谓据有一州,指的就是冀州,便回道:

“冀州的兵力很强,我们的士卒既疲惫又缺粮,这事非同小可,如果不成功,恐怕我们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

逢纪很有把握地说:

“韩馥是个窝囊废,不妨私下找公孙瓒向冀州进军。在公孙瓒大军压境的压力下,韩馥必然恐惧,我们趁机派出能言善道的人,向他剖析利害;在匆促之间,韩馥一定肯让出冀州来。”

袁绍觉得可行,随即秘密写信给在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立即出兵,表面上宣称要讨伐董卓,实际上,却把军队开向韩馥。韩馥派兵出战,被公孙瓒打败,吓得他干脆躲起来,不敢再面对公孙瓒。

看到招数奏效,袁绍打蛇随棍上,立刻派出外甥高干以及和韩馥很亲近的辛评、荀谌与郭图去做说客。P3-5

后记

在短短九十六年的广义三国史中,共打了大大小小一百九十六仗,平均每年两次多,其频繁的程度,堪称历朝历代第一,远远超过时间达两百五十四年,总次数两百二十七战,平均一年只有将近一次的战国时代。

三国的战争里,几乎让我们看尽各种战争百态,其中的智、计、奇、谋、义、勇,简直像一本战争大全,令人目不暇给,叹为观止。可以这么说,就战争形态与内容而言,几乎可以说,“前三国者,三国不遗,后三国者,不能遗三国”。

孙子兵法中,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在三国中,最少出现过三次:袁绍外施以形势压力,内逞口舌雄辩,就让冀州牧韩馥乖乖地举州奉上,袁绍就此一步步走向三国前期的超强之路。

吕蒙奉命领兵两万夺取荆州三郡,结果吕蒙先是以书信招降二郡,后又虚张声势,再以一番说辞,让另一郡自动开城献降。但他最厉害的是,在突袭南郡时,以心理战术孤立关羽,最后顺利将这个一代虎将擒杀,轻而易举夺取了荆州。

在处军料敌,知己知彼方面,表现最突出的,则是司马懿,他也凭借这个本领,在上庸与辽东之战中,全面地主导情势,迅速擒杀了孟达与公孙渊。

若论出奇制胜,则以邓艾最擅胜场,在魏灭蜀之战中,他让姜维到剑阁与钟会相持,自己却率军从阴平直趋成都,如天降神兵般地兵临京师,蜀汉猝不及防之余,只有竖白旗投降。

战争是既凶险又玩命的事,所以,胜利方程式不外勇与略,但张辽却能凭借无比勇气,无惧于百倍以上优势的敌军,奋勇出击,在合肥保卫战中,以八百骑大破孙权的十万大军,不但创下以寡胜众的少见纪录,更让三国大英雄孙权终生对他畏惮不已!

若论三国最漂亮的战役,则晋、吴西陵之战,必为其中之一,陆抗面对包含西晋名将羊祜在内,来自各方的四路敌军,指挥若定,围点打援,以一敌四,轻松将敌人打退,彻底平定了步阐之乱。

然而,在三国的一百九十六场战争中,最重要、最具规模者,莫过于以下三役:

一、官渡大战,袁绍与曹操为了争夺神州首强,在官渡陈兵对决,最后曹操打败了袁绍,一跃而为主宰天下大势的超强,从此迈向统一北方的大业。

二、赤壁大战,曹操扫平北方群雄后,率领了数十万大军——三国史上最大的部队——南下攻伐东吴,却在周瑜的运筹帷幄下,惨败北逃,不但统一天下的美梦从此破碎,更让孙权坐稳江东、刘备趁机崛起,天下三分的态势因此底定。

三、夷陵之战,刘备为了夺回荆州,并报关羽被杀之仇,不顾群臣反对,倾全国之力,大举攻吴,东吴大将陆逊先是诱敌深入,坚壁不与战,待蜀汉师老兵疲时,发动火攻奇袭,将刘备杀得全军覆没,刘备因而愤死,蜀汉国力也从此大衰,最后因此累死了诸葛亮。

这三场大战的结果,不但大大地影响了历史方向,也是历史上三大著名战役。所以,我们用了相当的篇幅详细做了介绍。值得注意的是,这三战共同的结果,都是寡击众,弱胜强;这个事实印证了一点,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仅在装备的好坏、兵员的多寡与训练,更重要的是知己知彼的功夫,以及因事制宜的谋略,这是阅读本书最好的借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国战役(三国纵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安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098472
开本 32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军事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E293.6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5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0: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