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论文集,汇集了作者邓小军关于古典诗歌考释以及诗集版本、诗人生平事迹考察的论文,以及关于古典诗歌教学的论文,故名之为《古诗考释》。
书中有几篇论文,是讨论现代诗词之作,因为诗人们早已作古,其作品皆为古典诗歌文体,其诗心则与古人诗心一脉相承,故亦收录在本书之中。 本书多数论文过去曾经发表,部分论文是在本书中首次发表。
图书 | 古诗考释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这本论文集,汇集了作者邓小军关于古典诗歌考释以及诗集版本、诗人生平事迹考察的论文,以及关于古典诗歌教学的论文,故名之为《古诗考释》。 书中有几篇论文,是讨论现代诗词之作,因为诗人们早已作古,其作品皆为古典诗歌文体,其诗心则与古人诗心一脉相承,故亦收录在本书之中。 本书多数论文过去曾经发表,部分论文是在本书中首次发表。 作者简介 邓小军,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与研究。著有《唐代文学的文化精神》,台湾地区文津出版社1993年版;《儒家思想与民主思想的逻辑结合》等。 内容简介 本书以陶渊明、李白、杜甫研究为主要内容,以诗史互证为主要进路。**次提出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作于刘宋,与感愤于刘裕篡晋息息相关;**次提出所谓永王璘“叛逆”案、李白“从逆”案纯属唐肃宗制造的冤案;深入探讨了杜诗与玄肃之际**变*的极大关系。並探讨了辛弃疾、元好问、钱谦益,现代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赖高翔等之诗词。本书还探讨了古典诗歌的若干宏观问题及研究方法,诗词写作教学及古代文学的辅助技能教学。 目录 陶渊明田园诗与农村生活经验 李白《峨眉山月歌》释证 杜诗:神韵与诗史的融合 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弟》词的古典与今典 元好问诗述沁州出土隋薛收撰《文中子墓志》 周法高编《足本钱曾牧斋诗注》书后 《西青散记》与贺双卿考 殉国:陈宝箴死因的新证据 夏敬观、陈三立赠答诗二首笺证 隐藏的异代知音 论中国传统诗歌的文化精神 论宋诗 现代诗词三大家:马一浮、陈寅恪、沈祖棻 吴宓《将入蜀,先寄蜀中诸知友步陈寅恪兄〈己丑元旦〉诗韵》笺证稿 赖高翔先生及其诗 释《诗经小雅节南山》有实其猗 王引之说有实其阿平议 释《诗经大雅节南山》勿罔君子 王引之说勿,语助也平议 释孔雀东南飞 释《西洲曲》栏杆十二曲 释《春江花月夜》捣衣砧上拂还来 并释古诗赋中的捣衣、捣练和浣纱 释《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 国学研究的态度与意义 诗经研究的大道:温故而知新 评魏炯若教授《读风知新记》 熟读唐诗三百首 读陈寅恪《韦庄秦妇吟校笺》答问 缪钺先生《冰茧庵古典文学论稿》序 曹秀兰《曹溶词研究》序 回忆曹慕樊老师 中古文学教革探索 诗词写作教学的探索 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技能教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诗考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小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0871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06 |
CIP核字 | 2011223447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 |
丛书名 | |
印张 | 3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50 |
高 | 2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