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围绕着帕尔马修道院中的一幅穹顶壁画,层层展开,对科雷乔的大胆创新之举进行了更深的探讨。作者于贝尔·达米施列举了历史上对该壁画的种种贬褒不一的评论,指出陈旧的艺术史分法,如风格、趣味等说法,已经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这么一个复杂的、貌似矛盾的、涉及面极广的现象,而当时在西方,特别是在法国方兴未艾的符号学理论,则为他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 图书 | 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围绕着帕尔马修道院中的一幅穹顶壁画,层层展开,对科雷乔的大胆创新之举进行了更深的探讨。作者于贝尔·达米施列举了历史上对该壁画的种种贬褒不一的评论,指出陈旧的艺术史分法,如风格、趣味等说法,已经无法令人满意地解释这么一个复杂的、貌似矛盾的、涉及面极广的现象,而当时在西方,特别是在法国方兴未艾的符号学理论,则为他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内容推荐 《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 从中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云一直弥漫着西方绘画的天空。它并非单单是一个描绘性的主题,还是一个绘画符号学的因素,它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最初,它被用来使神圣事物出现在现实中(基督升天、神秘主义幻象等等),其作用正如戏剧中的机械道具;在文艺复兴时期,它的功能变得模棱两可,因为当时透视模式开始起调节作用。在这一背景下,云的作用是遮掩住无法表现的无穷,同时它叉指示无穷。这样就保证了一种跟科学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绘画机剖的悖论式均衡。 于贝尔·达米施专著的《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通过对符号能指/云/的不同功能的清点,将传统上归于艺术的领域与职能,重新分配给处于表现结构中的科学与意识形态,其真正的目的是要使艺木史重新找回它的体系性与物质性。 目录 拨开《云的理论》的云雾(代译序) 第1章 符号和征象 1.1 穹顶壁画群 1.2 指示 1.3 绘画机器与梦 1.4 一枝独秀与规范 1.5 云与绘画 第2章 符号与表现 2.1 绘画的神秘 2.2 两种表现形式 2.3 绘画的舞台 2.4 表现/重复/替换 第3章 句法空间 3.1 一个阅读问题 3.2 表现的书写 3.3 平面和符号 第4章 连续的力量 4.1 “风格”与理论 4.2 天与地 第5章 白色画布的忧患 5.1 云的作用 5.2 气的象形文字 5.3 画布与衣服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艺术理论研究系列/凤凰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法)于贝尔·达米施 |
| 译者 | 董强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44836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9 |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42 |
| CIP核字 | 2014016204 |
| 中图分类号 | J205.1 |
| 丛书名 | 艺术理论研究系列 |
| 印张 | 1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30 |
| 宽 | 156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