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荣编著的《从实感经验出发》为李遇春、贺仲明主编的“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中的其中一种。本书题曰“从‘实感经验’出发”,乃是源于近些年来作者在不同场合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的强调。全书分为“当代艺文漫笔”、“对话与漫谈”、“倾向与潮流”、“批评的批评”四辑,总共收入有关当代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的论文及对话21篇,基本上代表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方面的工作。
| 图书 | 从实感经验出发/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刘志荣编著的《从实感经验出发》为李遇春、贺仲明主编的“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丛书中的其中一种。本书题曰“从‘实感经验’出发”,乃是源于近些年来作者在不同场合对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感受”的强调。全书分为“当代艺文漫笔”、“对话与漫谈”、“倾向与潮流”、“批评的批评”四辑,总共收入有关当代作家、作品及文学思潮的论文及对话21篇,基本上代表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方面的工作。 内容推荐 刘志荣编著的《从实感经验出发》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在当代文学批评和研究方面的文章,书名题曰“从‘实感经验’出发”,乃是源于近些年作者在不同场合对于“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经验和感受”的强调。《从实感经验出发》分为“当代艺文漫笔”、“对话与漫谈”、“倾向与潮流”、“批评随感”四辑,共收入有关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理论反思的论文及对话二十篇。 目录 自序 第一辑 当代艺文漫笔 信仰的,小说的——张承志《心灵史》与杨争光《流放》对读 漫谈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 缓慢的流水,惶恐的挽歌——漫谈贾平凹的《秦腔》 “心魔”与“净土”——阎强国小说印象 蓝天白云之下,战争之外,还有……——读宗璞的《东藏记》 提前死亡者或康复者纪事——刁斗《我哥刁北年表》阅读笔记 大地与天空的辽阔与隐秘——李娟散文漫谈 莫言小说想象力的两个特征及其来踪去向 第二辑 对话与漫谈 王小波:先锋与现实 王安忆:作家的第二口气 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和打开文学的生活视野——从《妇女闲聊录》反省“文学性” “内在于”时代的实感经验及其“冒犯”性——谈《兄弟》,并谈《兄弟》触及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三辑 倾向与潮流 藏地经验与当代文学 当代中国新科幻中的人文议题 近二十年中国文学中的荒诞现实主义 我们时代的内心生活——新世纪三部中国小说的解读 第四辑 批评随感 听音寻路 一点感想 “爱美”的批评 批评是一种修行 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从实感经验出发/中国新文学批评文库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志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809245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14-04-01 |
| 首版时间 | 2014-04-01 |
| 印刷时间 | 2014-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52 |
| CIP核字 | 2013313392 |
| 中图分类号 | I206.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30 |
| 宽 | 155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