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不是一部美学史。本书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一条通向现代欧洲思想某些中心问题的道路,以便从那个特定的角度出发,弄清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政治、伦理问题。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可称得上是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性著作。
| 图书 |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新世界新思想译丛 |
| 内容 | 编辑推荐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不是一部美学史。本书试图在美学范畴内找到一条通向现代欧洲思想某些中心问题的道路,以便从那个特定的角度出发,弄清更大范围内的社会、政治、伦理问题。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可称得上是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性著作。 内容推荐 对于西方现代思想而言,《美学意识形态》提供了一种美学史以及对美学概念的批判。开篇论述的对象为夏夫兹博里、休谟和伯克,尤其关注德国哲学传统,他对从黑格尔、马克思至本雅明、阿多诺、哈贝马斯的黑格尔学派以及从叔本华、克尔凯郭尔、尼采至海德格尔、福柯的反黑格尔学派尤为感兴趣。应该说,它是对西方现代哲学的一次考察,着重讨论了自启蒙运动以来至后现代主义期间美学、伦理学和政治学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特里·伊格尔顿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是杰出的、发人深省的,可与其书中所论述到的康德、席勒、叔本华、克尔凯郭尔、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海德格尔、卢卡奇、阿多诺、哈贝马斯等人比肩。 在伊格尔顿多本论述文学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作品中,《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作者特里·伊格尔顿)视角独到,以思想明确和立场清晰而独具一格,是学术论述的典范。综观其研究范围、道德及政治立场,《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可称得上是特里·伊格尔顿的代表性著作。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自由的规则 第二章 心灵的法则:夏夫兹博里、休谟、伯克 第三章 康德式的想象 第四章 席勒和领导权 第五章 人工制品的世界: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第六章 欲望的死亡:阿图尔 叔本华 第七章 绝对的反讽:瑟伦 克尔凯郭尔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的崇高 第九章 真实的幻觉:弗里德里希 尼采 第十章 父亲之名: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第十一章 存在的政治学:马丁 海德格尔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犹太学者:瓦尔特 本雅明 第十三章 奥斯维辛之后的艺术:特奥多 威 阿多诺 第十四章 从城邦到后现代 译后记 重印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美学意识形态(修订版)(精)/新世界新思想译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特里·伊格尔顿 |
| 译者 | 王杰//付德根//麦永雄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1974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11 |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878 |
| CIP核字 | 2013298790 |
| 中图分类号 | B8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7 |
| 宽 | 175 |
| 高 | 3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Terry Eagleton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