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奶奶的艾地/曹文轩画本草房子
内容
编辑推荐

曹文轩编写的《奶奶的艾地》是一本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小学生活。在本书中,他亲眼目睹了一位垂暮老人在最后一瞬所闪耀的人格光彩……

作品格调高雅,由始至终充满美感。叙述风格谐趣而又庄重,整体结构独特而又新颖,情节设计曲折而又智慧。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趋疏远、情感日趋冷漠的当今世界中,也显得弥足珍贵、格外感人。通篇叙述既明白晓畅,又有一定的深度,是那种既让孩子喜欢也可供成人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本书以“画本”形式呈现,意境深远,堪称本土原创儿童的佳作。

内容推荐

《奶奶的艾地》讲述了:

秦大奶奶一生中唯一的财富只有那片土地。当政府要在这块土地上盖学校时,秦大奶奶用拼了老命的固执和看似滑稽的方式与学校、村子、地方政府展开了力量悬殊的较量。但她骨子里却是一位淳朴的老人,她用两次“落水”让人们看到了饱经风霜的灵魂深处那涌动的爱、善良和关怀。从对油麻地小学的对抗到深深眷恋,秦大奶奶用大善大爱完成了生命最后的深情书写……

《奶奶的艾地》由曹文轩编写。

目录

内容简介

《奶奶的艾地》正文

曹文轩获奖作品书目(部分)

梦想朗照现实:人与大地的关联

试读章节

半个月以后,秦大奶奶才能下床。

在此期间,一日三餐,都是由桑桑的母亲给她做的。油麻地小学的女教师以及村里的一些妇女,都轮流来照料她。

这天,她想出门走走。

桑桑的母亲说:“也好。”就扶着她走出了窝棚。

阳光非常明亮。她感到有点晃眼,就用颤颤抖抖的手遮在眼睛上。她觉得,她还从未看到过这样高阔这样湛蓝的天空。天虽然已经比较暖和了,但她还是感到有点凉,因为她的身体太虚弱。

桑桑的母亲劝她回窝棚里,她摇摇头:“我走走。”

艾地里,新艾正在生长。艾味虽然还没有像夏季那么浓烈,但她还是闻到了那种苦香。

桑桑的母亲扶着她往前走时,直觉得她的衣服有点空空荡荡的。

她走到校园里。

孩子们把脑袋从门里窗里伸出来,一声接一声地叫她“奶奶”。

路过办公室门口时,老师们全都从椅子上站起来:“走走?”

她说:“走走。”

桑乔把藤椅端过来:“坐下歇歇。”

她摇摇头:“我走走。”

又过了半个月,在她能独自走动的时候,油麻地的人一连好几天,都看到了这个形象:一大清早,秦大奶奶抱了一只鸡,或抱了一只鸭,拄着拐棍,晃着小脚,朝集市上走去;中午时分,她空手走了回来。

没过多久,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再也听不到鸡鸭鹅的叫声了。

老师们还几次发现,不知谁家的鸭子钻进了油麻地小学的菜园,秦大奶奶在用拐棍轰赶着。赶走了之后,她怕它们会再回来,还久久地守在菜园边上。

去艾地的孩子们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女孩子,一有空,就钻到她的小窝棚里,仿佛那儿是一个最好玩的地方。

秦大奶奶喜欢给她们扎小辫,扎各种各样的小辫。

到了秋天,她们就请她染红指甲。秦大奶奶采了凤仙花,放在陶罐里,加上明矾,将它们拌在一起,仔细地捣烂,然后敷在她们的指甲上,包上麻叶,再用草扎上。过四五天,去了麻叶,她们就有了红指甲,透明的、鲜亮鲜亮的红指甲。

有了红指甲的女孩,就把手伸给那些还没有染红指甲的女孩,说:“奶奶染的。”

如果哪堂课上,老师发现有一个女孩没上课,就对一个同学说:“去秦大奶奶的小窝棚找找她。”

秦大奶奶似乎越来越喜欢在校园里走。

夏天以来,她的听觉突然一下子减退了许多,别人声音小了点,她一般都听不到,非得大声向她说话不可。她在校园里走,看见孩子们笑,并不知道他们究竟在笑什么,也跟着笑。

孩子们在操场上上体育课时,她就拄着拐棍,坐在土台上,从头到尾地看,就像看一台戏。她并不太清楚,这些孩子做着整齐划一的动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如果是一场篮球赛,她见球滚过来了,就会用拐棍将球拦住——她老了,动作跟不上心思,常常是拦不住。

球从拐棍下滚走了。孩子们就笑,她也笑。

球有时会滚到池塘里,这时,就会有一个孩子走到她跟前,大声向她说:“奶奶,用一下你的拐棍!”她也许并没有完全听清楚那个孩子说了些什么,但她明白那个孩子想干什么,就把拐棍给了他。

她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趴在窗台上,看孩子们上课,能从一开始,直趴到结束。其实,她一句也没有听见。即使听见了,她也听不明白。

有时,孩子们免不了要善意地捉弄她,在老师还没有走上讲台之前,把她搀到讲台上。她似乎意识到了这是孩子们在捉弄她,又似乎没有意识到。她站在讲台上时,下面的孩子就笑得前仰后合。

这时,讲课的老师正巧来了,见她站在讲台上,也憋不住笑了。

这下,她就知道了,肯定是孩子们在捉弄她,就挥起拐棍,做一个要打他们的样子,晃着小脚走出了教室。

老师们还几次发现,当他们在半夜里听到了刮风下雨的声音,想起教室的门窗还没关好,起来去关时,只见秦大奶奶正在风雨中,用拐棍在那儿关着她够不着的窗子。

她在校园里到处走着,替桑乔好好地看着这个油麻地小学。见着有人偷摘油麻地小学的豆荚,她会对那个人说:“这是学校的豆荚!”

记着从前的秦大奶奶的人,就觉得她很好笑。几个岁数大的老婆婆,见到她守着学校的荷塘怕人把莲子采了去时,就说:“这个老痴婆子!”

不知不觉之中,油麻地小学从桑乔到老师,从老师到孩子,都将秦大奶奶看成了油麻地小学的一员。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

这一年春天,油麻地小学由于它的教学质量连年上乘,加之校园建设的花园化、风景化,引起了县教育局的注意。

这一天,将有县教育局组织的庞大参观团来这里开现场会。

这些日子,桑乔一直在一种充满荣耀感的感觉中,平时走路,本来头就朝天上仰,现在仰得更厉害了。到了晚上,他在校园里的树林、荷塘边或小桥上走一走,就会禁不住朝天空大声吼唱。

P79-84

后记

梦想朗照现实:人与大地的关联

李利芳(兰州大学教授,儿童文学博士)

曹文轩笔下的人物都是有精神性格的,都是挺立的个体。《草房子》中每一个形象的设置都立意高远,涵义隽永。在精致细腻的故事结构设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形象,他们全都有棱有角,面目清晰,浑身散逸着主体的内在生命魅力。

“奶奶”是处于校园“草房子”边缘的一个人物,但其实质却也是一个中心人物。曹文轩写她与学校发展的曲曲折折的故事,其主旨在关注民间大地上普通人民的生存信念与生活理想。这其中涉及又一个存在的重大命题——人与土地的关联。秦大奶奶与丈夫毕生都在为一块土地而奋斗,土地是维系他们生命价值的本源力量,是他们心中最真诚的梦想。这个梦想支撑着他们艰难地度日,梦想使他们勇敢地朝向了现实。

民间大地上的人民与土地发生着最密切的关联,土地滋养着人民,种植着希望,我们也可以彻底地说,土地就是人民,就是人类的生命本身。人民的土地情结根深蒂固,绵延流传,为世间注入了永恒的发展力量。由此,我们理解了秦大奶奶的顽强抵抗。

但曹文轩笔下油麻地的人民既是有骨骼的精神个体,又是有情谊的情感主体,最终的纷争与宿怨都可以在温暖的人性的光辉烛照下化为乌有,让属人的精神高度的存在价值浮出水面。这也就是曹文轩创作一直所追求的“追随永恒”的美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奶奶在纯真的信仰中守护着清洁的艾地,她与土地一起,给予成长中的桑桑永远的思想启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奶奶的艾地/曹文轩画本草房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曹文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起点插画
出版社 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399137
开本 16开
页数 10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4-04-01
首版时间 2014-04-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2013277640
中图分类号 I287.45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0
17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