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男人要懂经济学/魅力倍增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学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人说,如果不懂点经济学知识,就已经被这个时代淘汰了。可见,经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的普遍性。

《男人要懂经济学》(作者墨墨)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学知识集合,而是更注重对人们经常看到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和阐述,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内容推荐

《男人要懂经济学》(作者墨墨)是“魅力倍增丛书”之一。

《男人要懂经济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目录

第一章 创业经济学,致富要趁早

 财富优势,需要不断积累 

 想要致富,不能坐井观天 

 鱼与熊掌,选择最重要 

 资源最佳配置,创造最大化效益 

 成功的捷径之一——创新 

 做好企业,规模很重要 

 另辟蹊径,发现财富 

 放下脸面,赚钱不丢人 

 赚钱,要懂得发挥自己的长处 

 测试:看你的赚钱欲望有多强烈? 

第二章 晋升经济学,帮你提高身价 

 适当充电,增加升值空间 

 运用木桶效应,懂得取长补短 

 剩者为王,不要轻易辞职 

 警惕内卷化效应,不要原地踏步 

 为自己打造核心竞争力 

 位置效应,不可忽视 

 聪明做事,吸引注意力 

 有效需求,工作和专业不一定对等 

 测试:看看你三年后过怎样的生活? 

第三章 管理经济学,当好团队领头羊 

 激励有技巧,让员工自动奔跑 

 有竞争才有动力 

 有压力才有动力 

 管人的原则——分槽喂马 

 奥卡姆剃刀:简单就是美

 最优“分粥”原则 

 二八法则: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测试:看你有潜质当老板吗? 

第四章 国计民生经济学,不可忽略的宏观经济学 

 经济市场中不容忽视的另一只手 

 为什么能喝到免费啤酒 

 恩格尔系数,帮你测量富裕程度 

 通货膨胀:筐比筐里的钞票值钱 

 经济周期是无法逃避的轮回 

 产权: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GDP:经济活动的核心和陷阱 

 财政赤字,关不关你的事 

 国际贸易是全球经济趋势 

 低碳经济,经济也要环保建设 

 WTO:世界贸易的协调者 

 测试:你是理财高手吗? 

第五章 投资经济学,理财必备之选 

 投资最好要趁早 

 聚少成多,钱少更要会投资 

 储蓄:聚沙成塔的秘密 

 期权期货:今天做明天的交易 

 股票:有风险的投资工具 

 基金:最省心的理财方式 

 债券:比存款合算的理财方式 

 保险:合理投资未来 

 黄金:财富的“避风港” 

 学会组合投资,分开放鸡蛋 

 钱生钱,发挥资金的力量 

 测试:看你是否适合做投资? 

第六章 消费经济学,把钱花在刀刃上 

 培养合理的消费习惯

 别再掉进商家的陷阱 

 买的没有卖的精 

 理性消费不跟风 

 团购,打捞实惠的消费途径 

 做好家庭预算才能有备无患 

 理性消费,需要建立心理账户

 免费午餐:吸引顾客的诱饵 

 拒绝朝三暮四的消费心理 

 测试:你是否合理支配薪水? 

第七章 博弈经济学,帮你赢得更多利益 

 智猪博弈:赢得并维护利益 

 纳什均衡:超市排队的智慧 

 斗鸡博弈:狭路相逢勇者胜 

 囚徒困境:两难选择的困惑 

 动态博弈:海盗如何分金 

 冰激凌博弈:学学妥协的艺术 

 重复博弈:永远没有最终的赢家 

 测试:看看你的理财盲点在哪里? 

第八章营销经济学,卖出的不仅是商品 

 营销需要谋略 

 制造稀缺形势,让自己不可替代 

 诚信的价值,不容忽视 

 边际效应,别让顾客生厌 

 酒香就怕巷子深,吆喝是硬道理 

 名人效应,不可替代

 懂得引导消费,让生意越做越大 

 让顾客越买越开心 

 品牌定位,是为了让顾客认同 

 产品有亲和力,自然吸引顾客

 利用禁果效应,让顾客主动购买 

 测试:你是何种销售型人才? 

第九章 信息经济学,帮你抓住财富脉络

 不完全信息:我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我不知道 

 信息不对称:无知肯定有代价

 逆向选择:劣品驱逐良品 

 信息决策:信息时代的司令部 

 虚假信息:害人之心不可有 

 道德风险:祸水东引 

 长尾理论:信息时代找好消费的冰山 

 协和谬误:放弃不可能就是抓住可能 

 测试:你是否喜欢乱花钱?

试读章节

第三位家仆拿着1塔伦特来到富翁面前说:“我怕把你给的1个塔伦特弄丢了,就藏起来了,现在正好,不多也不少。”

富翁把第三位家仆斥责了一顿,并且将这1个塔伦特也交给第一位赚了5个塔伦特的家仆。

“可是,第一位家仆已经拥有10个塔伦特了,再给1个塔伦特,那他不是更富有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更富足;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被夺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让富有的人更加富有,让贫穷的人更加贫穷。

人们一开始也说并不知道其中的道理,甚至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贫者越贫,富者越富”,这纯粹就是强盗逻辑。 著名的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于20世纪60年代,第一次将这种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人们才明白:一个人如果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就会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马太效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中无处不在。例如,一个人一旦出名,就会越来越有名;公司越大越容易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则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朋友多的人,则有可能结交更多的朋友……

“马太效应”这一术语现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界,它反映一种让富人更加富有而让穷人更加贫穷的社会现象。我们从“马太效应”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一方面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努力程度所导致的。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社会,如果自身不努力进取,很快就会被残酷的社会竞争淘汰。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虽然有些人出身豪门,而有些人出身卑微,但是这些也不能全部决定他们的未来是尊贵或卑贱。

而这个社会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悬殊的高低贵贱,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外界因素只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并不是决定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根本因素。

穷人为什么会贫穷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自身不努力,包括知识水平、工作技能、思维意识等方面。而因为不努力又直接影响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于是造成了穷人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同样,富人为什么会越来越富,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积极进.取,在工作技能和思维方式上比穷人更加激进,正是这些价值观又直接影响他们的行动,让他们更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和改进,于是形成了富人越来越富有的良性循环。

导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外界的推波助澜。除了一些诸如勤奋、天赋等个人因素外,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天生就享有优厚的待遇和财富,而有一些人则一出生就一贫如洗。

虽然这些外部因素不是决定事物结果最关键的原因,但确实存在着一些导致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的外部因素,如社会歧视、家庭地位悬殊、收入分配不均及机遇巧合等,但对事物发展变化有时也会起到重要的影响,甚至有时在一定程度上起主导作用,从而加剧社会上的贫富分化。

“马太效应”是造成社会经济贫富悬殊的原因。但是,要怎样才能尽快摆脱这种贫穷怪圈呢?

首先,我们要对自身的状况做出一个清晰的判断,明确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然后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去弥补先天的劣势,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走进富人行列。

寓言故事《井底之蛙》可谓众人皆知。故事中的青蛙因为不知道外面的信息,认为世界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而不愿意跳出井口,另谋生路,最终老死在井底。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许多这种类似的事件,他们整天安于现状,陶醉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无论是企业或是个人,都将面临全球性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想更好地去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就必须重视对外界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搜集。

1958年的一天,在美国克利富兰市的一家西餐馆里,有一个中国人正和两个美国商人一起共进午餐。餐桌上三人亲密地交谈着。

那位中国人问道:“什么行业在美国最能挣钱呢?”

其中一个美国商人答道:“wigs!”

“什么?假发?”这位中国人的眼睛一亮,脱口而出。

那个美国人再次肯定地回答说:“Yes,wigs!”说完,他随即放下手中的刀和叉,从随身携带的皮包中拿出了一个漂亮的黑色假发,在大家面前一晃,说:“我还想购买这样的多种不同颜色的假发呢!”餐桌上的这句话,让那位具有聪慧头脑的中国人顿时萌发了一个念想,那就是“假发”生意可以让他大做文章。像这样的谈话,对一般人来说只不过是商场上一次普通的交谈,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意。但是,对那位具有商业头脑,且有心机的中国人来说,却成了他事业成功的起点。这个人就是后来被中国香港人誉为“假发业之父”的刘文汉。P3-5

序言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学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有人说,如果不懂点经济学知识,就已经被这个时代淘汰了。可见,经济学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的普遍性。

然而,真正系统地去学习经济学,除了这方面的专家以外,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对普通大众来说,人们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经济学知识,需要的只是将经济学知识融入生活中。

经济学这三个字包含的信息量是庞大的。自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经济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到了今天,经济学已经发展得博大精深,并且已经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曾经说过,经济学几乎可以分析人类社会90%的行为。由此可见,经济学应用之广泛,覆盖面之庞大。

其实,和任何一门学科一样,经济学也是由最基础的知识开始的,包括最基础的命题和定理以及一些逻辑等。然而,这样的知识体系想要学会学好,无疑有些强人所难,更何况并不是所有人都对经济学这门学科有兴趣。所以,简单经济学成了普通大众追求的目标。

简单经济学其实并不简单。因为要用容易理解的语言和容易理解的事例,将复杂的经济学知识讲解清楚。所以,本书在对一些经济学知识进行简单阐述的同时,也会解释一些经济学词语和经济学定义。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事例,更好地理解这些经济学知识。

本书涵盖的经济学现象比较广泛,绝大部分都是用事例在说明经济学中的现象。包括经商、职场、投资、生活等方面。很多人在掌握了一定的经济学知识以后,无论是做事还是生活,都会有意无意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让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正确且开明的经济学知识,会帮助你生活得更好。

本书并不是简单的经济学知识集合,而是更注重对人们经常看到的经济行为进行分析和阐述,读起来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本书编者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更主要的是想帮助读者正确地运用经济学,让经济学知识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男人要懂经济学/魅力倍增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墨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6353531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0-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8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