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识谎言与读心术
内容
编辑推荐

谎言是说谎者一种有意识的、刻意的行为,明知与事实不符但却故意隐瞒对方,并采取编造或有所保留的形式来表达。

每个人都会有说谎的经历,如果有人说“我从来没有说过谎”,那么这句话本身就是个谎言。生活中,被善意的谎言蒙蔽了,可能无伤大雅,但如果是掉入了恶意欺骗的陷阱中,则很可能会让我们在精神或物质上深受其害。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日常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快速分辨出周围的人对你说的话哪些是谎言、哪些是真话,向你提供的信息哪些是实情、哪些是假象。朱红五编著的《识谎言与读心术》将告诉你如何识别。

内容推荐

谎言是说谎者一种有意识的、刻意的行为,明知与事实不符但却故意隐瞒对方,并采取编造或有所保留的形式来表达。

《识谎言与读心术》就是让大家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看清真相、避开欺骗的陷阱。朱红五编著的《识谎言与读心术》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谎言流行的本质说起,向读者揭露了谎言诞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人动机。第二部分讲述识破谎言的具体方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说话时是要受到心理和大脑支配的,特别是在说谎话的时候,其心理变化是很大的。而这些变化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方式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述方式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判断。第三部分介绍了拆破谎言的一些招数,全面剖析了生活中各种谎言的技巧和破解之法,让谎言在你面前无所遁形。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谎言,但是我们却可以阻止谎言所带来的伤害。熟读此书将会让你在生活中少经历一些欺骗,多了解一份真相。

目录

 上篇 说谎有迹可寻——谎言面纱下的秘密

 

第一章 谎言流行的本质——谎言的社会心理

◎爱说谎,是人类天性的表露

◎每个人都喜欢赞美,谎言也就大行其道

◎难以接受现实,人需要谎言的安慰  

◎身在社会群体中,我们不得不说谎

◎社会角色的定位,需适时地说一些谎话 

第二章 说谎的个人动机

◎为了自我保护,防止别人伤害自己

◎想维护自尊,以赢得他人的尊重

◎抬高自己,满足虚荣心

◎要迎合别人,以拉近与别人的距离

◎谋取利益,以达成目的

◎逃避责任,防止错误带来的惩罚

◎留住隐私,不让自己的秘密曝光

◎出于圆谎,防止谎言被揭穿

 中篇 识破谎言有道一如何练就察觉他人说谎的慧眼

 

第三章 不堪重负的说谎者——说谎者的表情变化

◎真真假假的笑容魔法,破译笑容背后的密码

◎眉毛传递的内心秘密,你不可不知

◎眼球也能透露信息,转在不同部位的暗示

◎下巴有时也会说话,它是内心波动的传感器

◎从嘴唇透露出的无声语言,你懂吗?

◎说谎者瞳孔的变化,你看出来了吗?

◎频繁地眨眼,说明对方试图掩盖什么

◎移开的目光是对方撒谎的信号吗?

◎鼻子的信号,你需要懂得的识谎术

◎下意识地吞咽口水,是紧张心理的表现

第四章 身体最不会撒谎——说谎者的肢体语言

◎遮住嘴巴,说谎者抑制自己的表现

◎抓挠耳朵,反映了对方内心的焦虑状态

◎揉搓眼睛,说谎者为了隐藏内心的不安

◎触摸鼻子,有可能是在掩饰自己的谎言

◎拉拽衣领,担心谎言被识破的表现

◎藏起的手,表示对方正在隐瞒什么

◎摩擦手掌,是期待?还是内心犹疑?

◎伸出的手臂,用来抢占或捍卫“地盘”

◎交叉的双臂,否定或防御的心理反应

◎握拳姿势,展露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腿脚动作,辨别对方意图的突破口

◎叠腿姿势,泄露内心的真实想法

◎躯干动作,清晰地传递着“内部信息”

◎站立姿势,反映对方的心理状态

◎坐姿,心理活动的真实写照

第五章 交谈中的弦外之音——说谎者的语言变化

◎过于强调性的话少信为妙

◎不经意的话往往最真实,抓住说漏嘴的时机

◎谎话都是编造的,找出言语中的破绽

◎过于描绘细节,是为了消除别人的疑虑

◎场面话别当真,客套话里隐藏的玄机

◎总说“老实说”,其实他并不老实

◎说话速度突然变化,是心虚的表现

◎从音调高低的变化读出对方的心理活动

◎听起来滔滔不绝,并不一定就是真话

 下篇 拆破谎言有招——破解他人谎言的技巧

 

第六章 揭开谎言的外衣——全面剖析说谎技巧

◎常演双簧戏,让他人真假难辨

◎善于虚实结合,让他人信以为真

◎善于以假乱真,让他人不得不信

◎假装以情动人,然后乘虚而入

◎声东击西引混乱,然后浑水摸鱼

◎利用他人爱贪便宜的心理,放长线钓大鱼

◎故作冷静、不动声色,让人觉得可靠

◎正话反说故意激将,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利用数据的说服力,让人感觉煞有介事

◎偷换概念,让别人不知不觉进入圈套

◎善意的提醒,有时却是“不善”的陷阱

下篇拆破谎言有招——破解他人谎言的技巧

第六章 揭开谎言的外衣——全面剖析说谎技巧

◎常演双簧戏,让他人真假难辨

◎善于虚实结合,让他人信以为真

◎善于以假乱真,让他人不得不信

◎假装以情动人,然后乘虚而入

◎声东击西引混乱,然后浑水摸鱼

◎利用他人爱贪便宜的心理,放长线钓大鱼

◎故作冷静、不动声色,让人觉得可靠

◎正话反说故意激将,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利用数据的说服力,让人感觉煞有介事

◎偷换概念,让别人不知不觉进入圈套

◎善意的提醒,有时却是“不善”的陷阱

试读章节

假装以情动人,然后乘虚而入

生活中,很多骗人的伎俩之所以会得逞,往往就是利用了受骗者的弱点,如贪便宜、图省事、怕麻烦等。有的人说: “我不贪便宜、也不怕麻烦、更不图省事,办任何事情都小心谨慎,别人要想骗我可比登天还难。”这里所举的只是人性中的弱点,也许有人没有这些弱点,但是 在骗子的眼中,有时候同情心也是他们行骗的突破口,只要动之以情,就会有人落入说谎者的圈套中。

一天晚上7点左右,小陈正在公交车站牌等车回家,这时有一个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走过来向他求助,要小陈给她几块钱吃饭。小陈问是怎么回事,女孩子说她是外地来这儿找朋友玩的,朋友还没联系上,结果钱包和手机都被人偷了,因为没钱吃饭都饿了一天了。

小陈看到这名女孩穿衣打扮是学生的样子,就向她索要身份证查看,她说身份证也在钱包里一起被偷了。小陈见她很可怜,看起来也不像骗子,就问她需要多少钱,女孩说只要10元就够了。小陈见她要的也不多,心想可能真是遇到难处了,随即就给了她10元钱,女孩道谢后就离开了。

第二天晚上,小陈加班回去得有点晚,在公交车站牌处等车时,他发现昨天的那个女孩又在不远处向过路的人要钱。小陈躲在站牌后面看了一会儿,发现女孩在要钱得手后打了个电话,大概10分钟后就有一名男子骑摩托车来将她接走了。此时,小陈才知道那个女孩原来是在利用别人的同情心骗钱。

生活中,看见别人有困难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伸出援助之手,而骗子也正是利用了人们悲天悯人的心理,才“发明”了层出不穷的骗术。

……

P178-179

序言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人,可以一时一事不说谎,但不可能一生一世不说谎。”的确,在生活中,几乎没有人一辈子不说谎话,也几乎没有人一生从未被谎言欺骗过。只要稍微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谎言充斥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中:生活中,你的亲人、朋友可能会对你说谎;工作中,你的上司、下属、同事可能会对你说谎;社会中,你遇到的路人、商贩更有可能对你说谎。这些谎言有时候可能是保护你免受伤害,让你倍感温馨的一个善意谎言,有时候却是令你深恶痛绝的一场恶意欺骗。

大家都知道,说真话时,我们的内心是轻松坦荡的,而编一个谎言或是设一个骗局,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谎言或是骗局的实施者往往需要费尽心机,还要承担巨大的精神压力。那么,人类为什么宁愿费尽心机、承担压力去说谎而不愿意坦坦荡荡、不假思索地说真话呢?这是因为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要守护,有自己的利益要争取,有自己的权益要维护,而谎言是守住秘密、争夺利益、维护权益的一种工具。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们会为了避免父母的打骂、老师的批评,推卸自己的责任,或是掩盖自己的错误而选择说谎;成年人也会为了维护自尊,满足虚荣心或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而说谎。

在生活中,被善意的谎言蒙蔽了可能无伤大雅,但如果是掉入了恶意欺骗的陷阱中,则很可能会让你在精神或物质上深受其害。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日常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快速分辨出周围的人对你说的话哪些是谎言、哪些是真话,向你提供的信息哪些是实情、哪些是假象。

本书就是让大家在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看清真相、避开欺骗的陷阱。本书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谎言流行的本质说起,向读者揭露了谎言诞生的社会心理因素和个人动机。第二部分讲述识破谎言的具体方法。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说话时是要受到心理和大脑支配的,特别是在说谎话的时候,其心理变化是很大的。而这些变化往往会通过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方式反映出来,因此,通过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述方式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正确的判断。第三部分介绍了拆破谎言的一些招数,全面剖析了生活中各种谎言的技巧和破解之法,让谎言在你面前无所遁形。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谎言,但是我们却可以阻止谎言所带来的伤害。熟读此书将会让你在生活中少经历一些欺骗,多了解一份真相。

书评(媒体评论)

人,可以一时一事不说谎,但不可能一生—世不说谎。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

每块土壤都会长出虚伪和欺诈,它们是四季植物。

——英国医学家艾迪生

世界上没有人人都不信的谎言,也没有一句谎言都不信或只相信谎言的人。

——政治家斯大林

谎言快似骏马,但事实可以追上它。

——西班牙谚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识谎言与读心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五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9081021
开本 16开
页数 2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管理-公共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12.1-49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7:4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