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44个谜底)
内容
编辑推荐

杨连宁编著的《大避险》内容介绍:我国发钞规模超过美联储,隐性债务规模也必然超过美国。全民负债与全民还债不可避免,你要把富日子当成穷日子过了。

实物产出流向国外,印钱购汇把复印的纸币留在了国内。票子在房子上毛了。资产泡沫剩下了最后的晚餐,你怎样先保本后取利?

房子是过剩产能,票子是更过剩的产能,“去产能”比“去库存”更艰巨。资源被大规模错配后。你不能再犯错了。

科技本是第一生产力,推土机却被当成了第一生产力。病态蔼求致使“一顿吃伤,三顿喝汤”,你怎样“持久性投资。持久性经营;持久性收入,持久性消费”?

劳动者养不起食利者了,你怎样量入为出?

收入倍增目标出台。民生消贽的商机何在?

内容推荐

杨连宁编著的《大避险》内容介绍:人民币20年超过美元200年的发钞量,为什么还闹钱荒?国内工资总额还不抵灰色收入的1/2,钱都跑哪儿去了?泡沫“双雄”像两个巨型癌肿那样每天狂吸营养,印再多票子也填不满这两张血盆大口!泡沫超大会吞噬投资,挤占消费,耗竭收入,蚕食储蓄,谁也供养不起,不挤破会耗干你的。先挤破后降解,先保本后取利,你的财富才能化险为夷。

作者运用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运筹学方法,再次为读者揭谜解惑。作者的预警应验吗?你读完这书才能“鉴定完毕”。一起来翻阅《大避险》吧!

目录

A篇 中国经济很受伤

 伤病困扰:治愈还是自愈?

 衰退其实是退烧

 滞胀比衰退可怕

 救市救出了后遗症

 养伤至少需要8年

 怕就怕发病没有预警

 为什么有“病态渴求”

 顽症为什么久治不愈

 特色其实不特

 可怕的扩权争利

B篇 中国经济出了错

 行差踏错:误入还是执迷?

 啃老(百姓)的国企

 傍官、傍权的老板

 特权独占成了市场公害

 土地被全盘垄断

 劳多获少,劳动者养不起食利者了

 关了厂子炒房子

 靠推土机刮地皮,挖浮财

 遍地影子银行

 风险更大却隐而不发的垄断银行

 资源被大规模错配

C篇 中国经济透支了

 消化不良:增肥还是减肥?

 为什么超限发钞

 印钱购汇犹如复印钞票

 美元本位替代金本位

 向印钞机借钱就是向全民借钱

 为什么债多不愁

 过大而不能倒

 外汇储备不是政府的钱

 为什么左手欠债,右手放债

D篇 中国经济挺危险

 险象环生:冒险还是避险?

 为什么发生大面积返贫

 通胀猛于虎

 高房价是定时炸弹

 货币幻觉与纸面财富

 债务红灯被绕开了

 全民加税与全民还债

 “超常规、跨越式”容易摔跤

 利益冲突为什么愈演愈烈

E篇 中国经济有机遇

 转危为机:长痛还是短痛?

 减肥瘦身,摆脱滞胀

 泡沫挤破后才能降解

 劣币回炉,提炼良币

 拒绝“返祖”,驱逐盗抢法则

 反垄断就是反对弱肉强食

 斩断特权独占的食物链

 自由竞争最给力

 没有法治就没有公平

 不改革就没有好日子

试读章节

燥热的中国经济终于退烧了。朱镕基早就断言经济必然退烧,提醒说“谁也不必对中国发展放缓感到惊讶”。为什么不必惊讶?因为朱镕基有GDP恐高症,一直担心高增长难以为继。为什么担心增长过高?因为他懂得“靠通货膨胀来刺激经济发展是‘饮鸩止渴”,“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只有害没有利”(朱镕基语)。你还别说,不知你发现没有。朱镕基掌控经济那些年,他总是在降温撤火,很少去添柴助燃,只是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对付过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那几年,启动房地产和汽车作为新增长点,为经济加温的建言不绝于耳,他始终不为所动。也正因为如此,14年后的他才有了批评房地产和汽车政策出错的底气,不是吗?

邓小平也说过,经济“不能天天搞高潮”。他认为:“7%的速度并不低。速度过高,带来的问题不少,对改革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利影响,还是稳妥一点好。”由此可见,经济退烧并不是坏事,你不必害怕衰退,道理不是“失衡的复苏也好过平衡的衰退”那样的。经济2007年已经烧开了锅,冒了泡,出台了“防过热、防通胀”的“双防”方针,可不旋踵又怕它退烧。4+18万亿的投药,也即4万亿财政投人加18万亿信贷投放,就是防止退烧的激素疗法。

国内当下,虽说最过剩的产能是房子,其实更过剩的产能非货币奠属。GDP原本表示一国土地、劳动、资本的年产出,在我国却发生了变异,变为货币供应量带动的货币交易值。GDP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异?因为大量实物产出输出到了国外,而在“外汇占款”名义下的印钱购汇却把货币留在了国内。连续多年的印钱购汇推动了印钱投资,货币泡沫早已制造出资产泡沫了——失控的房地产与政府基建被称为“泡沫双雄”(陈志武语)。这两个举世无双的巨型泡沫极富粘性,它们一天不破,像癌肿那样就会每天狂吸营养,致使市场赢弱失血。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11.32万亿,几乎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6.31万亿的两倍。资产泡沫不是“过大而不能破”,而是过大你供养不起,不挤破它会耗干你的。难以摆脱的滞胀就是一种供养泡沫的状态。

衰退是摆脱滞胀的唯一复苏通道,通缩是反通胀的最佳武器。国内目前已经达成共识的软着陆,不是别的,就是衰退。认同软着陆是个不错的选择,其实就是认同衰退的不可避免——只不过软着陆是指浅而长的衰退,硬着陆是指深而短的衰退罢了。由亚当·斯密发现又被马歇尔证实的一条市场荣枯定律是:只有在衰退萧条时期,必需品才是涨价的,货币才是贬值的;只有在繁荣富裕时期,必需品价格才是下降的,货币币值才是上升的——国内市场呈现的正是前一种症状。P3-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避险(预警未来中国经济44个谜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连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817694
开本 16开
页数 3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5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4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6: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