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长虹编著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6)》是黄河文明研究的集成之作,集中体现黄河流域悠远流长的文明。内容涵盖面广,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黄河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地理与生态等专题。内容范围包括传统文明现代化转型的公共经济学解释、地权、资本与农业经济组织:一个基于比较案例研究的经济学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地域发展模式类型划分与发展思路研究等内容。论文写作资料详实,观点新颖独特。
| 图书 |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6) |
| 内容 | 编辑推荐 苗长虹编著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6)》是黄河文明研究的集成之作,集中体现黄河流域悠远流长的文明。内容涵盖面广,研究内容主要涉及黄河流域的经济与社会、地理与生态等专题。内容范围包括传统文明现代化转型的公共经济学解释、地权、资本与农业经济组织:一个基于比较案例研究的经济学分析、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江苏文化创意产业地域发展模式类型划分与发展思路研究等内容。论文写作资料详实,观点新颖独特。 目录 专论 上古中原文明领先优势及其复兴的历史合理性 何谓“黄河学”?如何“黄河学”?——一种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 历史地理研究 先秦秦汉时期的“河南”地域称谓 唐至辽代桑干河流域城市的发展与分布 唐中后期至五代都城管理制度的演变 唐宋时期制砚业重心的地理变迁 区域变迁背景下的唐代藩镇——以淮西节度使为例的分析 制度与文明演进 论“越州窑务” 唐代宗时期的藩镇问题——以河朔藩镇为中心 唐代名将郭子仪家族婚姻与其政治社会地位探析 洛阳新出唐李孟德墓志研究 春秋时期农业收成为夏秋两季 孔子、孟子眼中的尧舜禹——《论语》《孟子》中对尧舜禹评价的比较 学术信息 第四届“黄河学”高层论坛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 全球视野下的黄河文明起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6)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苗长虹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914509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5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7 |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 |
| CIP核字 | 2013319520 |
| 中图分类号 | K292-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河南 |
| 长 | 260 |
| 宽 | 185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15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