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伯利亚训诫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西伯利亚训诫书》由尼科莱·理宁著,杜舜年译,是首部揭秘俄罗斯黑帮的自传体小说,震惊世界,被翻译成英、德、法、日、荷兰、葡萄牙、意大利、希腊、希伯来等14种语言。

极权体制下,暴力与暴力的对抗,恶与更恶的斗争!

内容推荐

这本《西伯利亚训诫书》由尼科莱·理宁著,杜舜年译。该书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西伯利亚训诫书》的主角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他在西伯利亚的童年和青年生活,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主角生活的族群被强制要求从西伯利亚搬到德涅斯特河沿岸。在那,他们依旧遵循着西伯利亚式的生活,由独有的规则和戒律所管理。在生存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与当局和其他犯罪团伙发生冲突。主角在13岁时进入青年监狱,后又被迫参加战争,痛苦的经历和一直以来的暴力生活使主角厌倦,最终他告别了故乡,去追求新的人生。

目录

楔子

第一章 八帽和匕首

第二章 皮肤开始说话

第三章 “火车司机”鲍里斯

第四章 我的生日

第五章 少年犯监狱

第六章 卡苏莎

尾声 自由

注释

试读章节

在德涅斯特河畔,下河区的一月份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街上的人们把自己裹得像一个个木乃伊;孩子们则像一个个胖嘟嘟的玩具,穿的衣服很难数得清,但是很暖和,只有他们的两只眼睛露了出来。

这个季节下雪是常事。白天变得很短,夜晚来得很早。

我就出生在这个季节,而且是脚先出来。毫无疑问,在古斯巴达时期,像我这样身体虚弱的家伙就只能扔到野外等死了。但我却被人们放进了一个保育箱。

仁慈的护士告诉我母亲说:“就常识来看,这婴儿是很难活下来的。”母亲听了悲戚难忍,就用一个奶嘴吸了她的奶,放到保育箱中。那对她来说真是一段黯淡的日子。

从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天起,我就是父母压力与担忧的源头,而且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母亲更是如此,因为父亲从来就没有真正关心过什么东西,他过着罪犯一样的生活,抢劫银行,然后在监狱待了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我小时候到底弄伤自己多少次了。这很寻常,因为我住在那样一个充满暴力的社区——这儿充斥着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就流放到此的那些十恶不赦的罪犯。我的人生就在这儿——下河区——这个罪恶的城市,人们就像大家庭里的人一样住在一起。

我小时候并不喜欢那些玩具。当我四五岁的时候,我喜欢偷偷地溜进屋里,偷看我的祖父或叔叔在那儿一件件擦拭他们的武器。他们常常擦拭枪支,非常的小心谨慎,而且极其虔诚。叔叔常说,武器就像女人一样——假如你对她们不够关心,她们就会对你冷冰冰的,还会背叛你!

家里的武器保存在一个特别的地方,所有的西伯利亚人都是这样存放他们的武器的。这就是所谓的“私人”的枪支——那些西伯利亚罪犯每天都带在身上,随时准备使用——就放在“红神龛”里,就是悬挂家族神像的墙上,也就是放置那些死去或入狱的亲人相片的地方。神像和相片的下面有一个搁物架,上面蒙着一块红布。这个地方常常也放着大约一打的西伯利亚式十字架。无论什么时候,一个西伯利亚罪犯进入屋里,都会径直走向红神龛,拔出他的枪,放到那个搁物架上,然后在胸前画个十字并放一个十字架在那把枪上。还有一个古老的传统,那就是在西伯利亚人的房子里绝不能使用枪。假如不幸在那屋子里拔枪走火了,那房子就不能再住人了。十字架扮演着仁慈的封印,只有当那个罪犯离开屋子的时候才能被移开。

每个人都把他们自己的枪称作“情人”“姑奶奶”“大家伙”“绳索”,我不知道这些字眼儿还有什么更深的意思没有。在他们的眼里那就是些武器,如此而已。它们并不是什么被崇拜的东西,就像那些古代的长矛、传统的刀具一样。简单来说,枪支也就是一种交易的工具。

屋里除了存放有私枪,在屋子周围还藏有其他武器。西伯利亚罪犯把武器分为广义的两类:“诚实”的武器与“邪恶”的武器。“诚实”的武器仅限于在森林中狩猎时使用。根据西伯利亚的道德法则,狩猎是一个纯洁的仪式。在此时,人们返回到上帝造人时的那种无罪的原始状态。西伯利亚人绝不会为了找乐子而猎杀动物,而是为了填饱肚子才开枪的,而且也只有在那些密林深处才会开枪,这茂密的森林就是泰加林(Tayga)。他们从来不在那些不能猎杀动物的地方获得食物。如果西伯利亚人在森林里待了超过一周,通常他们也只是杀一只野猪充饥;其他时间都是在匆匆赶路。就狩猎来说,不能从中获取个人收益,只能为了生存。这一教义影响了整体的罪犯戒律。这决定了罪犯们的行动是恪守谦逊与简朴,以及尊重西伯利亚雪林里每一个生命存在的自由,而也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罪犯们共同的道德基础。

用作狩猎的“诚实”的武器被保存在屋里一个特别的地方,也就是与屋主人和他们的列位先祖的装饰华丽的狩猎腰带放在一起。在那儿,猎刀高悬在腰带里,以及装着式样各异的护身符与异教法术的那些袋子。

“邪恶”的武器是指那些用作犯罪目的的家什。这类武器常常藏在地窖里或者隐匿在院子四周的难以发现的地方。每一件罪恶的武器都以一个十字架来封存,或者由那些在西伯利亚教堂中的施洗神祗来镇守着。P004-006

序言

恶之花——读《西伯利亚训诫书》

魏真

曾经听著名作家章诒和女士谈起过俄罗斯。她用异常华美、诗意盎然的词语形容那里的原野、河流、教堂、涅瓦大街、冬官、皇村……特地举台湾女名嘴陈文茜之口说,跑遍世界,最神往难忘者,唯俄罗斯,那个辽远寒冷刚获自由眼神迷离的国度。

那时,我和一帮人坐在重庆南滨路一家餐厅宽敞的露台上,四周绿意盎然,铺着格子桌布的桌上,花茶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章诒和是学戏剧的,她偶尔适度的夸张表情和温婉到极致的盛赞语调,让人感觉意蕴悠长。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下,我想起了多年前看过并深深为之震感的俄罗斯风景油画,那是列宾、列维坦的《伏尔加纤夫》《暴风雨》和《深渊》等一系列作品。俄罗斯在我印象中就是列维坦画笔下苍茫的森林和邈远的原野,以及克拉姆斯科伊为“荒漠中的基督”抹上“第一道晨曦”时手指颤抖的心情。

“上帝就像俄罗斯一样忧郁,上帝也一直注视着俄罗斯”。俄罗斯似乎很遥远,但我们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对俄罗斯并不陌生。毫不夸张地说,俄罗斯承载了我们贫瘠又丰饶的精神家园,列夫·托尔斯泰和帕斯捷尔纳克,普希金和茨维塔耶娃,无不引领着我们一步步走向那忧伤但决不黯澹,一如冰凝雪积的灵魂的国度。

当然这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浪漫想象和纯精神的爱恋,我承认,越在意向上临近俄罗斯,这个横跨欧亚的斯芬克斯就越加遥远、陌生、神秘。走进《西伯利亚训诫书》,就走进寒冷的荒漠流放地,走进暴力、血腥、冷酷、荒谬的现实世界,从那些如人间地狱般不可解也不可忍的一幕幕场景,我看到了一个帝国的劫难与创伤,看到人性的善良在邪恶面前的无助,这种彻骨的寒冷让人有一种想逃离却又不得不驻足的感觉。

《西伯利亚训诫书》打开了另一扇门。我不知道这是一扇地狱之门呢,还是一扇真实而冷峻的生活之门?深入到人性邪恶的深渊,我们看到的难道仅仅是绝望吗?

“在西伯利亚社会里,你在很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习如何杀戮。我们的生命哲学与死亡的距离很近,孩子们被教唆去夺取某人的性命或让其陷入死亡,是绝对可以接受的事情。”——这就是西伯利亚的罪犯训诫书。作品以其高超的叙述和照相现实主义一般的呈现,为我们描述了西伯利亚,乃至整个俄国独特的生存环境与传统下的善与恶。要成为西伯利亚罪犯,必须具有这样的价值观念:尊重、勇敢、友谊、忠贞。当这些西伯利亚孩子仅仅五六岁的时候,他们就显露出非同一般的坚毅和果敢。这些底蕴深厚的价值观念对孩子们生存能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学习如何杀戮,如何赤手空拳与西伯利亚的其他生物进行抗争。书中,作者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才觉察到西伯利亚文化对我性格塑造之深。”

但这并非仅仅是一本充满邪恶和暴力的小说,人性在这个时候充分显示出深井一样的“不测之深”。当你走进西伯利亚罪犯的领地,你从那一个紧接一个的斗殴、杀戮、监狱、死亡,残酷、血腥、黑暗的场景中,冷不丁就会被这些手段毒辣却又充满强烈宗教救赎意识的西伯利亚帮的罪犯们为友情、为亲情、为爱情而付出的代价所感动,这些溅血的代价如恶之花盛放在西伯利亚广袤的冰天雪地里。在这里,天使是那些有缺陷的男孩女孩,作者在这里赋予了“缺陷”浓浓的世间温情,赋予惨白的心灵一些若有若无的爱情。

作者尼科莱·理宁是一名意大利籍的俄国人,这是他的自传体小说,描写细腻,语言精准有力,故事叙述就像是一部真实到令人发指的纪录片,却惊心动魄。这部小说即将由意大利著名导演加布里埃尔·萨瓦特瑞斯拍成电影《西伯利亚教育》。曾凭借《地中海》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意大利导演加布里埃尔.萨瓦特瑞斯执导该片,并与意大利著名性格男星约翰-马尔科维奇合作。

卡夫卡说,“我觉得我们应该阅读那些伤害我们和捅我们一刀的书”。即便如此,俄罗斯依然是旧日心中永远的俄罗斯,那里有高加索的积雪、西伯利亚的原野,墓地上空的流云还在飘荡,教堂还在敲响悠远的钟声……

是为序。

2011.8.5

书评(媒体评论)

尼科莱·理宁笔下的西伯利亚尊重谦逊、自由和反物质……他们表现了民族的团结:“能成为西伯利亚人是多么棒的一件事啊。”

——《华尔街日报》

尼科莱·理宁强调的并不是罪犯的传记,而是详细的描述了一种了不起的文化。面对全球化,这种文化正在我们面前消失。

——埃文·威尔士 《猜火车》作者

任何看这本书的人,都必须摒弃传统的善与恶。

——罗贝托·萨维亚诺 《罪恶之城》作者

物质的西方社会可以从西伯利亚犯罪团体的法典之中学到很多。

——澳大利亚《时代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伯利亚训诫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意)尼科莱·理宁
译者 杜舜年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463382
开本 16开
页数 3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46.45
丛书名
印张 24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20
150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GIULIO EINAUDI EDITORE S.P.A.,TORINO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