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尘中沉(清末民初青楼纪实)
内容
编辑推荐

清末民初,一个历史的裂痕。

在这里,旧的制度遭到了挑战,新的平衡逐渐形成;旧的伦理面临着瓦解,新的思想涌入了国门。人们渴望冲破封建思想的桎梏,同时又在捍卫祖宗的伦理。

朝代的交替、政权的变换,各方力量你方唱罢我登场,使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政局的不稳定,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混乱。

历史陷入了新旧争夺、权力更迭的泥淖。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身处其间,无一幸免,上演了一幕幕人间喜剧、悲剧、闹剧……令后人拍案惊呼、唏嘘不已。

任成琦编著的《尘中沉(清末民初青楼纪实)》以民国时期的妓女为研究对象,讲述了这一时期作为社会下层群体的妓女的生活,她们用自己的生命艰辛地演绎着不同于正常女子生活的另类生活。

内容推荐

《尘中沉(清末民初青楼纪实)》由任成琦编著。

《尘中沉(清末民初青楼纪实)》讲述了:这是一个对人欢笑背人愁的行业,这是一群挥霍青春换取金钱的女子。她们扼杀自己的未来,她们葬送自己的梦想,她们用酒杯装满自己的眼泪,然后再一口吞下。

她们渴盼爱情,只有一份真爱才能将自己带出这座牢狱;她们又惧怕爱情,逢场作戏,让她们认为两性之间无非是相互的玩弄。

也罢,也罢,且去纵乐狂欢,莫要管明晨又要泪湿几多枕巾……

目录

第一章 风雨满楼

 第一节 骏马秋风

 第二节 杏花春雨

第二章 画阁春风

 第一节 南妓风情

 第二节 北妓风格

第三章 汀洲芳草

 第一节 风月无边

 第二节 花样百出

第四章 毁誉参半

 第一节 品质恶劣

 第二节 良知尚存

第五章 风雅丽人

 第一节 游刃有余:胡宝玉

 第二节 金刚魁首:林黛玉

 第一节 高山流水:小凤仙

 第四节 海内知己:陈美美

 第五节 红颜祸水:杨翠喜

 第六节 三寸金莲:秋红

第六章 几度梦断

 第一节 三教九流

 第二节 争风吃醋

第七章 孤馆梦回

 第一节 凄风苦雨

 第二节 梦醒何处

第八章 粉黛画廊

 第一节 孽海浮沉

 第二节 妓院群相

 第三节 嫖界指南

 第四节 风月梦醒

第九章 芳华渐逝

 第一节 一张一弛

 第二节 改天换地

试读章节

清朝前期的几个皇帝都是很有作为的。他们得到天下以后,为了进行长久的统治。就反思明朝灭亡的各种原因,最后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声色误国。所以统治者痛下决心。立下严令,禁止官吏、贵族子弟狎妓嫖娼。不许“逼良为娼”,并且废除了官妓制度。有一幅“狎妓遭刑”的图画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个官宦子弟在妓院嫖妓被官府发现了,衙役们将他当街按倒,褪去裤子,杖责屁股,以示惩罚;一街人都战战兢兢地围着看。可见当初对官宦嫖妓的事情处罚是很严厉的。

但是清王朝的法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是按下葫芦起来瓢,催生了中国娼妓史上的一个畸形群体——“相公”,也就是男妓。

清代统治者禁娼,但是不禁戏。京剧形成之后,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趋之若鹜。沉迷其中。很多唱京剧的小生相貌俊美,权贵们被压抑的性欲又有了新的发泄渠道,所以“捧戏子”、“狎优伶”成了社会风尚。这些优伶或戏子就成为“相公”出现的先声。

同治、光绪年间,北京城的许多妓院都养着幼童,一般十几个人,每个人练习唱两三折子戏。要求一定精通。这些幼童眉清目秀,皮肤白皙。他们大多是从江苏、安徽、江西等地买来的。为了保持姣好的面容。他们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都要用淡肉汁来洗脸,喝蛋青汤,吃饭也有很多讲究。到了晚上就要浑身涂满药物,只留下手和脚不涂。这样做是为了泄火气和排毒气。这样保养三四个月以后,他们就显得十分柔媚,有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魅力。他们就是所谓的“相公”。男妓。

“相公”原本是很尊贵的一个称呼,“相”是百官之首,“公”是“公”、“侯”、“伯”、“子”、“男”五爵之首,后来逐步演化成对有身份的人的尊称。“相公”成为男妓的代称,发生在清代,据说是从“像姑”一词转化来的,这种贵贱之间的转换,既是戏谑的文字游戏,也是一种身份演变的真实写照。

最初的优伶,都是科班出身的正式演员。他们以演艺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在当初官员“捧戏子”的大气候的影响下,他们得罪不起权贵。只好违心地陪酒侍宴,弹唱助兴,甚至牺牲色相,但是他们是不情愿的。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正当职业,社会地位并不像妓女那么下贱。

随着社会上的男风愈演愈烈,优伶的社会角色也开始发生变化。一个戏曲演员的本行是“唱”、“念”、“做”、“打”,副业才是侍奉权贵和牺牲色相。但社会的需求渐渐打破了这种状况,发展到后来,优伶中的一些人为了获得自己向往的名望、地位和钱财,主动迎合官老爷和有钱人,主副业颠倒,靠出卖色相去生存。而“唱”、“念”、“做”、“打”反而成了帮衬,成了性交易的遮羞布。于是优伶的性质和地位就变了,他们向娼妓靠拢,最终适应社会的需求,变成了真正的“相公”。

在严禁嫖娼的清代,人们只能去找一个畸形的渠道来发泄自己的肉欲。所以“相公”异军突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独占鳌头,成为娼妓业的主体。但是到了清末,这个群体开始逐渐衰落,尤其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以后,喧嚣一时的“相公”群体风流云散,妓女又重新取得了主体地位。

相公衰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南北方对立,原本在京城受欢迎的南方小“相公”在供应上有困难,“相公”的来源局限于北方,而北方人在体态和面容上与南方人相比还是有差距的,故“相公”的吸引力开始降低。同时皮黄腔盛行。演员的地位有了提高。许多有演艺才华的人不乐意再做“相公”。而相关的“相公”行业也日渐式微,这些因素都使这个行业走向了衰退。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人欢喜就有人愁。“相公”群体的衰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娼妓业的蓬勃发展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到了晚清,原先禁止的官员嫖娼现象又重新抬头。社会风气从包“相公”、喜欢男宠开始变成逛胡同、狎妓。先是清代的同治皇帝就喜欢冶游。他和贝勒载澂两个人有共同的癖好。一君一臣,常常穿着普通黑衣,戴着瓜皮小帽,没事就去妓院和酒馆逛,凡是京城有卖笑女子的地方,几乎被他们君臣两个人逛遍了。传说同治皇帝后来就是染上梅毒死掉的,死之前头发都脱光了。从开国初期的励精图治,到中后期的皇帝亲临烟花巷买笑,情况有天壤之别。上行下效。皇帝和重臣都“以身作则”,下面的官员和其他人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社会风气也发生了转变,原先人们认为狎妓是下层人去做的事情。真正有格调的士大夫都是找“相公”喝花酒、打茶围:后来这种观念逐步淡化了,所谓高尚的人也开始去嫖妓风流,不再以此为耻。社会潮流逐渐从狎男色转到嫖女娼。P4-6

序言

“妓女”又名“娼女”,或称为“娼妓”。中国自夏、商时代起,专供男性取乐的妓女就在贵族豪绅的需要中产生了,从此拉开了中国妓女辛酸历史的序幕。她们谋生的手段主要是出卖自己的肉体来换取金钱,这种赤裸裸的肉体交易使她们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尊严。虽然时时惧怕着这场噩梦,但作为弱势群体的她们却没有更好的选择,最终还是不得不依附于男人生活。

在这个风月场中,她们往往没有固定、安全的住所,更谈不上享受家庭的温暖,她们随时都将成为嫖客们的发泄对象,遭受他们的虐待……她们的每一份收入,无不是用自己的屈辱经历换来的。然而几千年来。这个特殊行业却以这种病态的方式疯狂地发展着,与历史同步。至民国时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与传统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娼妓相比,近代民国娼妓的种类、身份、地位和服务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淫中声》一书以民国时期的妓女为研究对象,讲述了这一时期作为社会下层群体的妓女的生活,她们用自己的生命艰辛地演绎着不同于正常女子生活的另类生活。这种社会文化现象不仅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当时社会的产物,它与人类社会种种约束人类行为的社会规范,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婚姻制度、道德伦理等紧密相连。读此书,你可以了解她们的生存状态,窥视当时社会的文化心态,你会发现她们的可恨但又不失可爱之处,颓废堕落但却实属无奈的复杂心态。北方:从“相公”到“娼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尘中沉(清末民初青楼纪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成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6158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6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