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核心问题及研究意义
一、核心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危机传播研究
二、政治传播效果研究
三、关于“政府新闻发布”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取向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取向
二、主要研究方法
三、研究路线
第二章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信息发布
第一节 突发公共事件概述
一、突发事件的界定及概念比较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
第二节 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点
一、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二、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点呈现
第三节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传播特点
一、传播主体:信息公开的必要性与权威性
二、传播渠道:新闻报道的积极性与热衷性
三、传播客体:信息需求的紧迫性
四、传播噪音:多音齐鸣
五、传播效果:先入为主
第三章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的“二级效果”评估模式建构
第一节 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受众
一、政府主导:作为政府公关的危机传播
二、媒体吊诡:附庸与独立的博弈
三、受众新观:“传受”角色的低成本互换
第二节 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发布的传播模式
一、危机传播的信息流动方式分析
二、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发布传播模式建构
第三节 “从媒体到受众”危机传播效果的评估模式
一、传播效果研究的对象化分析
二、危机传播的效果评估的分析框架
三、危机传播效果的指标及操作化定义
四、危机传播效果评估操作方法
第四章 媒体效能:利用·互动·监督
第一节 作为危机传播主体的政府及其信息发布行为
一、事件概述
二、政府应急处置及新闻发布行为分析
三、策略及修辞评价
第二节 危机传播中的媒体效能评估及结果呈现
一、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介绍
二、传播效果呈现
第三节 政府与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互动角色分析
一、利用媒体:合理运用、形成媒体对政府信源的依赖
二、良性互动:积极重视、形成满足媒体需要的新闻发布制度
三、接受监督:给予正视、形成良性的社会自我调节机制
第五章 受众反馈:接触·信任·评价
第一节 危机传播中的政府信息发布行为与受众接受
一、事件概述
二、政府信息发布行为分析
第二节 危机传播中的受众反馈调查与结果呈现
一、样本选择及研究方法介绍
二、受众调查的数据分析
第三节 真相与信任——危机传播中受众接受的要素分析
一、媒介接触:分清阶段、渠道互补
二、信任要素:真相与谣言赛跑
三、公众评价:关于需要的满足——赞成与支持
第六章 社会效能:宣泄·聚合·协商
第一节 危机传播中的政府信息发布行为与社会动员
一、事件概况
二、政府信息发布行为分析
第二节 社会化媒体平台危机传播的效果分析
一、政府新闻发布会的微博反馈效果
二、官方微博的传播效果——以“@雅安芦山抗震救灾”为例
第三节 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危机及其形成要因分析——以“赵白鸽整改红会承诺”的微博反馈为例
一、承诺的有效性与公信力危机
二、“赵白鸽整改红会承诺”的反馈效果呈现
三、反馈形成的要因分析
四、公信力重建的言说路径
结语:在路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发布的对策思考
一、技术环境: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
二、效果优化:媒体、受众“二级效果”中的互动与对话
三、主体调整:突发事件政府新闻发布理念、机制、运作的再推进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