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书指南/传世经典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论语》注释,有汉郑康成《注》,已佚,近人有辑本;有魏何晏《集解》,宋刑呙《义疏》,现行《十三经注疏》所载者即是。但其中要语,多为后人新疏所以采,不读亦得。为便于学者计,列举以下之注释书及关系书各种:

一、宋朱熹《论语集注》、《论语或问》。

《集注》简而明,最便读者,但其中有稍涉理障处。《或问》时于《集注》外有所发明。

二、清戴望《论语注》。

此书亦简明,训诂视朱注为精审,但多以公羊家言为解,穿凿附会,间亦不免。

三、清刘宝楠《论语正义》。

最精博,但太繁,非专家研究者不必读。

四、清颜元《四书正误·论语之部》。

此专正朱注之误也,可见习斋一家学说。

五、清焦循《论语通释》。

此书将《论语》教义要点分类研究,其方法最可学。

六、清阮元《擘经堂集》中《论语论仁解》。

此书一短篇文,专取《论语》言“仁”之一部钞下,通贯研究,其方法可学。

七、清崔述《洙泗考信录》附《余录》。

此书为最谨严之孔子传,其资料什九取自《论语》。辨《论语》窜乱之部分,当略以此书所疑者为标准。

 以上说《论语》竞。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云:“孟子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赵岐《孟子题辞》云:“退而论集,所与高第弟子公孙丑、万章之徒,难疑问答,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书七篇二百六十一章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据此则汉儒传说,皆谓此书为孟子自撰,然书中称时君皆举其谥,如梁惠王、襄王、齐宣王、鲁平公、邹穆公皆然,乃至滕文公之年少亦皆如是,其人未必皆先孟子而卒,何以皆称其谥?又书中于孟子门人多以“子”称之,乐正子、公都子、屋庐子、徐子、陈子皆然,不称子者无几,果孟子所自著,恐未必自称其门人皆日子。细玩此书,盖孟子门人万章、公孙丑等所追述,故所记二子问答之言最多,而二子在书中亦不以子称也。其成书年代虽不可确指,然最早总在周赧王十九年(西纪前二九六)梁襄王卒之后,上距孔子卒一百八十余年,下距秦始皇并六国七十余年也。

今本《孟子》七篇,而《汉书·艺文志·儒家》云:“孟子十一篇。”应劭《风俗通·穷通篇》亦云然。赵岐题辞云:“又有外书四篇一一《性善》、《辩文》、《说孝经》、《为政》,其文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人依放而托也。”据此,知汉时所流传者,尚有外书四篇,与今七篇混为一本。赵郐卿(岐)鉴定为赝品,故所作《孟子章句》,惟释七篇。此后赵注独行,而外篇遂废。后人或以为惜,但吾侪颇信郐卿鉴别力不谬,其排斥外篇,不使斌王走乱玉,殆可称孟子功臣。今外篇佚文,见于《法言》、《盐铁论》、《颜氏家训》、李善《文选注》……等书有若干条,经近人辑出,诚有如邻卿所谓“不能宏深,不与内篇相似”也。至明季姚士舜所传《孟子外书》四篇,则又伪中出伪,并非汉时之旧,更不足道矣。P52-55

目录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丙)韵文书类

(丁)小学书及文法书类

(戊)随意涉览书类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

自序

论语孟子

史记

荀子

韩非子

左传国语

诗经

楚辞

礼记大戴礼记

附录

最优限度之必读书目

治国学杂话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梁先生致《清华周刊》记者书

序言

有一句话说:“读杂书万卷,不如读经典一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蕴含在传承不息、历久弥新的国学经典之中。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比作是一棵树,那么国学经典就是这棵树的根,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枝繁叶茂、欣欣向荣,得益于有一个充满养分、发达的根系。国学经典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之魂,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华夏文明能够薪火相传、魅力永存。

“国学”一词指代中国传统文化,始于清末,产生于西学东渐、新旧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至20世纪20年代被学界广泛讨论和使用。当时,由于西学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日显衰弱。为了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一些民族意识强烈、眼光深远的学者大力提倡“国学”,发起“整理国故”的运动。章太炎认为:“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可见,他对国学是何等的重视。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有识之士,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地整理和研究,才涌现了许多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

如今,“国学热”方兴未艾,一方面,国人以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振民族精神为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每个人又渴求从国学经典中汲取养料,武装自己的头脑,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编撰了《传世经典文库》这套丛书,精选了清末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的代表作品19部,涉及诗词、戏曲、小说、书画、历史、文化、文字学等方面,其中不乏王国维《人间词话》、章太炎《国学概论》、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朱自清《经典常谈》等享有盛誉的作品。这些作品是国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是饱含才情与智慧、顺应时代潮流之作,对今日学习国学仍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此次勘校的过程中,我们对原书不做任何有损原意的改动,仅做适当地技术性加工。采用简体字横排,在强调通俗性的同时,也兼顾资料性与学术性。

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提高素养;阅读经典,可以拓宽视野,增长智慧;阅读经典,可以净化心灵,完善人格。我们希望并相信,《传世经典文库》这套丛书一定能带给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以阅读的乐趣和思想的启迪。

编者

内容推荐

《读书指南》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的合集,介绍了国学主要书籍的基本信息和阅读方法,文字浅显易懂,内容丰富实用。此外,梁启超先生还谈了许多切身的读书经验,为国学学习指出了较为正确的方向。《读书指南》是最好的“国学入门书”之一,值得一读。

编辑推荐

《读书指南》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之合集。前者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明。后者为他在清华学校教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印行前就已“各处纷纷函索传钞”,深受青年学生欢迎;对《论语》《史记》《左传》《诗经》等经典进行了系统介绍,对诸书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及篇次、价值及读法、校释书优劣等问题一一细究,予人以翔实有用的指导。梁启超先生谈了许多切身的读书经验,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书指南/传世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启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2063108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2013038511
中图分类号 Z126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30
167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