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由苗怀明所著,这本书以戏曲研究创建时期的两代学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十四位在二十世纪戏曲研究史上有着重要建树、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学人进行了集中探讨,通过对他们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及治学特色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勾勒出二十世纪戏曲研究的内在发展脉络,总结其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图书 | 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由苗怀明所著,这本书以戏曲研究创建时期的两代学人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十四位在二十世纪戏曲研究史上有着重要建树、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学人进行了集中探讨,通过对他们成长历程、学术成就及治学特色的全面梳理和深入分析,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勾勒出二十世纪戏曲研究的内在发展脉络,总结其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目录 前言 ——中国戏曲研究学科的建立与现代学人群体的形成 一、弄舌昆弋黄,鼓腹椒葱豉 ——姚华和他的戏曲研究 二、大辂椎轮,创始不易 ——王国维和他的戏曲研究 三、梅郎妙舞人争羡,苦心指授无人见 ——齐如山和他的戏曲研究 四、填词制谱当筵奏,南面雍容曲国侯 ——吴梅和他的戏曲研究 五、案上新书近百卷,观堂惭愧感红多 ——任中敏和他的戏曲研究 六、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 ——郑振铎和他的戏曲研究 七、试听匣中三尺剑,夜深长响是何灵 ——孙楷第和他的戏曲研究 2 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 八、戏曲宏扬举世尊 ——钱南扬和他的戏曲研究 九、摊卷坐枯株。忘我兼忘世 ——冯沅君和她的戏曲研究 十、场上案头一大家 ——周贻白和他的戏曲研究 十一、殷勤做学问。诲人不知倦 ——赵景深和他的戏曲研究 十二、平生跃马横戈意。只惜风云纸上过 ——卢前和他的戏曲研究 十三、不读六经看五剧,西厢浪子是前身 ——王季思和他的戏曲研究 十四、一位令人钦敬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者 ——傅惜华和他的戏曲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书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从传统文人到现代学者--戏曲研究十四家/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专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苗怀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945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0 |
出版时间 | 2013-09-01 |
首版时间 | 2013-09-01 |
印刷时间 | 2013-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6 |
CIP核字 | 2013130796 |
中图分类号 | K825.78 |
丛书名 | |
印张 | 1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5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