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问上,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做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收录了顾颉刚为《古史辨》第一册所写的序,历述他求学的经过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和古史考证、辨伪及民俗学的因缘,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踏入学术界的心路历程,而且他的治学方法也值得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借鉴。《孟姜女故事研究》是这篇序言初稿中的一部分,现附其后,以呈现给读者该序言的全貌。
图书 |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学术大师自述文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学问上,只当问真不真,不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胆做无用的研究,不为一班人的势利观念所笼罩了。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收录了顾颉刚为《古史辨》第一册所写的序,历述他求学的经过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和古史考证、辨伪及民俗学的因缘,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踏入学术界的心路历程,而且他的治学方法也值得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借鉴。《孟姜女故事研究》是这篇序言初稿中的一部分,现附其后,以呈现给读者该序言的全貌。 内容推荐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收录了顾颉刚为《古史辨》第一册所写的序,历述他求学的经过和生活的感受,以及他和古史考证、辨伪及民俗学的因缘,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他踏入学术界的心路历程,而且他的治学方法也值得有志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来借鉴。《孟姜女故事研究》是这篇序言初稿中的一部分,现附其后,以呈现给读者该序言的全貌。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还收录了《顾颉刚先生主要学术活动年表》,以使读者了解顾先生一生的学术活动。 目录 古史辩自序(第一册) 孟姜女故事研究 顾颉刚先生主要学术活动年表 试读章节 两年前(1924年),我在《努力周报》附刊的《读书杂志》里发表辨论古史的文字时,朴社同人就嘱我编辑成书,由社中出版。我当时答应了,但老没有动手。所以然之故,只因里面有一篇主要的辨论文字没有做完,不能得到一个结束;我总想把它做完了才付印。可是我的生活实在太忙了,要想定心研究几个较大的题目,做成一篇篇幅较长的文字,绝不易找到时间,这是使我永远怅恨着的。 去年(1925年)夏间,上海某书肆中把我们辨论古史的文字编成了《古史讨论集》出版了。社中同人都来埋怨我,说:“为什么你要一再迁延,以致给别人家抢了去。”我对于这事,当然对社中抱歉,并且看上海印本错字很多,印刷很粗劣,也不爽快,就答应道:“我立刻编印就是了!”哪知一经着手编纂,材料又苦于太多了,只得分册出版。现在第一册业已印刷就绪,我很快乐,我几年来的工作得到一度的整理了。 这第一册分作三编。上编是在《读书杂志》中作辨论以前与适之、玄同两先生往返讨论的信札,是全没有发表过的。这些信札只就手头保存的写录,当然遗失的还有许多。在这一编里,可以知道《杂志》中文字的由来和我对于怀疑古史一件事所以有明了的意识的缘故。中编所录全是在《读书杂志》中发表的。其中许多问题虽都没有讨论出结果来,但是我们将来继续研究的骨干却已在这几篇文字中建立起来了。下编除首二篇外全是《读书杂志》停刊以后的通信及论文,有一部分是没有发表过的。在这一编里,可以见出我现在对于研究古史所走的路途的趋向。 第二册的稿子约略辑成,也分作三编。上编是讨论古代史实及传说的。中编是说明经书真相及批评注解得失的。下编是辨伪者的传记和评论。这些文字都是数年来在各种刊物上零碎发表的,其中待讨论修正的地方很多。只要第一册出版后有销场,社中同人容许我继续出版,我就可写定付印。 以后我的环境如果不至迫逼我废学,我的胸中所积蓄而且渴望解决的问题正多,自当陆续研究,作文发表,第三册以下也尽有出版的希望。但不知道我的为生活而奋斗的能力能打出一个境界,完成这个志愿与否。 现在辑成的两册,范围并不限于古史。所以仍用古史署名之故,只因我的研究的目的总在古史一方面,一切的研究都是要归结于古史的。(例如辨论《诗经》与歌谣的文字虽与古史无直接关系,但此文既为辨明《诗经》之性质,而《诗经》中有古史材料,《诗经》的考定即可辅助古史的考定,故仍收入。)没有枝叶固然可以把本干看得清楚,但有了枝叶也更可以把本干的地位衬托出来,所以我不想把枝叶删芟了。 这几年中,常有人问我:“你们讨论古史的结果怎样?”我屡次老实答道:“现在没有结果。因为这是一个大问题,它的事实在二三千年以前,又经了二三千年来的乱说和伪造,哪里是一次的辨论所能弄清楚的!我们现在的讨论只是一个研究的开头呢,说不定我们一生的讨论也只是一个研究的开头咧!” 也有人对我说:“你为什么不把几年来的讨论的文字重作一番系统的整理,作成一篇齐整的论文呢?”这话固然是好意,但我决不敢答应。我现在在研究上所走的路途的短,成绩的少,是大家看得见的,实在没有把这种一目可尽的东西再作一番系统的整理的必要。况且我所提出的论题全没有讨论出结果来,也无从加以断定。我并不是没有把我的研究构成一个系统的野心;如果我的境遇真能允许我作继续不断的研究,我到老年时一定要把自己的创见和考定的他人之说建立一个清楚的系统。但现在还谈不到此,还只能见到一点写一点,作零碎的发表和溷杂的编集。 我非常地感谢适之、玄同两先生,他们给我各方面的启发和鼓励,使我敢于把违背旧说的种种意见发表出来,引起许多同志的讨论。这个讨论无论如何没有结果,总算已向学术界提了出来,成为学术界上的共同的问题了。我又非常地感谢刘楚贤(掞藜)、胡堇人、柳翼谋(诒徵)诸先生,他们肯尽情地驳诘我,逼得我愈进愈深,不停歇于浮浅的想象之下就算是满足了。我永远要求得到的幸运,就是常有人出来把我痛驳,使得我无论哪个小地方都会亲自走到,使得我常感到自己的学力不足而勉力寻求智识。我在生活上虽是祈祷着安定,但在学问上则深知道这是没有止境的,如果得到了止境即是自己的堕落,所以愿意终身在彷徨觅路之中,不希望有一天高兴地呼喊道:“真理已给我找到了,从此没有事了!”P1-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学术大师自述文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顾颉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01426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12 |
出版时间 | 2011-09-01 |
首版时间 | 2011-09-01 |
印刷时间 | 2011-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4 |
CIP核字 | 2011177125 |
中图分类号 | K825.8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