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负舌尖不负卿
内容
编辑推荐

央视《中国味道》总顾问董克平将他的书作为枕边书;TravelerWeekly《味道》刊执行主编秦洲同欣赏他讲述食物的本真;食尚小米称夜深人静时读他的书是致命诱惑;《中国日报》美食记者叶军赞他对茶与美食有研究;号称“半个吃货”的周周称许他的文章真挚、有很强的临场感,如同中国画的白描。

他是李韬。李韬又写了本书,这本书叫《不负舌尖不负卿》。

爱恋美味的人,随同恋味者李韬来发现舌尖美味与舌尖后的人情世界。

内容推荐

这本书叫《不负舌尖不负卿》。爱恋美味的人,随同恋味者李韬来发现舌尖美味与舌尖后的人情世界。

三辈子学穿,五辈子学吃。吃为什么难?难在吃得有意思。吃中品味,饮而合德,不是修行胜似修行。味中之道,精微难言。《不负舌尖不负卿》分为“吃品味”、“饮合德”两部分,计八十余篇美食文章,讲述了触动作者的或食物本身,或与那吃、那喝有关的人与事。美食与爱,不可辜负;美食有爱,与君共享。

目录

吃·品味

 荸荠、鸡头米和水红菱

 食臭

 淮扬好,干丝似个长

 清香留君住:几样桂花吃食

 从桂花鸭说开去

 吃鸭不吐骨头

 蚝情

 情意似火腿

 陷在“井”中

 成为叉烧,是瘦肉的光彩

 “诈马”不是马

 粉蒸

 “嫩模”六月黄

 龙虾:一夜鱼龙舞

 扒皮鱼:名贱未必价值低

 糊里糊涂的“辣椒面糊涂”

 灶头的奥妙:奥灶面

 鱼汤面

 天哪,纳豆

 关关雎鸠,“在喝之粥”

 没有泡菜的四川是不完美的

 鸟鸣唤醒了松露,雨露滋润着松茸

 它,似蜜

 把往事酿成腐乳

 萱草:疗疾之思

 伊府面,滋味永回味

 绝代风华葱油酥

 红了樱桃

 粽子烧排骨

 海菜花在海菜腔里永恒

 投我以木瓜

 最好的味道在最家常的食材里

 胶东四大拌

 陷入螺网

 破布子,古早味

 跨越海峡的鼠曲稞

 酸汤鱼和波波糖

 海中乌金

 洋芋部落

 洱海银鱼,情思如练

 花饭:一花一世界

 新梢一枝梅

 简单而大美的剑川菜

 娘惹菜里是乡思

饮·合德

 那一杯梅妃与洛神

 起泡酒的美好时代

 小桃红

 哥顿金:我的暮光之城

 顺记冰室

 浸泡着绍兴的黄酒

 云南小粒咖啡,香遍全球

 一包冰糖吊梨膏

 化作洛神花

 雪菊盛开在昆仑

 凤凰蛋和苦柚茶

 绚烂的乾隆,清香的茶

 何以永年,吾斟永春

 凤兮凤兮向日朱

 安吉白茶:宋帝御赐

 巴达山茶:烟淡淡兮轻云

 白鸡冠:不逊梅雪三分白

 半天妖:不可捉摸之香

 布朗山茶:天上神苗,山地之精

 川宁红茶:皇室光环下的经典之香

 大禹岭茶:幽芳独秀在山林

 泡碗滇红供养秋天

 东方美人:也许是场误会

 工夫红茶

 广云贡之美

 芳华翠绿和雨露

 金丝藏香:香笼麝水涨红波

 九华佛茶:大愿甘露

 老丛梨山:冷露无声

 宁红龙须茶:五彩络出安宁世

 奇兰: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杉林溪:不同桃李混芳尘

 汀布拉:癯影醉红满池香

 昔归茶:陌上花开缓缓归

 正山小种如朝雨

 紫鹃流光

 晚云收,丹桂参差

 名家说李韬及“味之道”

试读章节

我爸妈退休后,一直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后来举家搬迁,从山西搬到大理。搬到大理后一切都很合心意,就连老陈醋超市里都有很多山西的牌子。唯一没有的,是山西的豆腐干和北方的干黄酱。曾经一年从北京回一次大理的我,带的主要的物品就是六必居的干黄酱,这个问题后来基本解决。可是豆腐干确实不好带,时间一长,其实也就半天时间,豆制品就腐坏变质了。父母总是说豆腐干的问题,我才终于正视原来“豆腐干”确实是个“问题”。

等对豆腐干上心之后,我才知道豆腐干确实也有很多种。一般厂家喜欢从工艺上来分类:卤豆腐干、炸豆腐干、熏豆腐干、蒸豆腐干、炒豆腐干。卤豆腐干最常见,豆腐干的人味依靠卤水卤制;炸豆腐干比较少,但是也很好吃,因为豆制品还是很“吃油”的,有的地方做的豆腐干叫“油丝”,就是炸豆腐干切丝;熏豆腐干,一般生活里就叫“熏干”,使用烟熏工艺把豆腐干加工成带有熏香味的产品;蒸豆腐干是用蒸煮的工艺人味,最常见的是素鸡;炒豆腐干是通过豆腐干的炒制,达到复合味道的感觉,比如很有名的斋菜“甜辣乾”或者素火腿。但是现在在超市里豆腐干的加工工艺都比较复合,多种工艺结合制成一些素鱼香肉丝、素鸭子、素牛肉等,倒也比较适合快节奏的生活。

问题是,还真没有以前的豆腐干好吃。虽然那种豆腐干都很朴素,可是正因为朴素才有豆腐干真正的美。山西太原最最传统的豆腐干是黑而硬的,用酱油和五香粉卤的,大理的豆腐干都是白干,而质地却又不够紧密,吃起来韵味不足。我偏爱五香豆腐干,因为味道比较浓郁。然而,白干也不是不好,关键是看怎么做,白干制成干丝,或煮或烫,都是我大爱的美味。

干丝菜品做得好的是南京和扬州,都是我喜欢的城市。干丝菜品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烫,一个是煮。最出名的是煮干丝,其中最经典的是鸡火煮干丝。这个“鸡”是指鸡肉和鸡汤,“火”是指火腿。鸡火煮干丝是由清代的九丝汤和烫干丝发展而成的。“九丝汤”中的“九丝”是豆腐干丝、口蘑丝、银鱼丝、玉笋丝、紫菜丝、蛋皮丝、生鸡丝、火腿丝、鸡肉丝。加鸡汤、肉骨头汤煎煮,美味尽入干丝。后来因原料繁杂,因陋就简,就多用豆腐干丝、鸡肉丝与火腿丝来作原料,又借鉴烫干丝的做法,反复的汆烫,将干丝中的豆腥味尽除。做好的鸡火煮干丝,千丝洁白,汤汁金黄,鲜美至极。

但要说到原汁原味,不像鸡火煮干丝那样辅料的光环太过耀眼,而是纯粹以干丝为主角的,是“烫干丝”。我在扬州,最喜欢的餐厅是扬州老三春中的“共和春”。富春茶社人满为患,已经成为不可承受之重,故而菜品一塌糊涂;冶春茶社同样如此,很难精细。共和春最土,现在已变成中式快餐店,但最好的一点是人多,且是本地顾客为主,我倒觉得饭菜可口,透着人情味。共和春的烫千丝是明档操作,能看见大姐把千丝反复汆烫,放进盘子里搅成一个塔状,然后加上酱油、香菜等调味,虽然简单,却能勾起食欲。一尝,果然不负众望,干丝的味道很正,被酱油衬托得很好,然后又能慢慢分辨出虾米的香,和干丝微微的腥配合得严丝合缝,最后压着这个味道的是姜丝的辛香和芫荽的异香,在细致中显出明艳的泼辣。

吃完烫干丝,信步走到我最喜欢的扬州园林——个园中,看着竹影婆娑,心中的美好情愫澎湃的升起,绵延不息。P17-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负舌尖不负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韬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旅游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726745
开本 16开
页数 20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4
出版时间 2013-09-01
首版时间 2013-09-01
印刷时间 2013-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3132004
中图分类号 TS971-53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0: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