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梦实现路径
内容
试读章节

梦想进行时

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袁贵仁(教育部部长)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哪怕你是博士毕业,哪怕你已经是教授。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今的教育就是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中央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

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是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始终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60多年的努力,中国的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农村教育得到加强,教育公平迈出了重大步伐。

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方面的原因,我国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

热点一 随迁子女教育

吴女士是北京某教育网站的编辑,老家在山东,已经来京工作15年。儿子昊昊在北京出生,从幼儿园开始就在北京上学,现在读小学六年级,除了户籍卡上的地址,他和班里的北京同学几乎没什么区别。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吴女士就开始考虑孩子未来的教育问题。值得庆幸的是,2003年国家出台文件,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吴女士一家特别高兴。

但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高考考生必须在户口所在省(区、市)参加高考,并到当地招生委员会指定的地点报名”。这就意味着,昊昊可以在北京上小学、初中,甚至是高中,但高考还是要回到原籍。

对于吴昊来说,他面临的现实难题是,现在全国有半数以上省份进行高考自主命题,迁入地与流出地高中使用的课本、高考科目可能都不相同。如果他回原籍参加高考,就会面临在求学地所学内容不同于户籍所在地考试内容的尴尬。

在北京,乃至在全国,昊昊并不是特例。据统计,在北京读小学、初中的随迁子女有近48万,相当于本市户籍同龄学生的半数,其他人口流入地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另据调查,目前,我国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两亿人,有近千万农民工随迁子女分布在不同城市的中小学就读。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我国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47.5%提高到51.5%,对此,有专家指出,这就意味着今后5年大概会有60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更多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可能随时转化为随迁子女。

还有专家指出,近几年集中凸显的随迁子女就地高考的问题是源于2003年出台的允许随迁子女在当地进行义务教育的相关文件。从2003年至今,近10年的时间过去,当时就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正面临或者即将面临高考。从这个角度看,目前集中显现的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其出现或为必然。

P1-4

目录

第一章 学有所教

 ◎热点一 随迁子女教育

问题导读

权威解惑

中央精神

政策动态

专家点评

政策链接

地方举措

 ◎热点二 素质教育

问题导读

背景资料

中央精神

高层声音

各地举措

第二章 劳有所得

 ◎热点一 更高质量就业

问题导读

专家观点

中央精神

高层声音

政策动态

 ◎热点二 收入分配改革

问题导读

权威解惑

专家观点

中央精神

权威解读

高层声音

第三章 病有所医

 ◎热点一 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导读

权威解惑

中央精神

高层声音

 ◎热点二 大病医保

问题导读

中央精神

政策链接

权威解读

专家点评

高层声音

政策动态

第四章 老有所养

 ◎热点一 农民工养老

问题导读

中央精神

政策链接

政策解读

专家点评

 ◎热点二 社会化养老

问题导读 

专家解惑

中央精神

政策链接

权威解读

高层声音

他山之石

第五章 住有所居

 ◎热点一 保障房建设

问题导读

热点链接

专家观点

中央精神

高层声音

 ◎热点二 征地制度改革

问题导读

权威解惑

专家观点

中央精神

高层声音

政策动态

第六章 食有所安

 ◎热点食品安全

问题导读

深度透析

专家观点

中央精神

政策链接

权威解读

高层声音

政策动态

序言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谈到:“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所谈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梦。

那么如何让梦想照进现实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中国梦”是美好的,令人憧憬的,但是要梦想成真,让美丽的“中国梦”成为现实,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甚至是伴着泪水与汗水的艰辛。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在国家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体现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等实打实的民生红利中。如何通过调整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就是本书所要探讨的内容。

本书共设置“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食有所安”六大篇,每篇下设一到两个民生热点,每个热点下又设置若干栏目。

“民生故事”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讲述老百姓生活中的民生问题。

“问题导读”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导入民生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专家观点”收编专家学者们论述文章或记者访谈,深入探讨民生问题中的难点、重点,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中央精神”摘取十八大报告关于民生问题的阐述,明确解决民生问题的指导思想。

“高层声音”收编省部级及以上官员对民生热点问题的见解。

“政策链接”收录中央关于民生热点问题最新的方针政策。

“权威解读"收录高层官员及学者对中央新出政策的解读,以求让读者更清楚明了地知晓政策与每个人的关系以及在施行中的一些问题。

“各地举措”收录各地方出台的一些关于民生问题的具体政策。

通过以上栏目,我们对人民群众关切的民生热点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对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和政策措施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以求解答人民群众对民生问题的疑惑,让广大干部群众对改善民生有更加科学、全面、准确的认识。

正如习总书记所言:“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食有所安”的美好愿望终将变为现实。

内容推荐

习近平总书记定义“中国梦”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实现路径》由伍景玉、梁超编著,《中国梦实现路径》从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食品安全六大民生热点问题出发,结合十八大及2013年全国两会的最新精神,诠释了社会民生问题的解决方式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路径。

编辑推荐

“中国梦”是美好的,令人憧憬的,但是要梦想成真,让美丽的“中国梦”成为现实,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辛勤劳动,甚至是伴着泪水与汗水的艰辛。只有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让梦想成为现实。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体现在国家物质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体现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等实打实的民生红利中。如何通过调整相关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中国梦就是本书所要探讨的内容。

《中国梦实现路径》由伍景玉、梁超编著,本书共设置“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食有所安”六大篇,每篇下设一到两个民生热点,每个热点下又设置若干栏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梦实现路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伍景玉//梁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124628
开本 16开
页数 1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1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16
丛书名
印张 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