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半面创新(实践者的创新制胜之道)
内容
编辑推荐

《半面创新(实践者的创新制胜之道)》由周宏桥所著,全面创新则亡,半面创新制胜;

落实中国企业对于一线创新的三大核心需求;

按一个可执行的方法论一步步地做出创新;

将创新想法与产品的设计及实施有效结合;

现有业务与创新业务双轮驱动并平衡矛盾。

内容推荐

《半面创新(实践者的创新制胜之道)》由周宏桥所著,本书是作者中美践行创新二十多年总结的方法论,结构化地阐述了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大“面”守正与小“半”出奇两部)、创新实施及创新本质四大板块,辅以行业与人文两套案例体系支撑,将创新从时尚口号落实为企业系统化的价值创造实践,帮助实践者融贯三大创新能力:操盘大局的系统能力、触类旁通的关联能力、博采众长的整合能力。

《半面创新(实践者的创新制胜之道)》定位为实践者的创新工具书,适用于各行业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创新、开发、实施、运营及管理,也是商学院EMBA、MBA创新体系课程教材。

目录

自序:实践者写给实践者的创新方法论

第一部分 创新体系

导言 / / 2

第1章 道——哲学层:三大定律 / / 9

第2章 法——原则层:一命二正三出奇,四用地利五任势 / / 22

第3章 术——方法层:半面奇正模型 / / 51

第4章 器——器具层:资源流程工具 / / 63

第5章 例——案例层:行业体系+人文体系 / / 64

第二部分 创新方法——大“面”守正部分

第6章 二极世界:行业极与市场极 / / 68

第7章 第三极创新源 / / 89

第8章 四大导向:市场–客户导向、需求导向、自我导向、竞争导向 / / 93

第9章 规划时空布局的三大要素:先人后事第一,结构组合第二,运营组合第三 / / 117

第10章 设计三大定律及设计本质 / / 133

第三部分 创新方法——小“半”出奇部分

第11章 行业链:落地行业内的九大类创新方法 / / 148

第12章 行差链:系统借鉴其他行业的创新方法 / / 205

第13章 产融链:产业与金融在四个层级的整合 / / 215

第14章 混搭链:任意两个领域如何系统化关联 / / 223

第15章 属性链:各类创新的性质特征 / / 234

第四部分 创新实施

第16章 组织体系:体制结构、机制文化、资源配置优化 / / 255

第17章 实施体系:目标流程、行业主力流程、执行的核心 / / 267

第18章 运营体系: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 277

第五部分 创新本质

第19章 形于外:问题域、作用域及人域 / / 284

第20章 发于内: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强烈渴求 / / 289

参考文献 / / 304

试读章节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放系统

企业始终与环境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如人财物、产品的产出与销售等。

开张时如此。最具竞争力的团队,其高管既不全是初创时的草台班子,也不全是大换班式的重组,而是随着业务扩张吸引各路豪雄的开放式系统。如刘邦沛县起兵的创业元老有萧何、曹参、周勃、樊哙、王陵等,业务扩展后收罗了张良、韩信等,同时创业元老与空降高管、业务新贵之间能平等相容。

成功后如此。李世民不搞华夷之辩,吸引“各国”精英,大唐289年史上单宰相就任用了23位“老外”。美国同样走开放式路线吸引全球精英。耶鲁大学教授蔡美儿在其研究全球霸主兴衰的《帝国之日》中,证实了霸主在兴起过程中的策略就是不分种族国籍宗教一视同仁。同时历史也反证,不管多么成功的组织,如明、清,一旦闭关锁国成为封闭系统就加速熵增。

个人亦如此。其开放系统就是博采众长,如杜甫转益多师而达唐诗巅峰,如王羲之少从叔父,后从卫夫人,得见汉魏以来诸名家书法,草书写张芝,正书学钟繇,兼善隶、草、正、行各体,最终摆脱了汉魏笔风而自成一家,笔势开放俊朗,结构严谨,给人以静美之感,书法圆转凝重,突破了隶书的笔意,创立了今体书风,被后代尊为“书圣”。

原理上,热力学第二定律说封闭系统熵增,而开放系统的熵增量是由系统与外界的熵交换以及系统内部的熵两部分组成。外界给系统注入的熵可正、零或负,只要这个负熵流足够强,除了抵消掉系统内部的熵还能使系统熵减,从而使系统进入更高的有序。所以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主动用负熵的持续增加来对抗系统自发的熵增。“文似看山不喜平,尺水微澜意悠长”——动态平衡

清朝一改传统的嫡长子制为秘密立储制,导致诸皇子血腥竞争,结果使得清朝皇帝的平均水平在历朝历代为最高。

所谓动态平衡,我的理解,一是在正常经营的平衡态做不平衡微调。如在组织体系通过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破格提拔、末位淘汰创造不平衡,在流程体系通过持改或再造创造不平衡,在运维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持改升级创造不平衡,在营销体系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再造创造不平衡。

二是在企业颠簸期、下降期或危机期,通过变法变革创造不平衡,让一个老旧的组织浴火重生。如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先创立深圳特区做试点,吸引外部物质、信息和能量,同时远离处于平衡态的中国其他地区,使之成为耗散系统,最终杀出一条血路,产生新的有序结构,随后以之为模板扩为五个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整个东部,最后覆盖全国。

原理上,只有在系统内物理性质极不均匀的非平衡态下,系统才能走向有序,而在系统各处性质均匀的平衡态以及离平衡态不远的线性区的近平衡态,都不可能从一种有序走向另一更为高级的有序。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临界点突变

西方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这是蝴蝶效应般的微小变化而引发的系统垮塌。

系统产生有序的内部机制,是子系统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在临界点附近,这种机制会将微小变化放大为巨变,原来的系统就失去了稳定性,同时产生了新的稳定有序的结构。即系统中的任一元素都有可能随时发生变化,且该变化能使整个系统中的其他元素发生变化,其中在临界点附近的微变导致系统状态大幅度变化的现象叫做突变,稳定有序结构的出现都是以这种临界点附近的突变方式实现的。

中国案例。远的如陈胜、吴广,近的如1911年10月lO日,湖北武昌一个军营里响了一枪,武昌首义仓促而发,10月12日武汉三镇落入革命军之手,10月22日湖南宣布独立,12月初全国22个行省有14个宣布独立,12月29日宣布独立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文为新的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大清王朝终结。

总之,管理者需要“防微杜渐”,建立反馈机制,重视发生在组织内外环境的任何意外和变化,一旦生变,及时采取措施,对问题进行整体性宏观调整,从而能够维稳发展。

基业长青三大处方像是韩非子的法、术、势的结合,开放系统是“法”,像一个组织的结构;动态平衡是“术”,像组织内各部及其协同;临界点突变是“势”,像子系统的形势,领导者统筹拿捏组织才能成为一个有机体。

P19-21

序言

实践者写给实践者的创新方法论

统计结果:企业一线实践对创新的三大需求

从2009年6月本书“第一代产品”面世至今,我平均每周给两家500强外企、500强民企或央企讲授“创新创造突破性产品”,或给商学院EMBA讲授“创新体系”课程,在课前我都会对学员做问卷调查:“从您当前或历史经验看,您觉得做创新的三大挑战是什么,课程中您最希望听到哪些内容?”

4年来,我在正式的小班课程里教了一万多名学员,涉及行业包括软硬件等传统IT、互联网、移动通信、运营商、电子商务、制造业、服务业、金融业、能源业、航空航天业、消费品零售业等,学员层级主要为董事长/总裁、副总裁/总监、经理/核心骨干三级,回收了几千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实践者对创新的三大核心需求如下。

按图索骥做创新:如何在有限时间、有限资源的限制下,按照一个可执行的创新方法论,一步一步地做出创新;如何选择创新的方向;需要在什么时候考虑哪些创新要素;具体从哪些维度下手做创新;如何系统化地找到创新切入点或突破点;如何在创新设计阶段就将运营与推广结合起来考虑;如何抓住用户的真实需求或核心价值点,并与产品创新相结合;产品规划、设计、定位如何创新;设计时通常考虑的关键细节是什么;是否有分析创新成功的可能性的方法;创新是否有可复制的规律可循,等等。

创新实施接地气:如何将创新想法与产品实施有效结合;如何面对创新过程中的挫折和问题;自己认为是创新的内容并非客户所需,或当创新的产品没能取得预想的市场效果,或一个创新点等到真正做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创新了该怎么办;哪些东西会让你做错事;希望学习到先进的创新管理机制及构建团队创新氛围的方法;新产品试点后反应良好,但与公司人员配备、运作方式不匹配;如何降低创新风险;小型创新产品与创新团队构建与管理方式;成功创新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失败创新案例的教训分析,等等。

运营创新两相宜:创新投入较高、调动的资源支持较多,一旦没有达到预期,之前为调动资源所树立的愿景就会引爆创新团队与现有业务团队的矛盾,把创新项目彻底打死,因为当前业务是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如何有机结合并相互平衡创造全新产品与现有产品的日常运营;如何在早期预判创新结果;如何彻底解决这两个团队的矛盾;如何管理创新才能有序、持续地创新;在成熟的产品体系中如何发掘与时代同步的创新要点;现有产品如何持续创新,等等。

本书是实践者解答实践者需求的系统化、可实操的创新方法论

全书结构分为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实施与创新本质四大板块,其中创新方法板块是本书核心,它由“半”字和“面”字两部分组成,故将整套创新体系命名为“半面创新”或“半面模型”。我赋诗一首:

面壁—半面创新诗解

半面守正半出奇,

半面高尚半蛮夷,

半面攘外半安内,

一朝破壁统乱离。

第一句,《孙子兵法》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其中“面”字主守正,“半”字为出奇,它是创新创造的一体两面。第二句是说设计的高尚与实施中面对人心人性的野蛮,要做高尚的野蛮人,即曾国藩名言,“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也是创新的一体两面。第三句“攘外必先安内”,指外在各种创新方法须经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渴求而激发,也是创新的一体两面。第四句,面壁经年图破壁,一旦豁然开朗而系统化贯通,即可举一反三地整合天下,为我所用。

写作目标是将创新从口号落地为企业结构化的价值创造实践,同时帮助实践者融会贯通三大创新能力:操盘大局的系统能力、触类旁通的关联能力、博采众长的整合能力。

其中的结构化,我以五个维度在书中展现:思想体系与落地实操的统一、高尚设计与野性实施的统一、中国实践与美国类比的统一、行业主线与人文副线的统一、客体创新与本体自我的统一。

垂直实践、水平交流、反馈持改、臻于至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体系基于自身垂直与水平实践基础上的抽象总结,以及对读者、学员反馈的持续改进。

垂直亲身实践—中美两国二十多年十几款大中型创新产品的设计实施,以及作为一把手创始人三次创业,两次失败、第三次才成功的经验教训。

水平交流实践—每年三个月环球旅行与各国创造过创新产品的创始人、企业家,世界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高管及创新研究学者交流学习。教学相长、一线评审—每年九个月给名企及名校EMBA授课后与学员的交流学习,特别是受邀参与各学员企业的创新产品评审。

在两本两代产品五年11次重印的反复修正演进过程中,收到海内外读者及学员几千封电子邮件反馈,对产品提出了殷殷期待和改进建议。

从2008年写作至今,五年时间打磨一款产品,终于“磨”出了第三代,书籍与我当年创作软件一样都是大脑产品,根据软件行业的历史规律,需要四五年持续馈改到第三代才是脱胎换骨的大作,如微软的Windows 3.1、甲骨文的V3.0、Novell的V3.11、Borland的V3.1、Adobe的V3、WordStar V3.3、dBase III等,我期待本版能达到自己设立的创新创造三大量级—做好产品、开创流派、开创领域的第二层级。

致谢

为前两版作序的有国家教育部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李琪教授,微软(中国)前总裁高群耀先生,启迪创投总裁、清华大学企业家协会秘书长薛军先生,搜狗总裁王小川先生等,本次未能收录,在此深表感谢。

封底推荐中,北大软件微电子学院院长陈钟博士、清华软件学院党委书记王建民博士、北大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陈晓宇博士、PPTV的CEO陶闯、《福布斯》总编周健工、《创业邦》总编南立新、《程序员》创始人蒋涛和总编孟迎霞等也因篇幅所限未能收录,深表感谢。

特别感谢全国读者及学员的反馈带给我的启迪:如微软研发集团首席架构师沈强关于有我无我;中国移动学院教学总经理贾洪涛关于创新动机;美国Synnex中国经理卢峰关于耗散结构;英特尔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关于时势;中国电信研究院曾心关于轴心时代;谷歌中国技术总监李新关于搜索;土豆网CTO赵亮、PPTV创始人姚欣关于网络视频;携程网副总裁郭东杰、总监魏裕关于携程;百度总监刘子正关于hao123、陈韫敏总监关于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桑文锋关于诗词产品;Emerson产品总监汤忠关于技术曲线;联想上海研究院院长毛世杰关于乐Phone;东软冷希月指出了流程中一个错误;盛大创新院副院长郭忠祥的演讲配合我的EMBA创新课程;汉王副总裁杨晶涛、电纸书产品经理张晓雪关于阅读器;浪潮副总裁王宏莉关于差异化;51.com创始人王兴华、优士网创始人张月关于SNS;用友产品部副总周昊、华为软件工程部长李重霄关于B2B与B2C转型;五分钟创始人郜韶飞关于开心农场的创作;TCL产品总监卫彩霞、郭氢关于TCL和传统企业做电商;京东战略部那昕、产品部经理王宇关于电商;福富副总裁吕少鹏关于实施;卓望战略总监高激飞关于运营商;4399小游戏网总裁骆海坚将整本书精华手抄后与我讨论;昆天产品总监郭杭伟根据书的内容做了PPT找我沟通;上海交大产品创新与工程管理宋文燕博士、《卓越的互联网产品设计与管理》作者罗旭祥、宁波派瑞总裁励辉旻等来我家和我研讨;香港劳维信博士趁我出差到深圳时两次赶过来与我交流;武汉大学邵凌霜老师出差来上海和我研讨;礼小二创始人黄拔峰关于“收”字诀;美的开发部长王光武、同望创新中心总经理赵军关于延伸化;阿里巴巴徐俊总监把阿里巴巴全班学员的反馈整理成文等。特别感谢产品改善过程中给予反馈的诸多大家,如史学泰斗、南开大学历史系刘泽华先生,北大历史系罗志田教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学教授、经济学院曹和平教授,南京大学钱志新教授、社会学家熊培云先生;还有北大信息学院院长梅宏院士,大唐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映民博士,汉王创始人兼CEO刘迎建先生,嘀嗒团创始人兼CEO宋中杰先生,网龙创始人兼CEO刘德建先生,小米创始人兼CEO雷军先生,万兴软件创始人兼CEO吴太兵先生,安世亚太创始人兼CEO张国明先生,虹软创始人兼CEO邓晖先生,东软集团COO陈锡民先生,百度副总裁刘辉先生,新浪微博总裁彭少彬先生,澳信传媒总裁秦致先生,麦肯锡全球董事张海濛先生等。

最后我要由衷地感谢我的家人:父母的鼓励和支持让我始终心无旁骛;夫人林敏对我的宽容让我十几年如一日地专注于我喜欢做的或认为有意义的事;还有我那聪明、美丽、可爱的女儿周文迪,她才是我最伟大的“创新产品”。

写作是遗憾的艺术,限于作者水平,错误在所难免,望读者不吝反馈赐教。周宏桥

书评(媒体评论)

宏桥实践悟道的这一体系是投向中国的重磅炸弹。

——求伯君 中国第一代创新者的标杆,金山创始人

创新落地于产品,好产品是一切公司发展的基础,希望你读了宏桥这本书能创新出优秀产品。

——周鸿祎  中国第二代创新者的标杆,奇虎360创始人

宏桥素以才华横溢著称于业界,基于其二十多年的创新实践和博览群书,宏桥将创新内涵成功落实为一个可操作的整体体系,本书将开启中国创新的新篇章。

——孟樸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仅体现在GDP数一数二上,我更期待,像宏桥这种开宗立派、对中国传统智慧发扬光大的作品,成为复兴之路的一部分,成为全球主流文明的一部分。

——王小川 搜狗CEO

如何概括宏桥这本立意高远的书?我引用历史大家黄仁宇三段论:上看其想象力抽象提纯的创新体系,下看其二十多年创新实践及案例剖析,外看其文史哲人文功底的纵横捭阖。

——李善友 原酷6网创始人兼CEO,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创投中心主任

宏桥扎根实践前沿,立论卓尔不凡。中国人终于有了自己原创的创新体系。

——高群耀 原微软中国总裁,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新兴行业以创新开新格局,成熟行业以创新出新领袖,开卷本书是愉悦的头脑风暴之旅。

——邓锋 北极光创投创始合伙人、前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Netscreen联合创始人

创新精髓——把握顾客本质需求并为其创造价值;成功创新需两点,一是适应中国极端复杂的市场环境,二是战略与实施知行合一。学贯中美,精通科技、人文两道的宏桥从农民工项目失败中深刻悟道并再度崛起。无实践,非真知,实践者须读实践者的作品。

——陈涛 原宏桥农民工项目联合创始人

北大私募股权投资联盟副理事长

北京科维斯资产管理公司CEO、创始合伙人

这本书应该是同类作品中最具高度的,无论是从战略上,还是从具体的操作上都具有很高的水准。建议各行业的朋友都看一下,开启做事的思维。

——前两版的当当网读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半面创新(实践者的创新制胜之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宏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420705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0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2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8: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