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呼兰河传(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必读名著
内容
编辑推荐

《呼兰河传》是一部充满童心、诗趣和灵感的“回忆式”长篇小说。全书七章:一、二章写小城风情,三、四章谈家中亲疏人物,五、六、七章摹绘独立旁枝人物。作者萧红用舒展自如的巡视武艺术手法,以情感的起伏为脉络,为”生干斯、长于斯的呼兰河畔的乡镇作传,为这个乡镇的风土人情,为各种各样人的生与死、欢乐与悲哀作传”。

茅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内容推荐

《呼兰河传》是萧红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以散文化的笔调描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城”的传记。

呼兰河城不是安详宁静的天堂,那里充满着无知和愚昧,荒凉的土地上弥漫着痛苦和绝望。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书中慈爱的祖父、后花园的动植物是萧红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灵魂的慰藉和生命的源泉。

《呼兰河传》在创作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就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虽然写了人物,但是没有主角;虽然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文七个章节,看似各自独立却又俨然一体。萧红以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评价她的艺术成就时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就像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萧红娓娓讲述着呼兰河的故事。尽管凄婉,尽管忧郁,却依然美丽得动人。

本书是《呼兰河传》的彩插励志版。

目录

第一章 小城呼兰河

第二章 呼兰河年中盛事

第三章 我与老祖父

第四章 我家的邻居

第五章 小团圆媳妇

第六章 性情古怪的有二伯

第七章 磨官冯歪嘴子

尾声

延伸阅读

 相关名言链接

 作者名片

 人物名片

 写作背景

 艺术特色

 名家点评

 读后感例文

知识考点

 附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小狗冻得夜夜的叫唤,哽哽的,好像它的脚爪被火烧着一样。

天再冷下去:

水缸被冻裂了;

井被冻住了;

大风雪的夜里,竟会把人家的房子封住,睡了一夜,早晨起来,一推门,竞推不开门了。

大地一到了这严寒的季节,一切都变了样,天空是灰色的,好像刮了大风之后,呈着一种混沌沌的气象,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到了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鞭子,天空挂着三星。跑了两里路之后,马就冒汗了。再跑下去,这一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竞热气腾腾的了。一直到太阳出来,进了栈房,那些马才停止了出汗。但是一停止了出汗,马毛立刻就上了霜。

人和马吃饱了之后,他们再跑。这寒带的地方,人家很少,不像南方,走了一村,不远又来了一村,过了一镇,不远又来了一镇。这里是什么也看不见,远望出去是一片白。从这一村到那一村,根本是看不见的。只有凭了认路的人的记忆才知道是走向了什么方向。拉着粮食的七匹马的大车,是到他们附近的城里去。载来大豆的卖了大豆,载来高粱的卖了高梁。等回去的时候,他们带了油、盐和布匹。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

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那医生的门前,挂着很大的招牌,那招牌上画着特别大的有量米的斗那么大的一排牙齿。这广告在这小城里边无乃(岂不是)太不相当,使人们看了竟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因为油店、布店和盐店,他们都没有什么广告,也不过是盐店门前写个“盐”字,布店门前挂了两张怕是自古亦有之的两张布幌子。其余的如药店的招牌,也不过是:把那戴着花镜的伸出手去在小枕头上号着妇女们的脉管的医生的名字挂在门外就是了。比方那医生的名字叫李永春,那药店也就叫“李永春”,人们凭着记忆。哪怕就是李永春摘掉了他的招牌,人们也都知李永春是在那里。不但城里的人这样,就是从乡下来的人也多少都把这城里的街道,和街道上尽是些什么都记熟了。用不着什么广告,用不着什么招引的方式,要买的比如油盐、布匹之类,自己走进去就会买。不需要的,你就是挂了多大的牌子人们也是不去买。那牙医生就是一个例子,那从乡下来的人们看了这么大的牙齿,真是觉得稀奇古怪,所以那大牌子前边,停了许多人在看,看也看不出是什么道理来。假若他是正在牙痛,他也绝对的不去让那用洋法子的医生给他拔掉,也还是走到李永春药店去,买二两黄连,回家去含着算了吧!因为那牌子上的牙齿太大了,有点莫名其妙,怪害怕的。

所以那牙医生,挂了两三年招牌,到那里去拔牙的却是寥寥无几。

后来那女医生没有办法,大概是生活没法维持,她兼做了收生婆。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一条叫做东二道街,一条叫做西二道街。这两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这两条街上没有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

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院子很大,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是非常高的,听说那火磨里边进去不得,那里边的消信(机关、暗器)可多了,是碰不得的。一碰就会把人用火烧死,不然为什么叫火磨呢?就是因为有火,听说那里边不用马,或是毛驴拉磨,用的是火。一般人以为尽是用火,岂不把火磨烧着了吗?想来想去,想不明白。越想也就越糊涂。偏偏那火磨又是不准参观的。听说门口站着守卫。

东二道街上还有两家学堂,一个在南头,一个在北头。都是在庙里边,一个在龙王庙里,一个在祖师庙里。两个都是小学:

龙王庙里的那个学的是养蚕,叫做农业学校。祖师庙里的那个,是个普通的小学,还有高级班,所以又叫做高等小学。

这两个学校,名目上虽然不同,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也不过那叫做农业学校的,到了秋天把蚕用油炒起来,教员们大吃几顿就是了。

那叫做高等小学的,没有蚕吃,那里边的学生的确比农业学校的学生长的高,农业学生开头是念“人、手、足、刀、尺”,顶大的也不过十六七岁。那高等小学的学生却不同了,吹着洋号,竟有二十四岁的,在乡下私学馆里已经教了四五年的书了,现在才来上高等小学。也有在粮栈里当了两年的管账先生的现在也来上学了。

这小学的学生写起家信来,竟有写道:“小秃子闹眼睛好了没有?”小秃子就是他的八岁的长公子的小名。次公子、女公子还都没有写上,若都写上怕是把信写得太长了。因为他已经子女成群,已经是一家之主了,写起信来总是多谈一些个家政,姓王的地户的地租送来没有?大豆卖了没有?行情如何之类。

这样的学生,在课堂里边也是极有地位的,教师也得尊敬他,一不留心,他这样的学生就站起来了,手里拿着《康熙字典》,常常会把先生指问住的。万里乾坤的“乾”和乾菜的“乾”,据这学生说是不同的。乾菜的“乾”应该这样写:“乾”,而不是那样写:“乾”。

西二道街上不但没有火磨,学堂也就只有一个。是个清真学校,设在城隍庙里边。

P3-6

序言

《呼兰河传》是萧红一部有影响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以散文化的笔调描写了以家乡为原型的“呼兰河城”的传记。

呼兰河城不是安详宁静的天堂,那里充满着无知和愚昧,荒凉的土地上弥漫着痛苦和绝望。但萧红还是用淡泊的语气和包容的心叙说了家乡的种种。她将一片片记忆的碎片摆出来,回味那份独属于童年、独属于乡土的气息。书中慈爱的祖父、后花园的动植物是萧红生命中至为重要的一抹暖色,是她灵魂的慰藉和生命的源泉。

《呼兰河传》在创作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就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比较独特:虽然写了人物,但是没有主角;虽然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文七个章节,看似各自独立却又俨然一体。萧红以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评价她的艺术成就时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整篇小说朴素流畅,就像在一个美丽的繁星当空的夜晚,听萧红娓娓讲述着呼兰河的故事。尽管凄婉,尽管忧郁,却依然美丽得动人。

名师导学3—2—1

3个阅读要点

◎《呼兰河传》中作者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写作模式,而是以呼兰河公众的生活和环境为中心来描写呼兰河的风土人情,阅读时要注意体会。

◎《呼兰河传》中有几个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如“老祖父”“有二伯”“冯歪嘴子”等。“有二伯”和鲁迅笔下的“阿Q”有异曲同工之妙,阅读时可以比较他们的异同。

◎要有选择性地阅读,有些章节里的故事要精读,如“火烧云”“我的童年”“小团圆媳妇之死”等。

2个知识要点

◎《呼兰河传》的语言朴素流畅、别具一格,阅读时仔细体会,学习本书的语言写作特色。

◎作者用儿童的视角来描写呼兰河的风土人情、生活琐事以及自己的童年往事,我们要学习这种不同角度的写作方法。

1个成长要点

◎在萧红的笔下“呼兰河城”并不繁华,但在单调中却蕴含着生机,也有着一丝丝的悲凉。在那儿有东二街的“大泥坑”,有胡同卖麻花、粉坊的生意人,有性情古怪的有二伯,有勤恳老实的冯歪嘴子,有“我”跟着祖父学唐诗、学下地的快乐而寂寞的童年,有因呼兰河人太相信迷信而造成的悲剧人生……虽然他们的生活平凡、卑琐、不幸,但他们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而是顽强地生活着。所以我们要从中学习他们顽强、坚持、不放弃的生活态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呼兰河传(彩插励志版无障碍阅读)/新课标必读名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5309457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6.5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5
出版地 北京
219
152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