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万点碧莲上玉空(阳朔生态审美游)
内容
编辑推荐

《万点碧莲上玉空(阳朔生态审美游)》是一部关于旅游文化的文集,分别以整体印象美、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生态农业美等四辑叙写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之生态审美,是一部有较多人文情怀的随笔集,也展示给我们很多别样的山水审美视角。

《万点碧莲上玉空(阳朔生态审美游)》中所辑录的赏美、品美、审美、鉴美、评美、析美文章,都是作者们用所学理论分析、解释阳朔整体、自然、人文、农业生态审美景观的一种尝试。本书由李启军,蒋新平编。

内容推荐

《万点碧莲上玉空(阳朔生态审美游)》是一部“大桂林旅游审美书系”中的一部,分别以整体印象美、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生态农业美等四辑叙写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阳朔之生态审美,是一部有较多人文情怀的随笔集,也展示给我们很多别样的山水审美视角。

这本《万点碧莲上玉空(阳朔生态审美游)》凝聚了一群年轻美学研究者的心血,他们去到桂林各地亲身游历,写下大量旅游审美小文,并将美学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美学理论知识和锻炼审美欣赏评判能力。这是作为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一项改革举措。本书由李启军,蒋新平编。

目录

第一辑 整体印象美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阳朔山水的整体美

空化·梦幻·和谐·超越——阳朔景区的意境美

三生花草梦桂林,云外天香飘阳朔

静水流深之漓江的水

乘一只竹筏,向山色青秀处漫去——漓江的总体意蕴美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游漓江山水谈审美选择

万物共生天人合一——县城景观的生态美分析

果然佳胜在兴坪——兴坪山水的意境美

身与竹化忘归程,犹在江中画里游——凤尾竹韵品鉴

第二辑 自然生态美

半个月亮爬上来——月亮山的动态美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月亮山风景美的变异性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浅谈月亮山的壮美、动态美及审美意蕴

烟笼白沙桨声轻月浸漓江渔火幽——白沙渔火的意境美

雄柔结合最相宜——拇指山的崇高与金子山的优美

碧光万道绕城通拥出碧莲接太空——碧莲峰的变异美

碧莲仙子下凡来——碧莲峰群区的意境美

意趣迭出碧莲美

奇峰俏丽直须赏何必固执寻书童——书童山的秀巧美

山青水碧成诗意,湖坝相连生画境——遇龙河景区的生态美

一江秀灵洒遇龙——遇龙河的秀美

阳朔世外有桃源桃源处处皆和谐——阳朔世外桃源的和谐美

虚可待物桃花源,自由驰骋天地间

暂避尘寰的诗意流淌——阳朔“世外桃源”的幽韵美

一湖烟水动诗情诗情深处人孤独—燕子湖的柔美

柳低绿点长堤雨榕老青龙古渡烟——榕溪穿岩的古朴美

巍巍乎荡荡乎——大榕树的“大”之美

第三辑 人文生态美

中西璧合风情万种——中西和谐的西街

古楼石路流和韵,境美人和谱谐音——阳朔西街的和谐美

有意味的形式———品读阳朔西街

阳朔西街本土旅游资源的审美

自然的洗礼人性的回归——<印象?刘三姐>的“中和之美”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刘三姐歌圩的布景美

如梦似幻,众美成焉——<印象?刘三姐>的梦幻美

如画如诗如乐——风雨桥的变幻之美

“比德”“畅神”——书童山与“七仙下凡”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格格树酒店淡定的生活情调美

天时地利人和——小岭“双胞胎村”探秘

传说浪漫依旧历史厚重有加——香花坳古石道清明祭

移步换景,以意为园——幽美的阳朔公园

一窗一画,一景一诗——画窗景观的多样统一美

第四辑 生态农业美

自然人工,相得益彰——阳朔生态农业观光带真善美的统一

天人相生和而不同—谈生态农业景观的审美构成

文化与生命的再现生态与艺术的交融—谈生态农业的审美性质

生命的觉悟审美的人生—谈生态农业景观的审美价值

试读章节

在桂林住久了的人对桂花总有一份卸不掉的情怀。像我,每每闻到桂花香都禁不住想起在桂林待的那几年。那里有我们在初秋晚上偷摘桂花的窃喜,有充满桂花香的书包,有飘着桂花香书信的年月,还有我那单调又充实的学习备考时光,以及传递着灵犀心灵的床头干桂花……

对桂花的那份感情是珍藏在我心灵深处的净地。

阳朔桂花的风韵美

此番阳朔行的某日拂晓,薄雾绵绵,数个学友相邀去阳朔公园散步,刚来到那个有些古旧的园子不免有些失落。我们悠悠地踱着,不着边际地闲聊。一阵秋风拂来,精神为之一振,哦,是我熟悉的桂花香,我又闻到了那温馨的馥郁芬芳。我抬头四周寻视,发现园子里竟栽着好些桂树。不是处处都可闻到如此宜人的香味,因为桂花的开放对空气湿度有一定的要求,还要求一定的温差,必经一段白天晴朗夜晚冷凉兼有雨露滋润的雾湿天气之后,才会烂漫破苞而出。这不,昨夜的秋雨甘露正好给足了桂花盛开的给养,周围的这几株开得正盛呢。淡黄色的花束如新长的绒毛般挨挤在枝枝树杈上,秋风拂过,阵阵芳香让我沉醉其中。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时,往往要调动眼睛、耳朵、鼻子、身体等各处感觉器官,来共同感受风景艺术的美。在这个古旧的阳朔公园里,这番烂漫芳香的桂花,给园子营造了许多灵动的气息,我也不那么倦怠这个园子了,全身心的审美活动与心理通感开始活跃,嘴边即兴哼唱着:“桂花儿飘,桂花儿香,桂花带我去远方……”桂花虽不如牡丹、芙蓉等大型花卉艳丽,但它米粒大小的花儿缀在叶密层秀的桂冠上,如万点星光,小巧玲珑得另类别致。它掩隐于翠绿的密叶之中,那种不经雕琢的自然秀丽,摇曳枝头,风情万种;那淡淡的一缕幽香,随初秋的晨风飘散。我禁不住放慢脚步,靠向桂花,用鼻子深深地闻了又闻,那香味沁人心脾,似乎引起我那缥缈绵长的遐想!难怪乎杜范在他的《和汪子渊桂花一绝》中赞道:“熏彻醉魂清入骨,敢言天下更无香……”

广西别称“八桂”。“八桂”之名是不是说,广西四面八方的山岭上桂树丛生、多且大呢?我不知道。尤其是桂林,总不能没有桂花树吧。桂林,给人最直接的联想就是桂树成林。记得周去非《岭外代答·花木门》有言“南方号桂海,秦取百粤,号日桂林。桂之所产……”桂林人生活在桂树成林的地方,深受桂花精灵的感染,是不是会变得超凡脱俗、气质清雅起来呢?我想是的。确实地,你和桂林人相处久了就能发现这一点。我是羡煞了桂林人,难道“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也有这层意思么?而盛得“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的山水给养的阳朔桂花也更多了几分清丽气息。反正我是爱极了这里的桂花!再一次深呼吸,我要让满口满鼻都充满着这云外天香。

桂花有太多让人喜爱的地方。在初秋时节盛开便是它的特别之处。大多数花卉都是春季开放,而桂花开放却在秋季,当然,还有一种四季开花的四季桂。每年阴历八九月份,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古人又称阴历八月为“桂月”。在此时节,荷花已尽菊花未开,独独桂花适时而发——“秋来花更芳”、“山寒桂花白,绿夷含素粤”。阳朔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温暖湿润、水热同期、四季分明的特点。人秋后日照仍很充足,热量丰富,因寒露、霜降的来临,夜间时有雨露,冷、热变化大,形成了白天晴朗夜晚冷凉兼有雨露滋润的雾湿条件。怪不得每到“天凉好个秋”的时节,阳朔的桂花总开得恣意又烂漫。又因县内多低山丘陵地带,秋长春短,在萧瑟寂寥的长长秋色里,桂花簌簌开放,一遍又一遍,从入秋开到重阳前,真是占尽秋光。《全宋词》的“独占三秋压众芳(吕声之:《咏桂花》)、“红英紫菊开还早,独占秋光老”(张元干:《醉花阴·咏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朱淑真:《桂花》)赞的不就是阳朔独特地理气候养育出来的桂花么?P16-18

序言

凝聚一群年轻的美学研究者心血的《万点碧莲上玉空》几经修改,现在就要付梓出版了。本来是想任其自然面目与读者诸君见面的,但是朋友们觉得作为本书主要主持者,这样做也未免太草率了些。我做事的态度一向是认真的。如果因为偷懒没有在这本书稿前面留下几句“口水话”而落下了做事不踏实、不负责任之类的骂名,岂不做了冤大头了?于是决心在这里写上几句,给它戴个“帽子”。

组织我们的美学研究生写这本书,起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个考虑是要为完成当初设计“大桂林旅游审美书系”的一个愿望。早在1990年代初,那时的我正如现在我带的研究生们,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和一帮生活、工作在大桂林的兄弟们一道,在我的导师袁鼎生和伍纯道老师带领和指导下,到大桂林各地去亲身游历一番,实际也就是进行一种自然山水景观生态的“田野调查”,然后写下了大量旅游审美小文,结集出版了《珠环贝绕大桂林》、《美在都庞越城间》、《天地有大美》、《一条流美的河》、《百里玉带缀灵珠》,加上袁鼎生老师独著的《簪山带水美相依》、《天下第一美山水》、《美海观澜》,遂成“大桂林旅游审美书系”。但是,“书系”除了上述著作,还列了一本《万点碧莲上玉空》的,还迟迟没有安排人员撰写。这回组织写作这本书算是了却了这个心愿。

一个考虑是要给吾师伍纯道先生一个“为了忘却的纪念”了。伍纯道先生生前曾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教授,后来担任美术学院院长,是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他的书法享誉东南亚,尤其在日本颇负盛名。在广西师大中文系求学期间,他既教过我书法,也教过我现当代文学之戏剧文学。两门课伍先生都给了我优秀。受他的影响,我也曾练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终因毅力不够而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每念及于此总觉得愧对老师当年手把手的教习。我知道,当年伍老师是希望和袁老师共同努力早日把书系各书出齐的。为了身在桂林市的我们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大桂林审美观赏美文,他曾资助书系骨干作者我和宁永春到各县景点实地考察,虽然因为我们自己的“小器”和“不好意思”,总共只要了一千块钱,但是我深知这里面寄予着他的厚望。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伍老师象鼻山下合影留念的情景,那是1993年3月的一天,我们和伍老师在象鼻旁拍了一张宝贵的合影,刊在当时的《桂林图片报》上。没想到5月13日伍老师就离我们而去了。伍老师是看不到书系的每本书出齐了,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打马虎眼,今天我们组织写作这本书也是想告慰伍老师的在天之灵。

一个考虑是要让我们的美学研究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美学理论知识和锻炼审美欣赏评判能力。我们的研究生在学校接受了系统、完整的美学学科理论教育,尤其是新鲜的生态美学理论教育,也有过广泛的文艺审美经验,但是还不敢肯定他们是否已经具有了一双“审美的眼睛”,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的时候了。因此,作为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一项改革举措,也是一次试点,我们决定带领2007级的7位同学到桂林阳朔进行生态景观的“田野考察”。2009年国庆长假期间,除一位同学有特殊原因外,我和蒋新平老师带领胡牧、许莹莹、方焓、何军斌、彭建伟、曾燕6位同学风尘仆仆到了阳朔,尽享了阳朔的生态美大餐。这里所辑录的赏美、品美、审美、鉴美、评美、析美文章,就是大家用所学理论分析、解释阳朔整体、自然、人文、农业生态审美景观的一种尝试。

有道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阳朔的美景数不胜数。以县城为中心,阳朔的生态景观网络起码由五条风景线交织而成:一是西街风景线,主要是西街上各种颇具特色的酒吧、餐厅、商铺、宾馆等等组合成的西街风情,也包括新西街头的阳朔公园;二是漓江风景线,逆江而上有龙头山、拇指山、金子山、螺狮山、美女峰、骆驼过江、玉兔饮水等景点,顺江而下有碧莲峰、鳌鱼洲、书童山、印象刘三姐等景点;三是阳荔公路风景线,有图腾古道、蝴蝶泉、鉴山寺、大榕树、穿岩古渡、聚龙潭、月亮山等等景点;四是田家河遇龙河风景线,有骆驼过河、老鼠爬山、美女怀胎、美公钓鱼、观音拜佛、罗汉晒肚、金龟探头、雄狮摆尾、金鸡下蛋等等;五是桂阳公路风景线,有世外桃源以及葡萄园、金桔园、柚子园等生态农业观光带。因为我们的“田野考察”时间有限,我们这本书中所赏析到的阳朔美景也是十分有限的,但作者们的描述和分析从整体到每条风景线上的美景大致都有所涉及和反映,只是多寡、深浅不一而已,所以虽不可一睹全豹,但还是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了。

虽然学生毕竟是学生,况且我们老师的水平也有限,我们不能完美地做到传神再现出阳朔生态景观的美质美态。但是,呈现在这里的一篇篇短文是学生们在我的“耳提面命”甚至“呵斥”下至少“三易其稿”,且又让我从头到尾进行了显微镜式的审查、检视并动过一些“手术”了的,一些篇目甚至已经在我的“刀削斧劈”下变得“面目全非”了。所以我敢说,我们的学生尽力了,我们老师也尽力了。我进而相信读者诸君阅读本书,不仅能够感觉到我们考虑的三个目的都达到了,对阳朔的生态美也有了一个大致相符的描画,而且还能在每个作者的行文中时不时感受到某种实感、真情、灵性、机巧和聪慧。

是为序

2012.05.05

资源山里人写于南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万点碧莲上玉空(阳朔生态审美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新平//李启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61554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08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5:2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