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蔡元培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
内容
编辑推荐

金林祥编著的《蔡元培画传》结合蔡元培所处时代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以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为视角,客观分析蔡元培在改革中国教育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实事求是地评价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所作的贡献,深刻揭示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内容推荐

金林祥编著的《蔡元培画传》共分六章,并精选有关教育家蔡元培的图片一百余幅,分插于全书各个部分,与相应的文字匹配,形成以文带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格局,真实再现教育家的人生历程,凸显教育家的教育精神与人格魅力。

《蔡元培画传》适合教育工作者,大中学生及学生家长等广大读者阅读。

目录

序章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商人世家

清末翰林

国民党元老

中央研究院缔造者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一 委身教育

绍兴中西学堂总理

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

参与发起创立中国教育会、爱国女学和爱国学社

二 出国留学考察

三次留学德国

留学法国

赴欧美考察

学习六门外语

编译多种著作

三 首任民国教育总长

颁布教育法令,建立新教育

秩序

创建民国教育行政机构

主张废除清末教育宗旨,提出五育并举教育方针

拟订学制草案,筹划和主持召开临时教育会议

四 北京大学校长

知难而上,出长北大

主张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

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创建教授治校的管理体制

五 民国大学院院长

改革教育行政制度,“以学术化代官僚化”

制定新的教育宗旨

创设国立音乐院和国立艺术院

创办国立劳动大学

主张教育独立

后记

把教育办得更好(代跋)

试读章节

蔡元培是清末名翰林。在甲午战争之前,他接受的完全是旧式教育,走的是中国士人传统的读经科举之路。他6岁开始发蒙,先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三部小书,然后读四书、五经。旧式教育先生多强调熟读背诵,而不重视讲解。除读书外,功课还有习字和对句。习字是先摹后临。摹是先描红字,后用影格;临则先在范本的空格上照写,后来用帖子放在前面,在别的空白纸上照写。对句犹如现在的造句,从一个字开始,到四个字为止。具体方法是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不但名词、动词、静词要针锋相对,而且名词中动、植、矿与器物、宫室等,静词中颜色、性质与数目等,都要各从其类。

14岁至17岁,蔡元培受业于王懋修。王懋修字子庄,是一位老秀才。他博览明清两朝的八股文,推崇宋明理学,敬佩刘宗周、吕留良、曾静等明清之际的反清志士。蔡元培自述,“二十岁以前。最崇拜宋儒”,这显然是受到了业师的影响。而蔡元培后来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主张民主共和,便同他这段受教经历有关,尤其是刘宗周、吕留良、曾静等明清之际反清志士的民族气节、爱国精神、民本思想对他的影响甚大。

17岁时,蔡元培考中秀才,从此,他开始自南阅读。十叭九岁,蔡元培充任塾师两年,虽然所教学生不多,所授课程仅限于国文,内容也是对句与八股文,但这是蔡元培教育生涯的开始。

1886年,蔡元培受聘于同乡徐友兰家,—方面充当其子徐维则的伴读,一方面帮助校书,至1889年,历时四年。他充分利用徐家丰富的藏书,“博览群书,学乃大进”。

同当时许多读书人一样,蔡元培在考取秀才以后。继续沿科举道路前行。在23岁即1889年时,他第三次前往杭州应乡试,考取举人。是科为光绪皇帝亲政恩科,浙江省共考取155名,蔡元培为第23名。同科有汪康年、张元济、徐珂、徐维则、汪大燮、王佐等。P5-6

序言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这个问题的提出显示出中国急需教育家却又缺少教育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明确提出:“造就一批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

然而,现今即使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对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家却也没有清晰的认识。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与时任四川教育出版社社长安庆国在编写一套《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的想法上不谋而台,这对传承、传播中国20世纪教育家的办学理念,弘扬其教育精神和优秀思想,促进教育家办学的旱日全面实现十分有益。也十分必要。

这套丛书所选择的十位传主是经过教育史专业的学者海选而产生的,他们是王国维、蔡元培、陶行知、张伯苓、胡适、梅贻琦、黄炎培、徐特立、陈鹤琴、晏阳初,我认为他们确实代表了20世纪对中国教育有巨大影响的教育家群体。

这套丛书突出传主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办学实践,尤其凸显传主的教育家精神,强调以史料为依据,对传主的教育贡献作客观评价,实事求是,还原历史,避免主观,不做有意拔高,全书插入大量珍贵历史图片,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历史画卷,使得丛书具有了较高的学术价值、收藏价值以及观赏性和可读性。同时,丛书主编精心挑选各位传主研究方面的专家担任各分册作者,较好地保证了整套丛书的编写深度和质量。其中黄延复研究梅贻琦、宋恩荣研究晏阳初、梁吉生研究张伯苓、戴永增研究徐特立、金林祥研究蔡元培、储朝晖研究陶行知都有二十多年了。我与储朝晖第一次见面是在1988年,他拿着一封方明的信来找我,正是为了查阅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的陶行知研究资料。北京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邹新明研究胡适、西南大学教授谢长法研究黄炎培、陈鹤琴外孙柯小卫研究陈鹤琴、华东师范大学徐旭晟博士研究王国维,他们也都是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堪称黄金组合。这套书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领会各位教育家的精神真谛。

希望这样一套难得的好书,能激励有志教育的人成为教育家,切实有效地推动中国的教育家办学进程。

后记

我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蔡元培研究以来,已经走过了近三十个年头。其间,曾先后写过两本有关教育家蔡元培的书。一本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另一本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因此,本书是我撰写的第三本有关教育家蔡元培的书。

相比较于上述两本书,本书作为《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巾的一种,着重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积极探索:

其一,本书以历史发展为时序,以丰富的史实为依据,透过蔡元培主要的生平事迹、教育实践活动和担任的重要教育职务,展示蔡元培丰富多彩的教育人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凸显蔡元培别具一格的教育家精神。

其二,本书结合蔡元培所处时代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以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为视角,客观分析蔡元培在改革中国教育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实事求是地评价蔡元培对中国近代教育发展所作的贡献,深刻揭示蔡元培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其三,本书精选有关教育家蔡元培的图片一百余幅,分插于全书各个部分,与相应的文字匹配,形成以文带图、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格局,力求增强本书的直观性、可读性。

承蒙《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丛书主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博士的信任,将本书列入这套书的撰写和出版计划;年轻朋友范远波、阎乃胜、李瑛、欧七斤、崔青松,或帮助收集资料。或核对引文,或制作图片。在此,谨向上述各位所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此外,对本书所有被征引的资料和图片的著作者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自改革开放以来,蔡元培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r不少蔡元培的传记著作。其中不乏学术水平高,受到学术界好评和读者欢迎的佳作。然而,蔡元培教育画传著作却并不多见。作为一种新的尝试,本书虽已经尽了力,但缺点和不足难免,恳请方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金林祥

2011年6月于华东师范大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蔡元培画传/20世纪中国教育家画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林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861612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46-64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30
170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3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