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荣根主编的《法鉴》之旨,在立足法史,崇尚法学,昌明法治。其研,冀包中外古今;其究,期及国法私约;其成,则在稽古酌今、求真求实、兼容并蓄、学术开放、争鸣自由。诚以此志恭邀学界同仁共举之!共享之!研人类中群己之见、究法理外天人之际、生学术上鸿鹄之志。内容包括:《法鉴》缘起、巴楚文化圈民族法文化概论、祀天礼与中国古代王权的合法性建构、被“遗忘”的社会生活规范——汉代债法探析、春秋时期刑罚的目的初探——以《左传》为主要依据等。
| 图书 | 法鉴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俞荣根主编的《法鉴》之旨,在立足法史,崇尚法学,昌明法治。其研,冀包中外古今;其究,期及国法私约;其成,则在稽古酌今、求真求实、兼容并蓄、学术开放、争鸣自由。诚以此志恭邀学界同仁共举之!共享之!研人类中群己之见、究法理外天人之际、生学术上鸿鹄之志。内容包括:《法鉴》缘起、巴楚文化圈民族法文化概论、祀天礼与中国古代王权的合法性建构、被“遗忘”的社会生活规范——汉代债法探析、春秋时期刑罚的目的初探——以《左传》为主要依据等。 目录 序 为《法鉴》说几句话 主编寄语 《法鉴》缘起 【古代法研究】 祀天礼与中国古代王权的合法性建构 春秋时期刑罚的目的初探——以《左传》为主要依据 宋代令的修订及变化 元代徒刑制度分析 继受与发展:元代离婚法律制度研究 【简牍、巴县档案与法制】 被“遗忘”的社会生活规范——汉代债法探析 清代中期重庆的商人团体及其行规研究 【民族法文化之窗】 巴楚文化圈民族法文化概论 西夏的宗教法 景颇族习惯规范与国家法的博弈与对接 【新中国法制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人民法庭的组建与运作——以西南地区为例 【博士生园地】 《晋书·刑法志》所见法制考析 【附录】 附录一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简介 附录二 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附录三 《中华大典·法律典·法律理论分典》即将完成编纂任务 附录四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专业2006年~2010年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法鉴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俞荣根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812254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4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09 |
| 出版时间 | 2012-01-01 |
| 首版时间 | 2012-01-01 |
| 印刷时间 | 2012-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5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D929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4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