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谁理你的梦想(转个弯思考人生将会不一样)
内容
试读章节

我的故事要从高中的最后一年说起。

当时,对一个迷惘的学生来说,参加大学联考、通过窄门、升入一所重点大学念书,这样应该就可以跟大家交待了。大家是指爸爸、妈妈,老师、朋友,甚至亲戚。我的脑子很从众、很机械地想,如果分数够高,那就可以进入人人称羡的重点大学法律系或是成为对未来很有保障的师范公费生。现在想起来,这似乎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更多的是中国台湾社会对一个文科生的期待。我跟大家一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小学上完上中学,中学上完升高中,高中上完考大学,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没有入告诉你l为什么是这样。当然,偶尔会有一些脱轨的想法跳出来,也会很快地消失,因为那样会脱离跟大家共同的跑道,不会被家人、亲戚、朋友和社会接受,也或许,我压根没有想过我有什么选择的空间,就是以群体的步调走下去。

我的分数不够上人人追逐的热门科系、明星学校。选填志愿时,我只有一个想法,只要能上重点大学就好。我不断地说服自己选择重点大学是最正确的选择,只要上重点大学,科系不重要,兴趣无关紧要,专长也靠边站,自己的潜能或是未来的路更是想都没想过。为了“重点”二字,其他一切都不需要考虑。

那时,我觉得重点大学的招牌,就像光芒炫目的魔法皇冠,只要拥有它,不仅能获得赞赏,毕业之后的路似乎也会一帆风顺,加上我不想承受没有上重点大学的挫败感,尤其是那些小孩都是上第一志愿的亲戚们同情的眼神。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傻,别人的眼光和评论只是一时的事,但是承担后果的却是自己。那时我还不明白这一点对人生至关重要,即使心里响起另一个声音,却完全被我强制地压抑和忽略,并且不停说服自己,“只要选择重点大学,其他的一切都不用管,这就是我想要的”。就这样,我糊里糊涂地戴上了当年我认为的从此将一路顺风的“重点大学”这个皇冠。

我选择了一条世俗眼光下安全的路,一条大家都认可的、没有争议的、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路。现在我终于知道,那样很软弱,会给自己留下很多后悔,不知道什么是试着了解自己和勇敢地面对自己,所以选择忽视自己心里的各种声音。

从发榜那一刻起,我的心中没有大学新生应有的雀跃与欢喜,亲人朋友对我的祝贺显得很诡异,填满我心中的是无尽的失落与担忧。失落的是,我没能进入自己觉得可能比较适合的科系;担忧的是,对于毫无兴趣的专业,如何找到未来想要走的道路和方向呢?虽然常常听到一句话,“Listen to your heart”,当时我怎么就没有试着去聆听呢?

向下沉沦的日子很容易过,大学第一年很快就过去了。我不觉得我学到了什么,当然这不怪学校,更不怪老师,责任全在我自己。对于没有兴趣的课程,我天天以敷衍的心态去上课,只要有逃学的机会我都不放过,课余时间就用来打工,还有迷失在大一的群体生活里,流连在社团活动、联谊、夜游、酒吧、夜店、逛街、聊天……的多彩多姿,有点放荡的年轻岁月中,没了家里大人的管束,更是肆无忌惮地熬夜玩乐,渐渐的,迷失的感觉慢慢在我的心中生了根,占据了我的生活。

有一次上阳明山夜游,回到学校宿舍已经是凌晨五点多,宿舍的大门早就关了,我们几个同学只能在校园里游荡,然后大家一起到附近的永和豆浆店吃早餐,一边吃早餐一边聊天,我们谈论未来,聊着现在的大学生活是否和自己升学考试前所憧憬的一样。有人说,通过考试进入大学后,就是要用力地玩,尽情挥洒青春,把以前不能做的都做了,未来的事未来再打算;也有人说,虽然以前准备考试的日子很辛苦,总是睡不够,压力超大,但是很有目标,生活充满动力和冲劲,现在过得很懒散很颓废,很没有目标。  而当下的我心中却有一种挥之不去、空荡荡的感觉,以前所幻想的大学生活和现在置身其中的很不一样。以前总觉得大学生活能为我提供一个追寻梦想的舞台,如今那种感觉比高中的时候离我更远。离开了准备联考的高中生活,终于迈入重点大学的梦幻园地,我的心里却是无尽的失落。从小到大,父母、老师、长辈总是对我们说,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是黄金年代,是最美好的时光,但是我为什么感受不到呢?“我到底要什么?”“我能做什么来改变这一切?”“未来我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打转,挥之不去。

转眼就是大二上学期,我想应该找一些新的事物让自己忙碌一点,好让自己忘记、埋葬心中那迷失的感觉。我选择“英语系”为辅系,让自己的课表更加紧凑。我的课表的确满了很多,功课和考试也多了,原本以为这样的选择与新挑战,能让我渐渐习惯甚至喜欢上那样的生活,更希望能给我对未来带来一些启发与灵感,但是这些都没有发生,反而心中的问题和声音变得沉重而嘈杂。P4-7

书评(媒体评论)

梦想在左,困难在右。关键是在最瓶颈最困难的时刻,你是选择坚持不懈还是妥协放弃。杨乔坚持了,于是她能够站在山巅俯瞰世界的辽阔!

——《背包十年》作者,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 小鹏

读完杨乔的新书《谁理你的梦想》,我想起来了自己当年负笈游学世界诸大洲的往事。在一个自由而多元化的时代,机会往往偏爱那些敢于倾听自己心声的人。当然,杨乔的成功不仅仅是一个当代优秀青年的个人奋斗史,它还有更宏大的背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崛起以及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的推进,所有胸怀梦想的有志青年都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成为未来的世界青年领袖,杨乔就是其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价值中国网CEO 林永青

目录

推荐序一 我们是谁

推荐序二 你的世界一定会更精彩

推荐序三 机遇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头脑

推荐序四 我们所遇到过的最闪耀的宝石

推荐序五 美妙的礼物

推荐序六 杰出的文化桥梁

推荐序七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第一部 做梦是一种本能

 1、为自己的梦想找到一个起点

 2、用消去法选择你的道路

 3、找个可以孤独的地方认识自己

 4、先完成一个小梦想鼓励自己

 5、竞争力开始放光芒

第二部 旅行是做梦的起点

 6、奖学金的意义

 7、上海的文化,我的气度

 8、新疆的大漠,我的眼界

 9、西藏的天空,我的心灵

 10、尼泊尔的孩子,我的笑容

第三部 环游世界,梦想成真

 11、网络时代

 12、飞过太平洋,我越来越了解自己

 13、回到亚洲,换个方向思考,人生将会不一样

 14、行走欧洲,旅行让我对生命的变化有所准备

第四部 实践梦想,得到更多

 15、国际志愿者经验带来的生命力

 16、瑞士的全额奖学金是一道活水

 17、到联合国之路创造无限可能

 18、走自己的路,拥有百万年薪

 19、他们走向世界的故事

附录一 “Up with People”国际组织

附录二 争取奖学金会面临的题目

序言

我没见过杨乔,却和她有一种“同病相连”的感觉——回想当年,也没人理会我的梦想。当我对同学说想成为一个职业旅行者的时候,他们说,三百六十行里没有干这个的。当我辞去工作打起背包的时候,父母的不理解又成为另一道纸枷锁,让我不敢放手去搏、去闯。

其实,像我和杨乔这样有梦想却曾经被现实羁绊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梵高,他的梦想不过是复制内心深处的色彩,可身边的人却把他看成一事无成的废物。比如特蕾萨修女,她梦想帮助那些印度穷人里的最穷者,可在她获得媒体广泛关注之前,加尔各答的穷人数量远远超过她的预期。又比如佛科斯,他的梦想是从加拿大的西海岸跑到东海岸,可与他的左腿齐头并进的却是一条假肢。

梦想在左,困难在右。在这场拔河比赛中,梦想总是输多赢少。可凡事总有例外,于是有人出发了,有人辞职了,有人动笔了,有人行动了。其实所有这些人都不过是听见了内心深处的声音——去干吧,干自己喜欢的事情,趁我们还年轻。我们都知道,人生应该还有另外一种可能,不为车子、房子,不为票子、路子,而应为了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个自己。

有人说,我也曾为梦想闪过念、动过心,可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那我想请问,你为梦想坚持过吗?在最瓶颈、最困难的时刻,你是选择坚持不懈还是妥协放弃?

杨乔坚持了,于是她能够站在山巅俯瞰世界的辽阔,能在海底与鱼群嬉戏。我也没有放弃,于是在旅行的过程中收集了无数感动。更不用说梵高、特蕾萨和佛科斯,单这几个名字就已经为那些伟大传奇作了注脚。

梦想就像一盏微光,指引着我们的方向。当微光越来越明亮,变成太阳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再惧怕黑暗。

总有人想知道我们究竟是谁?怎么那么幸运可以把梦想实现?

我们是谁?不过是特别在乎自己梦想的人而已。

(本文作者为《背包十年》作者,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

内容推荐

《谁理你的梦想:转个弯思考人生将会不一样》台湾新锐作家杨乔所著。《谁理你的梦想:转个弯思考人生将会不一样》内容如下:

从中国台湾到瑞士,从北京到圣塔菲,从圣地亚哥到京都,从东京到阿姆斯特丹;她走过全球三大洲15个国家60多个城市;她读过中国台北、北京和瑞士的大学及国际名校;她替法国、德国的跨国性公司工作;她在最热门的上海和香港创业。

“看看这个世界”的小小梦想与动力,如何让一个28岁的女孩,超越一个接一个的决胜点,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转折点,照着自己所希望的步伐,在这个世界游走。

上完大二最后一堂课,她作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去大陆读大学。随着和平东路的百千层花絮纷飞,整条路上似乎清新明晰起来,前进的道路似乎已经启动,准备大陆高校的入学考试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看看这个世界。有一些梦想很难说出口,尤其是单纯的但是没有目的性的,对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说,环游世界就是一个太奢侈太遥远的梦。

百万年薪。有一些要求很难达成,特别是在连续不景气的年代,对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来说,似乎是一个难以达到的数字。

编辑推荐

作者杨乔用自己的双腿走出了不一样的人生;她用对梦想的执着和坚持实现了让人艳羡的成就,如今,她带着自己在台湾引起疯狂阅读热潮的自传体新书落户大陆,《谁理你的梦想》与读者分享了她并非出身名校如何通过国际交流取得全额奖学金、如何利用国际经验获得令人羡慕的工作机会、如何实现环游世界的梦想。

《背包十年》作者,中国职业旅行第一人小鹏为此书倾情作序推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谁理你的梦想(转个弯思考人生将会不一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3128990
开本 16开
页数 2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5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2: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