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北方城郭(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北方城郭(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是柳建伟潜心十余年创作的长篇处女作,是中国多年以来深得批判现实主义真传的长篇之一,1997年甫一出版,受到评论界高度关注,与《尘埃落定》一起被誉为“年度长篇小说的双璧和压卷之作”。作家以恢宏的气度、过人的胆魄、批判性的姿态和攻坚的责任感,直面当下纷繁复杂的中国现实。

内容推荐

《北方城郭(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柳建伟的成名作,曾入选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终评篇目,荣膺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这是一部跨越四十余年的皇皇巨著,一幅气势磅礴的现实主义画卷,尽述社会大转型期中国人的生存境况。

小说以豫西南龙泉县城为中心展开,以追查一笔赈灾款和一个命案的真相为线索,对中国四十余年来的城乡现实进行了全景式的描绘。小说直面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刻画了社会大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作者笔力雄健,有过人的胆魄、洞察生活的敏锐性、批判性的姿态和攻坚的责任感,成功地塑造了白剑、李金堂、刘清松、欧阳洪梅、林苟生、申玉豹、三妞等众多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该书情节曲折、结构宏大,被誉为反腐小说的巅峰之作,又与《白鹿原》、《古船》、《平凡的世界》一起,并称“新时期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四大名著”。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列车穿行在白茫茫的华北平原上。血色的夕阳在西面地平线上正由微弱的橙光对抗着从四面八方渐渐逼近的灰蒙蒙闪着寒气的暮色。道路和麦田都被大雪覆盖了,只有零星参差的几棵杨树或是几棵槐树突兀在银白的、单调得有点空寂的旷野里,从一个静谧遥远的村庄走向另一个遥远。

林苟生脱掉像棕熊一样肥大的皮夹克放在十八号中铺上,低头看看空荡荡的下铺,稍稍迟疑便把中铺上的一只手提箱移到下铺上。他用一双黑色方口手工布鞋换下脚上的俄罗斯马靴,抱过卧具,准备占领这张空着的下铺。这时,他看见一条修长的腿从铺位的一端垂了下来。林苟生身子朝后一仰,只见一个留着披肩长发的少女从半空飘落下来,栽进一双红鞋里。林苟生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旅途上,有飞机他不坐火车,有软卧他不睡硬卧,有硬卧他不坐硬座,有下铺他绝不会去睡上铺。如果有一个很能谈得来的旅伴,他又会毫不犹豫地放弃睡眠。如果听众里有妙龄少女,他肯定不会照顾到那些半老徐娘。这种习惯与他年近花甲的年龄不太相称,但他却总能如愿以偿。为了找到一个谈话对手,有时候他的臀部会印遍整个车厢。这些少女事后不会影响到他的生活,因为道别时那一声声甜甜的“再见”,在他看来都是“永别”。

少女听着随身听,迷蒙着双眼望着窗外。玻璃上己蒙上一层水雾,太阳已变成一只自身不会发光的巨大的红气球,正在和地平线亲吻。蓦地,少女的身子向窗口一倾,伸手在玻璃上涂出一片明亮,一只灰色的兔子正在雪野里狂奔,后蹄弹出一条雾一样的白线。这番景象只维持了片刻,便在少女的视野里消失了。少女像是被什么击中似的,身子朝后一仰,拽下耳塞,不由得发出一声轻叹。

“你放心,今天它不会遇到猎手的。猎枪都缴光了。”

少女埋着的头慢慢向上抬去。先是一双在古装电影里才见过的怪头怪脑的布鞋,两条真皮裤腿像是两根倒栽的电线杆子,一只鼓囊囊的金利来腰包围在黄世仁大年三十逼债时穿的那种绸子白花黑袄上,一条闪着金光的链子从第二第三颗编成黑蝴蝶花样的布纽扣问探出来,伸向牛腰一样粗的脖子上,最后是一张微红的、多肉的却又显出棱角的大脸,双颊刮得铁青,嘴角微微泛着笑意,一副和这张大脸太不成比例的金丝边眼镜跨在鼻头上显出摇摇欲坠的样子。少女刚看到那双眼睛,禁不住似的忙把自己的目光抡向车窗,她感到那两只眼睛像两只聚光灯泡,能把自己的一切心事照得雪亮。这种带有地狱里阴气的光亮阻止了她正在膨胀的好奇心。车窗上,五根大号火腿肠组装的大手慢慢滑了下来。少女和这位粗壮的红脸汉子对视片刻,忍不住抿嘴笑了。

林苟生坐下来,取下八角帽再搭讪道:“小姐,是不是敝人相貌狰狞,吓着了你?我猜你一定在想我是一个公安部正在通缉的江洋大盗。”

“谁怕你了!”少女挑战似的望着林苟生,“你的装束很怪,像是现代人组装的出土文物,脚在清代,腿是现代,上身和帽子是解放前,万恶的旧社会。”

“你这个‘组装’用得好!很合我这个珠宝古董商人的身份。小姐是到哪里发财呢还是闷得慌出去转转,我猜一猜。”林苟生眼锋一抡,看见身穿灰色制服、头戴船形帽的女乘务员正在不远处整理行李架下那些长短不齐的毛巾,忙站起来取下挂在行李架上的意见簿,坐下来掏出派克钢笔,嘴里大声说道,“我常年在外奔波,还没坐过这么干净整洁的车呢。你看这毛巾叠的,像是木匠用墨线绷过一般。你看这地板,啧啧。一0一八号同志,歇会儿吧,一上车我就看你一直在忙。”

“船形帽”边整着一条毛巾,边扭头朝林苟生微微一笑:“这是我的工作。”

林苟生看了看两个空着的下铺:“一0一八号同志,这两个铺不是给石家庄留的吧?”

“不是。”

“能不能帮我换一个?我是十八号中铺,我这个人有恐高症,夜里还常梦游。”林苟生说着话把一条表扬意见写了下来。 “船形帽”整完了毛巾,对林苟生道:“如果开车一小时,客人还没有来,请你到乘务室找我。”

林苟生忙把意见簿递到少女手里:“小姐,你不是也有话要写吗?”说着眨着眼睛使眼色。

“车刚开你让我写什么?”

乘务员从过道上消失了,车厢里顿时炸了锅。

“他妈的,这铁路办成什么样了?放着这么多空位子不卖,还是什么人民的铁路!”

“票贩子真可恶,一百二的票,他敢要二百。”

“你还好一点,我出了二百五。”

“毛巾成不成一线关我们屁事,有这工夫给锅炉里添两锹煤。你们看,我泡了二十分钟茶,茶叶还在漂哩。不写批评意见就是好的。”

“对,给她写批评意见。”

“现在就写。”

“我也写,喝这种温吞水不是让我们跑肚吗?”

林苟生冷眼像雷达一样朝说话的人扫出两个扇形,一声沉闷的冷笑从他多肉的腹部发动起来,爬过喉结断断续续滚出紫红多肉的双唇。谁都能听出这声音的挑战意味,一时间小半节车厢鸦雀无声了。珠宝古董商突然收住笑,倏地摘下金丝边眼镜:“你们谁没干过这拍马屁的营生?出门在外,谁都想舒坦,要不掏二百五买高价票干吗?我们应该知足。北京的票贩子信誉还是不错的,至少咱们没有买到假票,这比在上海、广州、武汉让人放心。再说呢,贩票也是个风险营生,这两张下铺现在在他们手里已一文不值了。跑肚总比没水喝强些。是的,我拍乘务员马屁动机不那么高尚,我是想睡下铺,谁都想睡下铺。常年跑车不容易,心里烦着呢。今天咱们给她写三条批评,这个月她就少收入一级奖金,下次出车,八十度的水就会变成六十度。再写两条表扬呢,奖金就可涨一级,心情一好,咱们的茶叶就会沉下去,咱们的地板就能当镜子用,咱们就可以从中铺换到下铺。小妹妹,你真的想爬那个上铺?”

P1-3

序言

柳建伟小老弟是我的南阳小老乡,人前人后他管我叫凌老师,我却希望他无论在什么场合都管我叫二哥。我认他做老弟做朋友,是因为他真诚、善良、厚道、孝顺。文人之间,常见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文人相轻,一种是惺惺相惜,所幸我和建伟间的状态属于后一种。文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本来就边缘,相互间相轻当然很不好,相轻如成风气,文人的生存境况便可悲可怜了,所以我坚决主张文人相惜。建伟老弟的成名作《北方城郭》要在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个修订本,他和该社社长嘱我作这个序,我不假思索就答应了。应承下这件事的时候,我还没读过《北方城郭》。虽没读过书,可早知道它。南阳自古就是一片文气旺盛之地,出本什么像样的书,出个什么像样的作家,圈子里很快会评说一番。大约在1998年春节前后吧,南阳的文友聚一起小酌,多半要提到柳建伟,多半要议论到《北方城郭》,对人对书评价都不错。当时,我的《乾隆皇帝》刚刚杀青,心力体力均不支,谁的书都不想读,也就与《北方城郭》失之交臂了。次年春节,因为《雍正王朝》在中央电视台作为开年大戏热播,南阳为我热闹过一阵子。接下来的春节,又因为《突出重围》在中央电视台作为开年大戏热播,南阳也为建伟热闹了一阵子。于是,南阳电视台的朋友借势做了一期访谈我和建伟的节目。这样,才有了我和建伟小老弟两个南阳文人的第一次见面。建伟说“相见恨晚”,我回答“彼此彼此”。

那时,建伟穿着军装,肩上扛着中校肩牌,很让我眼热。我出生在军人家庭,自己又当过十年兵,看见一身戎装的同行,自然倍感亲切。看他年纪不大,竟把部队看得那么透彻,且用影视手段表达出对军队的认识,我多少有点羡慕。没能在笔下写一写纯粹的军营生活,我一直引以为憾,对他写出《突出重围》心生羡慕,也属正常心理。建伟对我写的东西非常熟悉,这多少让我感到意外。他对《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都是好评,尤其给《雍正皇帝》许多溢美之辞,说了“杰作”和“里程碑”之类的过头话,又对《雍正皇帝》没能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并尖锐地指出:《雍正皇帝》因一票之差与茅盾文学奖擦肩而过,是因为书中写了雍正的乱伦。他认真、真诚地说,我也认真、真诚地听。如此而已。记得我当时对他说过不要把得奖看得过重之类的话。因为那时,我已经知道他的《北方城郭》正在角逐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列终评候选篇目现实题材第一名。从他的言语里,可以感觉到他对这本书的自信。说这话,自然是把他看成小朋友了,也认为是我这过来人的责任。

一年后,《北方城郭》在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终评中名落孙山了。消息灵通人士告诉我个小道消息,《北方城郭》在终评时铩羽而归,是因为书中的性描写太多了点。我听后付之一笑。描写性和乱伦,都是文学创作中的尖端课题,我和建伟都栽在这上,不算丢人。再过一年,我和他才见第二面。这时,他的新作《英雄时代》已经面市,围绕着小老弟又是一阵热闹。落榜了能马上写出不错的新书,看来建伟的抗打击能力不差,这让我对他更生出几分喜欢。

之后,我和建伟的交往开始密切起来。其实也密切不到哪里去,无非是他回乡时或者我去北京时,见个面,小酌几杯,遇到好的手机段子,相互转发一下,同乐同乐。

去年,从媒体上知道建伟以《英雄时代》捧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成为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得主,我真为他感到高兴。他没向我这个老大哥报喜,说明他不喜张扬,或许心中还有更远大的目标。这样,我更喜欢。我对他的喜欢,也不用言语表达,只是送他几幅我画的南瓜或葡萄之类。南阳人,不管做什么,都不容易超过前人立下的标高,谁也不敢张狂。南阳人做官,官能大过东汉光武帝刘秀吗?南阳人经商,能富过陶朱公范蠡吗?南阳人做学问,学问能大过《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吗?南阳人玩智慧,能比得了曾在这里躬耕过的诸葛亮吗?南阳人搞科学,能搞出比浑天仪、地动仪更伟大的仪器吗?南阳入学医术,成就能大过医圣张仲景吗?南阳人写文章,能写得过庾信的《哀江南赋》吗?所以,建伟得不得奖,在我都以为无关宏旨。

以上说的是建伟这个人,下面说的就是他的这本书了。  写这篇序的时候,《北方城郭》我已经认真看过了,也读了各种专家的评介文章。有人说《北方城郭》是一棵长疯了的大树,有人说《北方城郭》是大作但不是精品,有人说《北方城郭》是一部描写中国当代生活的《清明上河图》式的长卷,有人说《北方城郭》是当代反腐小说的巅峰之作……在我看来,都是,又都不是。

要我说,《北方城郭》是一部无法言说、说也说不清楚的奇书。它奇在哪里呢?首先,它奇在无法将它归类。农村题材?都市题材?现代题材?当代题材?政治小说?言情小说?公案小说?反腐小说?都是,也不全是。其次,它奇在无法将书中人物的生活空间定性。表面上,《北方城郭》主要写南阳的一个县城,可读着读着,竟能读出古代京城宫廷里的肃杀之气。这种气味,我十分熟悉,写清朝三帝王十三卷小说,这种气味伴我生活了二十来年。再次,它奇在阅读时如入大林莽,近看啥都清晰,远看一片混沌。我不是评论家,不能子丑寅卯有理有据地说出这三奇的妙处,可我知道文学作品中的上品,都是混沌一片,恰恰都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样子。七年前,因我给热播的《雍正王朝》打了个低分,惹了场笔墨官司。现在,我还是不愿给这个剧太高的分数,因为电视剧把小说混沌的主旨变得单纯了。在《由(雍正王朝)热播所思》一文中,我写过这样的话:“我写《雍正皇帝》的主旨不单纯是‘反贪’,也不单纯是‘反腐’,而是如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情态,‘落霞’绚丽与消亡前向它投去最后的一瞥,既有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也有对它的深沉思索与哀婉。就这一点而言,《雍正王朝》电视剧是不胜负荷的。”我喜欢《北方城郭》呈现出来的浓烈的混沌感。

《北方城郭》的故事,是经典故事;《北方城郭》的人物,是典型人物。故事成片,人物成林。权力与欲望、金钱与欲望、爱情与欲望、忠诚与背叛、弑父与杀子、堕落与救赎、恩怨与情仇的纠缠等等文学经典元素, 《北方城郭》里应有尽有。李金堂、欧阳洪梅、申玉豹、林苟生、三妞这些人物,都属于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典型人物。李金堂从本质上说和雍正可算是孪生兄弟,我喜欢。欧阳洪梅从血脉上说完全是繁漪、阿克西妮亚的本家姐妹,我也喜欢。申玉豹绝对是于连、拉斯克拉尼科夫的中国弟兄,我很喜欢。林苟生简直是基督山伯爵的远房表弟,我挺喜欢。三妞无疑是玛丝洛娃的中国表妹,我还是喜欢。

建伟老弟说他拜过五个老师: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莎士比亚。此言不虚。从《北方城郭》中,不难看出这些大师的影响。鲁迅的硬骨头,曹雪芹的结构,巴尔扎克的丰富,莎士比亚的激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邃,《北方城郭》都有不错的演示。《北方城郭》成书时,建伟才33岁,真是难得。

建伟对《北方城郭》的自信不是盲目的。他请我为《北方城郭》的修订版写个序言,也是有道理的。如今这世界,好酒也怕巷子深。一部好书,没有慧眼识珠的人对外宣讲它的好,时日久了,它也会被埋没。我写这些文字,目的自然是希望读者多加关注《北方城郭》这本写我们南阳的大书奇书。在我看来,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以现实主义手段创作的反映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从分量和水准上考量,能跟《北方城郭》相当的,也就是《白鹿原》、《古船》、《平凡的世界》几部。我相信大多数读者在读过《北方城郭》后,会得出与我相同的结论。

不常给人写序,不知分寸如何拿捏。没在文章中批评建伟和他的作品,也不知合不合作序的规矩。不管这么多了,敬请读者朋友理解、体谅我对建伟老弟的相惜之情吧。

是为序。

后记

论人,可说其命运如何如何。论书呢?似乎也可说其命运如何如何。书的命运,也有好坏之分。

《北方城郭》在我的几本长篇小说中,命运不算好。每每想起它,我的心里总是五味俱全。

三十三岁,在“皇家”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长达五十五万字的长篇处女作,可解成一个甜字。书中版权页遗漏了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编校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三,可解成一个酸字。圈里圈外一片叫好声,大都认为它是我写得最精彩的小说,可十年间它只卖了区区几万册,无法望《突出重围》、《英雄时代》发行量之项背,可解成一个成字。十年里,都说它的故事可改成几十集非常精彩的影视剧,我自己也这么认为,可就它无法触电,可解成一个辣字。本来,身患绝症的母亲生前应该能看到它,可惜出版拖期,书出来后母亲的坟头上已长出了半尺高的荒草,可解成一个苦字。

五味中,苦味最浓,几乎掩埋了甜辣酸咸。我写《北方城郭》,就是为了让母亲活着时能看一眼飘出墨香的成书,书印成后,最重要的一个读者却早已长眠了,真是大悲哀。所以,在《北方城郭》出版后,我再没有读过它。十年来,一看到它,我这心就痛。

转眼间,母亲去世已近十年了。在母亲去世十周年的忌日,我拿什么奉献给她呢?最好是在她的坟前烧一本修订后的《北方城郭》。

承蒙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错爱,我这个心愿可以了却了。这里,我诚挚地对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领导还有本书责编尹志勇老弟说声谢谢。

此次修订,原则是修旧如旧。只改正一百六十余个原书中的错字别字,只增删润色四十余处表述不甚准的文字,以尽力保持书的原貌。

母亲生前极喜欢读二月河先生的帝王小说,常拿二月河先生给我做榜样。我请二月河先生给这个修订版写序言,只是想告诉母亲:如今,二月河先生已把您的独生儿子当成小兄弟了。

二哥二月河在百忙中仔细阅读了修订稿,并撰写了溢美之词过多的长序。我知道二哥这么写是想让我在九泉下的母亲得到更多的安慰。二哥的良苦用心,小老弟我心领了。

至于《北方城郭》的命运会不会因再版而改变,我无法预测。但我希望’它的命运会从此变得好起来。

2006年中秋

书评(媒体评论)

权力与欲望,金钱与欲望,爱情与欲望,忠诚与背叛,弑父与杀子,堕落与救赎等文学经典元素,《北方城郭》里应有尽有。鲁迅的硬骨头、曹雪芹的结构、巴尔扎克的丰富、莎士比亚的激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深邃,《北方城郭》都有不错的演示。

——二月河

它用火热的激情和冷静的理性之犁切进现实生活的原壤,凝重大气,深刻尖利,呈现出一种混沌感,把杂语的现实世界表现得十分到位。

——朱向前

柳建伟是一位聪敏、勤奋、善于宏大叙事而且高产的小说家,能够熟练地处理各种重大题材,同时在作品中巧妙地奏响主旋律。他的作品叫好又叫座,在当下文坛堪称独步。

——《中国文化报》

小说直面政治、经济、感情道德和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深刻地描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生存境况,展示了中国当代官场人物生存的普遍状态,塑造了堪称典型的李金堂,以及白剑、欧阳洪梅、申玉豹、林苟生、刘清松、庞秋雁等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显示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中国出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北方城郭(现当代长篇小说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建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72281
开本 16开
页数 5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1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662
CIP核字 201408598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33.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5
165
3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8: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