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淮北史话/中国史话
内容
编辑推荐

张继玲主编的这本《淮北史话》从历史沿革、史海钩沉、风土民情、名胜大观和精致淮北五个方面,记述了淮北的地理环境,历朝历代发展史,重要历史事件、革命活动,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影响并起推动作用的人物,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代表性的革命史迹、文物遗迹、梵寺古刹、陵墓遗址、自然景观、掌故传说,以及建市以来煤电、煤化工、食品工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新兴“6+1”产业体系和文明城市创建、市民幸福生活的发展历程这些方面的内容。

本书是弘扬传承中华区域历史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全面了解淮北传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有助于人们清晰纵览淮北历史发展概况,有助于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知我历史、爱我家乡”的观念,也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乡土史料。

内容推荐

淮北位于安徽省的北部,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处。古为相地,归属屡有更易。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市。先秦时代,淮北地处卫、宋、楚、鲁诸国边缘,学术思想活跃,文化积淀深厚。颛孙子张秉承儒道传业解惑,蹇叔辅佐秦穆公成就春秋霸业;薛广德、桓谭曾在相山讲学,“竹林七贤”之嵇康、刘伶世居临涣;戴逵、刘开渠开创雕刻之先河,汉画像石、柳孜遗址传递着城市文化的内涵。

淮北素为战事要地。昔者,楚汉相争,“濉水为之不流”。近代捻军起义的战场上,当地响应者甚众;抗日战场上,新四军鏖战小朱庄;解放战场上,淮海战役双堆集全歼黄维兵团。淮北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甚多,是安徽省一座重要的工业城市。由张继玲主编的这本《淮北史话》将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一一呈现给广大读者。

目录

一 历史沿革

 1.历史起源

 2.建置沿革

二 史海钩沉

 1.政事战事

 2.风云人物

三 风土民情

 1.民间风俗

 2.民间曲艺

 3.民间手工艺

四 名胜大观

 1.文物遗迹

 2.自然景观

 3.历史名镇

 4.掌故传说

五 精致淮北

 1.能源工业之城

 2.山水园林之城

 3.文明幸福之城

附录 淮北历史三字经

试读章节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也叫渗水崖,位于显通寺东龙山山腰处。此处石壁底部摩崖碑刻着“渗水崖”,碑文印章,与寺院内渗水崖碑文相同,只是横竖有别,上款题“乾隆甲午清和月”,下款题“长白高晋题”。崖高约10米,其上树木葱郁,较为隐蔽,水土保持良好。每逢大雨,山洪顺着山涧直流而下,汹涌澎湃,但到了此处,却是顷刻全无,过了几十丈远,方才的山洪才又能看见。于是,渗水崖就有了“骤雨瀑布,涓滴不存”的说法。临于崖旁,倾听水声,高低相间,高则如万马奔腾,低则如情人细语。想必安徽巡抚高晋定是被这神奇美妙的情景陶醉了,才于此立一高碑作纪念,渗水崖名不虚传。

万丈碑

万丈碑在显通寺北,龙山与虎山两峰山脊线凹交会处,钓鱼台以西。原来的碑高约2米,宽56厘米,厚20厘米。石碑的正面刻有“主山万丈”,背面刻有“南无阿弥”的篆字字样。传说石碑原是一块仙石,本在此处,可它辖管周围百里的山脉,需飞外巡察,因而历经数县,行程千里,周遭的百姓都曾见过这块石头,后来巡察结束,仙石又飞回了原地,当地百姓就在石头上刻上了“主山万丈”和“南无阿弥”的碑文,仙石就变成了石碑。

这块石碑被视为豫皖苏三省的界碑,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现在,在原万丈碑的附近又立了一座石碑,上面刻有“绿化相山”四字,是现代人呼吁保护相山的一个标语。在立碑处登临远望,可俯瞰淮北市全景。

小仙洞、秘霞洞

在相山东岭偏南的地方,有一个“小仙洞”,洞口偏西南,距山脚约50米。洞口前有一个石台,高约1。5米,洞口狭窄,洞内呈方形。洞内西边的岩壁上有一摩崖浮雕,刻的是一位佛、两个侍从和一个金刚。佛像的下面还有文字,因年代久远,已经不清晰了。北边的岩壁上还有一个洞,这个洞的洞口在一米高的石崖上。传说小仙洞是王子缙修炼的地方。王子缙就是周灵王的太子王子乔,他喜欢吹笙学凤凰叫,无心继承王位,一心只想修炼成仙,于是常常云游四方。一日,王子乔游览至相山,看见相山春烟缥缈,万山晴翠,山桃烂漫,群莺乱舞,又有古洞临风,确实是个修炼的好地方,就在相山停下,在洞中炼起仙丹来。年复一年,不知过了多少个寒暑,王子乔终于修炼成仙,跨仙鹤升天了。后来他的徒弟崔文子也在这个洞里修炼成仙。从那以后,人们就把这个洞叫小仙洞。历代的文人墨客游览相山,曾题诗小仙洞。“春烟缥缈万山晴,仙洞凌风屐齿轻”一句就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秘霞洞也叫藏经洞,在虎山西麓。洞顶刻有“藏经”二字,苍劲秀丽。洞口横卧着一块巨大的平台,可登临远眺。相传古时候有一位游方和尚,携带经书路过相山,突遇洪水暴发,就把经书藏于洞内,以便避开洪水之祸。洪水退后,和尚带着经书重新上路,临走时,在洞口留下“藏经”二字。当然,这只是个传说。经考证,此洞实际上是由原相城文士任文石在清初凿的,用于藏书。遗憾的是,由于年月久远,洞口的“藏经”二字现在已经不能辨认。

P120-121

序言

《淮北史话》是大型系列丛书《中国史话》中以弘扬传承区域历史文化为宗旨的组成部分,淮北作为全国地(市)行政区划之一,能人选这项“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很值得骄傲和自豪。在全体编撰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淮北史话》编撰工作顺利完成。作为该书编委会主任,我感到十分欣慰。

《淮北史话》从历史沿革、史海钩沉、风土民情、名胜大观和精致淮北五个方面,记述了淮北的地理环境,历朝历代发展史,重要历史事件、革命活动,在历史发展中产生影响并起推动作用的人物,独具特色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代表性的革命史迹、文物遗迹、梵寺古刹、陵墓遗址、自然景观、掌故传说,以及建市以来煤电、煤化工、食品工业、机械制造、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新兴“6+1”产业体系和文明城市创建、市民幸福生活的发展历程这些方面的内容。

《淮北史话》是弘扬传承中华区域历史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全面了解淮北传统历史文化的普及读物,有助于人们清晰纵览淮北历史发展概况,有助于广大青少年从小养成“知我历史、爱我家乡”的观念,也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乡土史料。本书的编撰出版,功在当代,惠及子孙!

本书付印前,承蒙《中国史话》编撰委员会专家学者惠予审阅、悉心指导,在此谨致深切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淮北史话/中国史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继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56287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5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64
CIP核字 2014021886
中图分类号 K295.43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3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