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4铁钉案全译注释修订本)》编著者高罗佩。
南怀瑾大师推荐此书说: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这书看了就让人放不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古典文学的研究员评价: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西方人用汉文写小说前无古人。错综复杂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中获得快感。
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
| 图书 | 大唐狄公案(2铜钟案全译注释修订本)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大唐狄公案(4铁钉案全译注释修订本)》编著者高罗佩。 南怀瑾大师推荐此书说: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这书看了就让人放不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古典文学的研究员评价: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西方人用汉文写小说前无古人。错综复杂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中获得快感。 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 内容推荐 《大唐狄公案(4铁钉案全译注释修订本)》编著者高罗佩。 《大唐狄公案(4铁钉案全译注释修订本)》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为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 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的“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20世纪50年代此书英文版一经面世,即在欧美引起轰动。至今已译成10余种文字。 目录 朝云观 莲池蛙声 铜钟案 黑狐狸 御珠案 试读章节 那人“嘿嘿”干笑了一声,又说道:“我们下楼去吧,大殿里的法事快要完了。” 一阵惊雷滚过。另一个还想要说什么,却被这雷声吓得把话吞人了肚内。 第二章 狄公攒眉望了望山道四周,暴雨将龙门山色遮去了大半。狂风中夹杂有从山谷传来的一阵阵闷雷声。电光闪过,白茫茫中露出一簇簇苍郁的峰头和树色。 狄公与他的内眷早晨从京师起程时,还是晴朗明媚的好天气,不料到傍晚乌云密布,山风渐紧,不一刻就来了这狂猛山雨。看来他们一行今夜不能到达汉源县城了。狄公是京畿①同州汉源县的县令,他同他的内眷在京师欢度了端阳佳节,此刻正返回县城。 这是龙门山最险峻的一段山道,一面是峭壁悬崖,一面是百丈深谷。泥泞的山道很滑,坡度又陡,刚过了一个大弯道,狄公吩咐停车。 他从油篷车内探出头来,对车夫说:“我们不能再在这大风大雨中奔波折腾了,天黑山高,万一出点差池,岂不误事?你知道附近有没有可以歇宿的地方?” 车夫答道:“老爷说得是,如此风狂雨猛,倘若驾驭不妥,便有翻车的危险。这山道附近并没有驿站,也没有人家。只是那山顶上倒有一座古老的道观,建来好几百年了,如今亦有上百个道众,法事很是蕃盛。老爷不妨到那道观去投宿一夜,待明日天放晴了再起行不迟。,, 一道电光闪来,狄公仰头见白茫茫的雨色里有一排排郁郁葱葱的树木,树木断阙处正露出了灰瓦红墙。果然是巍巍然一座雄壮的道观。 电光闪过之后,四周又是一片漆黑。 狄公下了油篷车,命车夫先上那道观传话,就说是县令老爷要进观避雨,吩咐观里的住持真人打点出一套舒适宽敞的房间让他们歇夜,并派几名杂役道人抬三顶软轿下来侍应。 两车夫领命,提起风灯便沿着石级径向那道观迅步上去。 狄公掀开第二辆马车的油布篷,他的三位夫人及侍女们坐在车内正瑟瑟发抖。山里雷声隆隆,暴雨打在车顶上如冰霰一般。小小的车厢内漏了水,一丝丝寒风从隙缝里钻了进来。三位夫人见了狄公,都抱怨不休,又问这问那。狄公安慰她们一番,说马上就有软轿来接应她们到山顶上的一座古观里去避雨。今夜就歇宿在观里,明日一早动身,中午之前便可回到汉源。 陶甘走来向狄公报告,山上道观派来的三顶软轿已到,请内眷们赶快上轿。 狄公回头见几名杂役道人披着蓑衣,戴着斗笠,正搬来两块大石填在油篷车的车轮下以防风大翻车。两名车夫匆匆卸了马轭①套具。狄公赶紧上前将三位夫人搀下了油篷车,坐进了软轿。两个杂役道人各抬一顶轿,“杭育杭育”沿山门石级逶迤而上。狄公、陶甘和两名车夫淋着大雨跟随轿后,虽全身早已湿透,也顾不得许多,只怨那些道人不多带些蓑衣、斗笠下来。 山势峥嵘,峰回坡转,石级如羊肠一线,峭壁如犬牙交错。眼看着三顶软轿轻捷向前,狄公、陶甘渐渐脚力不支,落在后面,大汗蒸腾,气喘吁吁。 折过一角凉亭,忽见山道断绝,出现一条百丈深涧。深涧上驾起三条石板以为天桥,天桥两边有铁索护定。人行在天桥上不免胆战心惊,魂悬魄荡。 陶甘忽然想起什么,说道:“老爷,去年夏天,有三个年轻女子在这道观不明不白死去,老爷不是还打算亲自来这里勘查吗?若我没记错的话,这道观叫朝云观,那死去的三名女子一个姓刘,一个姓黄,一个姓高。姓高的听说就是从这天桥上舍身跳下去的,当时也没寻着尸身。你看那桥下,深不见底,云雾弥漫,多险啊!” 狄公听罢,心里一愣,不禁微微点头。 P4-P5 书评(媒体评论) 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国学大师南怀瑾 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西方人用汉文写小说(《大唐狄公案》部分篇目有汉文写本),前无古人。错综复杂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巾获得快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石昌渝 他是名士派头的艺术家、收藏家、代中国人发展国粹的公案小说家,业余胜过专业的汉学家….现代西方人对传播中国文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非学术圈里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来自《大j葺狄公案》。 ——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四川大学教授赵毅衡 狄公小说是我们从高罗佩博士那里得到的最后的中国公案小说……他的逝世使我们所有侦探小说的鉴赏家们都感到十分悲痛。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对高罗佩逝世的评价 在高罗佩的神笔之下,古老的中国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阿伦·丁·赫宾 如此严格地遵循中国古典文学的风格进行创作,而写下的一切又是如此美妙地使现代读者获得满足。 ——《纽约时报》 狄公小说写出了中国唐代的所有魅力、残忍和高深莫测。 ——《芝加哥太阳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唐狄公案(2铜钟案全译注释修订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荷兰)高罗佩 |
| 译者 | 陈来元//胡明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海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35264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7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22 |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512 |
| CIP核字 | 2013241093 |
| 中图分类号 | I563.4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海南 |
| 长 | 240 |
| 宽 | 163 |
| 高 | 25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30-2009-004号 |
| 版权提供者 | Thomas van Gulik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