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心想等编著的《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选了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观察思考的文章。立足中国教育的现况,以国际的视野,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释,旨在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所选作者都兼具中美两国教育的经历,而且不管是作为主业还是业余爱好,他们都乐于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细微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到发现和见解。这些作者不同于国内关注和研究教育的人们的教育经历,有一种透过另一类型的(美国)教育看(中国)教育问题的视角。
| 图书 |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大夏书系 |
| 内容 | 编辑推荐 陈心想等编著的《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选了五位海外华人学者对教育观察思考的文章。立足中国教育的现况,以国际的视野,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释,旨在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所选作者都兼具中美两国教育的经历,而且不管是作为主业还是业余爱好,他们都乐于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细微的观察与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独到发现和见解。这些作者不同于国内关注和研究教育的人们的教育经历,有一种透过另一类型的(美国)教育看(中国)教育问题的视角。 目录 序言 1 陈晚卷 对美国人的总体感受 美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几个话题 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教育话题 海外育儿经验分享 2 沈安平卷 自由成长 不懂音乐 回家作业 追求梦想 沟通理解 3 南桥卷 幼子在,不远游 为什么ABC们恨中文 走出教育的焦虑 如何失去校友捐赠 美国学生的社会实践 美国人如何做教材 衰而不败的美国教育 4 陈心想卷 “关系型教育”:一种教育观念 教学是双向的 家有书香 岂可忽视“美盲” 归类人才谈教育 优秀生为何成群地来 “写作”拯救一所学校 儿童早期教育的几个观念 以思维训练为导向的高中课改 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四种空间 用“努力”挖掘“潜力”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教育标签下的反教育 考试竞争是学生不爱阅读的理由吗 5 梁雷卷 从我个人的求学经历谈教育 哈佛大学的教学特点 学养的标准 憧憬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大夏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陈心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1688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90 |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48 |
| CIP核字 | 2014028253 |
| 中图分类号 | G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30 |
| 宽 | 169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