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旺土、刘家军、黄鹤主编的《武夷山民俗文化: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第6辑)》通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师生对武夷山民俗文化进行教学实践考察与鉴测分析,针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提出监测与研究报告,对武夷山民俗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提出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意见与建议。收录考察报告26篇,内容包括武夷山民间与民俗文化监测报告、武夷山的口承及风俗类民俗探讨和武夷山的物质类民俗探讨等三个部分。
图书 | 武夷山民俗文化(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邱旺土、刘家军、黄鹤主编的《武夷山民俗文化: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第6辑)》通过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师生对武夷山民俗文化进行教学实践考察与鉴测分析,针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提出监测与研究报告,对武夷山民俗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提出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意见与建议。收录考察报告26篇,内容包括武夷山民间与民俗文化监测报告、武夷山的口承及风俗类民俗探讨和武夷山的物质类民俗探讨等三个部分。 目录 武夷山民俗之监测报告 武夷山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武夷山民俗采风调查综述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及利用——以武夷山习俗文化为例 武夷山民俗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永续遗世的美好:世界遗产武夷山的保护和利用 武夷山口承及风俗类民俗 武夷山谚语文化考察 武夷山民间戏曲的主要形式及其民俗文化价值 武夷山的社会组织民俗——以乡间的“社”为考察中心 武夷山的民间礼俗及《朱子家礼》 闽北民间的岁时节令习俗文化 武夷山的中元节 武夷山的传统婚俗 武夷山的民间信仰 武夷山民间医疗习俗 偶像的塑造:武夷山扣冰古佛信仰的兴起与演变 武夷山地区下梅等传统村落民间宗教的状况考察 武夷山物质类民俗 武夷山的生产与居住民俗 武夷山下梅聚落空间的形成与传统民居 武夷山的宗族、祠堂与祭祖仪式 武夷山民居雕刻艺术浅析 武夷山饮食民俗漫谈 浅谈水在武夷山信仰民俗中的地位 武夷山“吃文化”习俗意义初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武夷山民俗文化(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与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邱旺土//刘家军//黄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154943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60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 |
CIP核字 | 2013320530 |
中图分类号 | K892.45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60 |
宽 | 184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