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海军元老,也是译界泰斗和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皮后锋编著的《严复大传(精)》主要讲述了严复一生的丰富经历及对传播西方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全书旁征博引,既有档案资料、近代报刊、人物文集、年谱日记、碑传牒谱,更有大量传主的佚文、手稿、书信等稀见资料。这些丰富的一手材料不仅确保了《严复大传(精)》学术价值,也显现了作者潜心学术的勤苦与执著。
图书 | 严复大传(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海军元老,也是译界泰斗和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皮后锋编著的《严复大传(精)》主要讲述了严复一生的丰富经历及对传播西方文化作出的巨大贡献。全书旁征博引,既有档案资料、近代报刊、人物文集、年谱日记、碑传牒谱,更有大量传主的佚文、手稿、书信等稀见资料。这些丰富的一手材料不仅确保了《严复大传(精)》学术价值,也显现了作者潜心学术的勤苦与执著。 内容推荐 皮后锋编著的《严复大传(精)》侧重评述严复的生平活动,兼及严复传播西学的贡献,大到其留学英国、投身维新运动、卷入洪宪帝制,小到其人际交往、家庭生活、鸦片嗜好等,本书均有详细评述。较诸同类学术专著,《严复大传(精)》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有关传主的信息。比如有关严复参加中国国会、任职开平煤矿、参与南北和谈、辛亥革命后依附袁世凯等重大历史活动,在其他论著中往往只有片言只语,有的干脆回避,暂付阙如;而《严复大传(精)》则根据丰富的史料,将严复的这些活动评述得相当厚实。限于体裁和篇幅,《严复大传(精)》对严复的学术思想涉及不多,作者将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另撰《严复评传》。虽然如此,通过阅读《严复大传》一书,读者已能较为完整地了解到严复一生的方方面面。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少年时代 第二章 进身海军 第三章 仕宦北洋 第四章 潜心西学 第五章 维新巨擘 第六章 天演惊雷 第七章 辗转京沪 第八章 侧身开平 第九章 教育救国 第十章 辛苦迻译 第十一章 面对革命 第十二章 执掌北大 第十三章 盛名之累 第十四章 蛰居京华 第十五章 译界泰斗 第十六章 桑榆晚景 附录一:严复简谱 附录二:作者严复研究论著目录 附录三:人名索引 附录四: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后记 试读章节 清政府没有吸取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仍然维持腐朽的专制统治。为支付庞大的战争开支和战争赔款,各级官吏如狼似虎,对全国百姓进行敲骨吸髓的压榨,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1853年5月,严复的故乡福建曾爆发了小刀会、红钱会起义。而全国规模影响最大的武装起义,则是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严复出生的前一年即1853年,洪秀全带领太平军攻占南京并定都于此,改名天京。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所需巨额军饷,清政府除在全国推行厘金制度外,还鼓铸大钱、滥发钞票,百般搜刮民脂民膏。1857年至次年,福州城乡人民开展了反对官府搜刮民财、滥铸铁钱的斗争。幼小的严复亲眼目睹了官吏贪婪搜刮民财所造成的社会灾难,40余年后仍然记忆犹新: 尚忆髫稚之日,闽中大吏铸铁钱,开官局,以为一切苟且之计。旬日之间,贫富易位。田宅典质者,纷纷取赎,尝有旧拥巨资,而穷困至不自存者……当此之时,几至大乱。① 就在中国一片内乱之际,英、法两国又于1856年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沙皇俄国趁火打劫,先后强迫中国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根据这些条约,中国不仅被迫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将东北、西北近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俄国,丧失了大片领土,而且这些条约增加了鸦片贸易合法化、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海关雇用洋人等众多条款,中国主权屡次遭受严重损害。对腐朽的清王朝而言,可谓祸不单行,雪上加霜。 严复就是出生、成长在这样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其平生遭际也与此紧紧相连。 严复出生平微,早年生平事迹少有记载。和许多著名历史人物一样,幼年的严复是一个聪明顽皮的孩子。严复四五岁那年,邻居凿井,架设了一丈多高的井架,井也挖了很深。严复在无人之时偷偷爬上井架,俯视井底,大喊大叫:“好圆!好圆!”他的母亲陈太夫人听到喊叫声后连忙出来,吓得大惊失色,又担心严复害怕责骂从井架上掉下来,而不敢斥责他。于是陈太夫人假装高兴的样子说:“儿真有本事,如能顺着梯子慢慢下来,那就更能干了。”严复听到母亲的夸奖,便从井架上爬下来。陈太夫人非常生气,用鞭子打了严复几下,将他教训一顿。① 1859年,严复已有7岁。望子成龙的严振先将严复送入私塾读书,先后从师数人。1862年,严复回到阳岐乡下,转入其五叔严厚甫的私塾就读,住在其祖宅第一进之西披榭里。严厚甫希望严复走科举之路,博得一个出身,所授尽是《大学》、《中庸》之类课程。由于教学不得法,幼小的严复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1863年,严复从阳岐乡下再次来到省垣苍霞洲,其父聘请同邑黄宗彝先生为塾师,开设家塾。黄宗彝,字少岩,学识渊博,思想境界开阔,为闽省宿儒,“其为学汉、宋并重,著有《闽方言》”等书。②于是,严复开始在黄宗彝的指导下读经。当时严复全家与他人合赁一屋,严家住在楼上。每夜逢楼下演戏,黄先生即令严复就寝,等到戏剧结束后,再将他叫醒,挑灯夜读,常年如此。③ 黄宗彝不仅督课很严,所授内容也不限于经书。黄先生有烟癖,严复日课完毕后,常侍坐烟榻之侧,饱聆先生谈说宋、元、明儒学案及典籍,④成为其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转折点。众所周知,由于文字狱等因素影响,清代士人埋首汉学,鄙弃宋明理学,读四书、五经也仅为习八股、应科举。严复师从黄宗彝后,了解到中国的传统学术及治学方法,拓展了视野,为今后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黄宗彝还经常向严复讲述明代东林掌故。⑤东林党人不畏权奸、刚直不阿的气节与傲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与气度,不仅开阔了严复的眼界,其人格魅力更令严复肃然起敬、终身铭记。严复毕生关心国家前途命运,以开启民智为己任,以译书经世为职志,既不愿趋炎附势,更耻于曲学阿世,这与其启蒙教育密不可分。 1865年,塾师黄宗彝先生病卒,严复哀恸不已。黄病危时,自荐其子黄增来到严家就馆。黄增来,字孟修,幼承父学,此时已是拔贡生。这样,严复开…… P8-9 序言 严复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海军元老,也是近代中国的译界泰斗和国学大师,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严复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启蒙事业,参与政治活动不多。与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风云人物相比,学术界过去对严复的研究偏少,在已有的成果中,虽然对严复传播西学的贡献有所肯定,但总体上并没有摆脱“早年激进、晚年倒退”的政治评价模式。近年来,极左思潮对学术研究的影响逐渐淡化,有关严复学术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而出于资料稀缺与零散等原因,学术界对严复生平的研究,自四五十年前老一辈学者王杭先生出版《严复传》后,一直进展甚微。现在,皮后锋博士撰成《严复大传》一书,较好地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作为他的博士研究生导师,我乐观其成,甚感欣慰。 作者秉承南京大学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自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学位起,就开始涉猎严复的思想学术。在较好利用王械、孙应祥等诸位老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他自己又多方搜集资料,几经艰辛,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严复与西学东渐》,并以优异成绩通过答辩。走上工作岗位后,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不懈地搜集资料,其用功之勤,诚如作者在后记中所云,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与此同时,他近年还协助孙应祥教授编成《严复年谱》一书。在多年研究积累的基础上,皮后锋博士承担了《严复大传》一书的写作,这与某些客串的二手研究固不相同。 《严复大传》侧重评述严复的生平活动,兼及严复传播西学的贡献,大到其留学英国、投身维新运动、卷入洪宪帝制,小到其人际交往、家庭生活、鸦片嗜好等,本书均有详细评述。较诸同类学术专著,《严复大传》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有关传主的信息。比如有关严复参加中国国会、任职开平煤矿、参与南北和谈、辛亥革命后依附袁世凯等重大历史活动,在其他论著中往往只有片言只语,有的干脆回避,暂付阙如;而《严复大传》则根据丰富的史料,将严复的这些活动评述得相当厚实。限于体裁和篇幅,《严复大传》对严复的学术思想涉及不多,作者将以博士论文为基础另撰《严复评传》。虽然如此,通过阅读《严复大传》一书,读者已能较为完整地了解到严复一生的方方面面。 《严复大传》不囿成说,提出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新观点。如作者通过大量阅读斯宾塞(Herbert spencer)的论著,仔细比较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与赫胥黎(T.H.Huxley)的《进化与伦理》,对《天演论》一书的内容与性质作出了新的判断;作者力避简单机械的政治定性,通过钩稽严复的书信与中华元典中的论断,对严复晚年依附袁世凯的心态作出了合乎情理的解读;针对“早年激进、晚年保守”的僵化评价模式,作者跳出以实然为应然的思维定式,对严复中西文化观的演变等作了“同情式”的理解等等,这里不一一列举。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作者严谨求是、勇于创新的学术品格。当然,有些观点可能会有争议,但本着百家争鸣的原则,对繁荣学术是有所助益的。 《严复大传》文风朴实,简洁明了,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在十余年辛苦搜求的基础上,本书旁征博引,既有档案资料、近代报刊、人物文集、年谱日记、碑传谱牒,更有大量传主的佚文、手稿、书信等稀见资料。这些丰富的一手材料不仅确保了本书的学术价值,而且显现了作者潜心学术的勤苦与执著,我相信读者自有判断。此外,图文并茂是《严复大传》的又一显著特色。文中插入了大量珍贵图片,其所蕴涵的丰富信息是文字所不能替代的,必将大大增强读者对传主的感性认识。其中,半数以上图片资料是首次披露,有的为学界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在世风浮躁、学术丑闻迭出的今天,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严复大传》不失为一本学风严谨、功力扎实的学术专著。 平心而论,南京是国内严复研究的重镇之一。数十年前,王械先生不仅推出了他的力作《严复传》,而且组织南京大学历史系部分教师主编出版《严复集》,这是对严复研究的重大贡献。最近,参与过《严复集》编辑整理工作的孙应祥教授,以近古稀之年编成洋洋四十万言的《严复年谱》,这显然是严复研究中不可多得的成果。现在,皮后锋博士又撰成《严复大传》,在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又有所进步。这些成果的相继问世,展现了南京大学几代学人潜心研究严复的学术传统,值得继续坚持和发扬。 后记 拙著《严复大传》出版已逾十年,蒙读者朋友不弃,数年前已售罄。适逢明年严复诞辰160周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决定今年底再版本书,以应广大读者需求。此次再版,我主要是订正讹误、调整文字、补充内容,其中,部分章节增补改写甚多。因时间仓促,还有更多内容只能留待以后增补。书中错误不当之处,敬请同行专家学者以及读者朋友批评指正1 2009~2012年,我与北大校史馆杨琥教授合撰《新旧、政学之争:民初北大校长更迭风波及其政治动因》(载《中国学术》第33辑)一文,本次修订已吸收该文部分内容;另外也参考借鉴了苏州大学俞政教授、清华大学戚学明教授、上海医科大学严名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黄克武教授等同行专家的研究成果。南京图书馆陈希亮研究员、内蒙师大张建军教授、江苏社科院王裕明研究员、日本福岛大学手代木有儿教授等专家学者,在搜集资料方面提供了大量帮助。值本书再版之际,谨对上述同窗师友、同事同行表示衷心感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严复大传(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皮后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10687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7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517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46 |
CIP核字 | 2013319157 |
中图分类号 | B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30.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65 |
宽 | 195 |
高 | 2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