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良编著的《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是一本杨绛的传记。记录了杨绛的一生经历与行迹,讲述“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双重生活——做大学者钱钟书的贤内助,成为成就斐然的作家、翻译家,“两全其美”。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在一个世纪的巨变与沧桑中淬炼出的美玉般的完美人格,睿智与爱心兼具,成为读书人中的一个神话。
图书 |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杨国良编著的《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是一本杨绛的传记。记录了杨绛的一生经历与行迹,讲述“最才的女、最贤的妻”的双重生活——做大学者钱钟书的贤内助,成为成就斐然的作家、翻译家,“两全其美”。最令人动容的是她在一个世纪的巨变与沧桑中淬炼出的美玉般的完美人格,睿智与爱心兼具,成为读书人中的一个神话。 内容推荐 杨国良编著的《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呈现了杨绛先生一百年的人生轨迹,开掘其高贵雅洁的人格内涵。伴随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的20世纪,杨绛秉持读书人的本分,超越苦难,潜心一志,树立了一种不蹈虚、持久坚定的人生姿态。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作者用丰富翔实的细节,刻画了杨绛形象的各个方面:与钱锺书志同道合的“书虫”和“隐士”,技艺精湛的文坛宿将,慈爱包容的贤妻良母,随分自持的智者…… 杨绛低调内敛,淡泊名利,然而“上帝抬举卑逊的人”,她以历经“九蒸九焙”而臻美玉之质的人生,谱写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段传奇,给心灵迷失的当代人无尽启示。 目录 引 言 一 骨血相承 二 小荷初露 三 妻子?情人?朋友 四 “交易光明” 五 沦陷?突围 六 灵魂的“洗澡” 七 劫难与持守 八 渡劫名利场 九 天命大戒 十 走在人生边上 不是尾声 愧对杨绛 参考文献 后 记 试读章节 人之初 被胡适晚年视为“世间最可宝贵的文字”的《登山宝训》里,耶稣打着比方对门徒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被人践踏,天上的飞鸟又来吃尽了。有落在磐石上的,一出来就枯干了,因为得不着滋润。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一同生长,把它挤住了。又有落在好土里的,生长起来,结实百倍。” 1911年7月17日,北京,杨家第四个孩子出生,名季康,小名阿季,后以笔名“杨绛”行世。杨绛以心为种子,其生命发端,伴着狂飙突进的五四运动由高潮到落潮,断裂的文化传统正历经千回百折的打磨而被修复。她就扎根于这方土地,在时代转型的跌宕起伏间,在为人之初的辉煌瞬间,期盼圣道,等待奇迹。 爱默生1837年8月31日在剑桥镇对全美大学生荣誉协会发表题为《美国学者》的演说,其对作为未解之谜的“人”有独到见解: 所谓“人”只是部分地存在于所有的个人之中,或是通过其中的一种禀赋得以体现;你必须观察整个社会,才能获得对完整的人的印象。所谓“人”并非只是指一个农夫,或一位教授,或一位工程师,而是他们全体的相加。“人”是神父、学者、政治家、生产者、士兵。在分裂的,或者说是社会的状况下,上述的职能被分派给每一个个人,而他们中的每一个都致力于完成共同工作中分派给他的定额;与此同时,人们又相互弥补着自己。 亲见五四运动 1919年,杨绛八岁,亲见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在幼年杨绛敏锐的眼睛看来,在这个历史、文化的双重标志性时间坐标里,也同样显出某些新旧元素的更替、演进。秋季始业,杨绛升初小三年级,发现学校里的女学生开始着新式服装了。之后的历史证明,运动唤醒了有志之士的梦想、激情和个体意识,现实环境却限制要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这成了一个时代的问题,如“世纪病”般困扰、折磨着百年里无数的思想先觉者。困惑,犹豫,挣脱,抗争,人们由此或将目光转向现实的政治反抗,或退居书斋,保守灵魂家园。杨绛百年生命亲炙其间,她是伴随五四这一特定的、纷繁驳杂的社会文化思潮成长起来,从而深刻领略了其背景的深沉底蕴的。亲见运动爆发的这一时刻,为她清明心智的养成播下了种子。 “寒素人家的子弟” 陈宝箴(《义门陈氏宗谱序》中说世系:“其间流传久而不失其世系,则必其家法修明,又必其所生代有闻人,相与赓续而维持之,非偶然也。” 杨绛曾问父亲杨荫杭(1878—1945):“爸爸,你小时候是怎么样的?” 父亲说:“就和普通孩子一样。” 杨荫杭生于江苏无锡,字补塘,笔名老圃。杨荫杭的父亲曾在浙江做过一个小地方的小官,杨家有上代传下的住宅,但没有田产,两代都是穷书生。杨荫杭寒素人家出身,上学全靠考试选拔而得的公费。穷则思变,读书为本。 杨荫杭谈笑挥斥,意气甚伟。1895年天津海关道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公学,杨荫杭同年考入北洋公学读书。 “翻译大有可为” 1900年下半年,认为“翻译大有可为”的杨荫杭与同为励志会会员的杨廷栋、雷奋等人创办了《译书汇编》,这是留学生自办的第一份杂志,专门译载欧美政法名著,诸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义》、穆勒的《自由原论》等书,这些译著流丽典雅,曾在留学生和国内学生中风行一时。此举较严复译介西洋近代典籍要早好几年。 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 杨荫杭早年留学日本时即从事反清革命活动,回国后,杨荫杭在无锡首创励志学会,是江苏省最早从事反清革命活动的人物之一。1902年他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卒业后,和同乡在无锡创办“理化研究会”,提倡研究理化并学习英语。杨荫杭自己带头开…… 序言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人生的至高境界! 杨绛一生节俭,精神沉静,艰难穿过生命重重关卡,将所有负面因素转化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一辈子坚守读书人的本分,点亮尘世人的心灵之灯,成人类精神史上新的标杆。 一百多年渐次成长的过程中让人感动的具体细节是什么?尤在没有钱锺书和钱瑗的日子,身心憔悴,连走路都要扶着墙壁的杨绛究竟如何在孤寂、病痛、死亡的大考中挺过来,浴火重生,奇迹般成了一家三口的新生命? 极度悲痛中选择翻译《斐多》,讨论灵魂不死;垂暮之年,将对一家三口的记忆诉诸笔端,感受漫长岁月悉心经营的温馨,又仿佛在舔舐自己的伤疤,甚至能听到伤口裂开又开始结痂的声音。这种温馨中带着残忍。在默然中自我疗伤,借沉痛的文字排泄身上的“毒瘤”,将“有毒”的负能量一一清洗,用干净悲怆的语调给至亲者献上瓣瓣心香;一遍又一遍地抄写《槐聚诗存》,追忆在心中早已定格的与钱锺书在一起的美妙时光;以老迈之躯发宏愿,悉心整理钱锺书采百花而酿出的蜜——七万多页的中外读书笔记,一个人留下来“打扫现场”,在敲木鱼式的疗伤中,让颠沛流离、伤痕累累的几麻袋笔记变成有系统有秩序的煌煌数十册,为读书人显现一代宗师的成长踪迹,恩泽千秋;九十六岁时沉着简洁的封笔之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在人生边缘的边缘自问自答;百岁前后,信奉上帝、内心更新的杨绛忠实履行夫君所嘱,生活谨严,精力过人,超然物外,宁静平和。 原本柔弱,经岁月之锤磨砺,如坚硬的岩石,在生命的河床傲然屹立,风吹雨打,巨浪冲洗,在世俗的浊流中持守本真人性,赓续文脉、薪尽火传,成迷乱时代的中流砥柱;原本单纯,艰难困苦培养周密的思想,晚年信心明澈如秋水,映衬蔚蓝的天空以及晨岚夕影中的山景,是漂泊、浮躁、沉迷物欲者一剂永恒的良药! 苦身焦思,终而得道,人生若此,欲毋显,得乎? 后记 《杨绛年谱》(北京:线装书局,2008)是在机缘和使命的双重驱使之下完成的。但《杨绛年谱》留下许多遗憾,实乃未尽之念,愧疚不已。 为弥补遗憾,我与才情不凡的刘秀秀商定写作计划:先反复研读《杨绛年谱》,继而研读一切与杨绛相关联的文字,尤其下工夫通读八卷本《杨绛文集》,在杨绛自己的文字里徜徉。 (文稿中没有标注出处的文字取白杨绛先生的著作及吴学昭《听杨绛谈往事》等,特此说明。)初稿推出之后,我们参照古今中外典籍,有的放矢吸取养料,反反复复修改。文稿写作与修订的过程倒成了我们效法之契机,为学至此,夫复何求?! 又邀潘彦铮、敬鸿章、胡艳秋、姚铁斌、黄开阳、刘子铭以一线读者兼编辑的身份仔细研读文稿,各自提出诸多修订意见(彦铮、鸿章下力尤深)。志扬师醍醐灌顶的点拨,家人一如既往的支持(正值儿子高考前夕),新星出版社陈卓兄的鞭策,李溢兄“妙述于删”的警醒,老友刘超先教授对文字精准性的强调,其他师友直接或间接的启示以及责编、美编对图文的精巧处理,在此,一并谢了! 一夜,梦见十头母羊产下十头雌羊羔,实乃吉兆! 诸世成佛,皆在人间修行。所谓缓舞花飞满,清歌水流长,杨绛是也!高山仰之,景行向之,甚慕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国良//刘秀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新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331327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30 |
出版时间 | 2013-10-01 |
首版时间 | 2013-10-01 |
印刷时间 | 2013-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2013208004 |
中图分类号 | K825.6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0 |
宽 | 14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