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娜·布赖登、威廉·科尔曼主编的《反思共同体(多学科视角与全球语境)》旨在重新思考全球化语境下自主性与共同体间不断变化的动态关系。全书由10篇文章构成,有的描述了基于地域的土著共同体立足于当地历史,有条件地参与全球化;有的研究了因应紧急情况形成的压力与危机产生的新共同体;有的聚焦于全球性的、国家的或地区性的共同体及其呈现的自治新方式,这里有妇女运动组织、网络组织,甚至还有登山共同体组织。相信它对致力于共同体研究的组织可以起到概括及重新定位的功用。
图书 | 反思共同体(多学科视角与全球语境)/全球化译丛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黛安娜·布赖登、威廉·科尔曼主编的《反思共同体(多学科视角与全球语境)》旨在重新思考全球化语境下自主性与共同体间不断变化的动态关系。全书由10篇文章构成,有的描述了基于地域的土著共同体立足于当地历史,有条件地参与全球化;有的研究了因应紧急情况形成的压力与危机产生的新共同体;有的聚焦于全球性的、国家的或地区性的共同体及其呈现的自治新方式,这里有妇女运动组织、网络组织,甚至还有登山共同体组织。相信它对致力于共同体研究的组织可以起到概括及重新定位的功用。 内容推荐 这项协作的、跨学科的研究,通过分析全球化条件下共同体反思其自主性的多种方式,重新构建了对共同体、全球化和自主性的讨论。 无论作为一个概念,还是作为一系列社会关系,共同体是当代全球化争论的核心。为了寻找一个适宜的全球化,许多共同体正在重新审视其身份、功能,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全新的共同体正在形成。然而,在共同体为何重要、全球化如何影响特定的共同体等方面,尚无明确的共识。 《反思共同体》考察了全球化对个体和共同体的自主性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讨论共同体强制的和舒缓的方面——也包括协调与自主性相冲突主张的需要——这本《反思共同体(多学科视角与全球语境)》重新绘制了理解共同体、全球化和自主性的概念地图。 《反思共同体(多学科视角与全球语境)》由黛安娜·布赖登、威廉·科尔曼主编。 目录 前言 当代世界中的辩证关系 第一章 全球化、自主性与共同体 第一部 全球资本主义和共同体复兴 第二章 20世纪本土认同、公民权、权力和权威的转型理 第三章 在共同体保护背景下重申“共同体” 第四章 转卑为尊?转型中的共同体 第五章 没有身份的共同体:无身份移民与庇护之城 第二部 建立跨国共同体 第六章 联合国和欧盟中的跨国妇女团体和社会政策活动家 第七章 劳工、全球化和构建跨国共同体的努力 第八章 巴基斯坦北部的发展工作者、跨文化交往与帝国关系 第九章 兄弟情义之索:商业化与“登山共同体”的矛盾 第十章 共同体为什么重要 缩略词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反思共同体(多学科视角与全球语境)/全球化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加拿大)黛安娜·布赖登//威廉·科尔曼 |
译者 | 严海波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9722602 |
开本 | 20开 |
页数 | 2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1-12-01 |
首版时间 | 2011-12-01 |
印刷时间 | 2011-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03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8 |
宽 | 15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01-2010-7548号 |
版权提供者 | UBC出版社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