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由贺喜所著,从超越地方史的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一带呈现的亦神亦祖的祭祀现象。《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认为神与祖先的形象与拜祭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的礼仪来塑造国家形象与表达自身认同。这个问题,既牵涉明清时期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演变,也深受文字运用、科学专家参与、建筑物形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 图书 | 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历史田野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由贺喜所著,从超越地方史的着眼点,来研究粤西南一带呈现的亦神亦祖的祭祀现象。《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认为神与祖先的形象与拜祭模式,关乎在大一统的礼仪与文化推广的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地方社会如何利用国家的礼仪来塑造国家形象与表达自身认同。这个问题,既牵涉明清时期国家礼仪、地方行政、经济环境的演变,也深受文字运用、科学专家参与、建筑物形制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目录 丛书总序走向历史现场 陈春声 绪论:南中国的宗族、礼仪与传统 一、地方社会是怎样形成的? 二、亦神亦祖的话语:广东西南地区的地理、社会形态及史料 第一章 传说的历史 一、土酋归附 二、传说的历史 三、结语 第二章 “边”区的贸易、教化与行政 一、侬智高之乱 二、香与牛 三、南宋海南的文教与风俗 四、酋与官 五、结语 第三章 编户齐民与身份认同 一、从抚黎知府到知府抚黎 二、丘溶《世引堂记》与儋州土舍 三、黎峒变乱 四、编户齐民与开路通道 五、结语 第四章 雷祖与雷首:祖先还是神明? 一、猪熊与雷种——唐人笔下的雷州雷神 二、水利开发与行政、信仰中心的空间布局 三、明清时期的珠池与洋田 四、神庙祭祀与宗族礼仪 五、谁为雷裔? 六、从雷种到乡贤 七、结语 第五章 冯氏家族与冼夫人信仰 一、明中叶高州地方社会之转变 二、冯氏家族的谱系建构 三、高州冼夫人庙:身份、控产与拜祭 四、结语 第六章 建筑、仪式与历史记忆 一、历史建筑物与石雕 二、仪式表演 三、从梁沙婆到冼夫人 四、结语 第七章 从家屋到宗族? 一、水上人的祭祖:朝会 二、神明祭祀与社区结构:以硇洲岛天后诞为例 三、水上人祭祖的普遍性与差异 四、结语 总论:大一统的殊途同归 征引史料及参考书目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亦神亦祖(粤西南信仰构建的社会史)/历史田野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贺喜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3621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7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8 |
| 出版时间 | 2011-06-01 |
| 首版时间 | 2011-06-01 |
| 印刷时间 | 2011-06-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8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3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28 |
| 宽 | 152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4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