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谈美(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谈美(精)》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

内容推荐

《谈美(精)》是朱光潜先生以书信体形式为青年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自问世以来即深受好评,被视为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备的经典之作。《谈美(精)》从“要求人生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的理念出发,顺着美感态度的特性、艺术与人生的距离、美感经验与移情的关系、美感与快感、自然美与艺术美等问题次第展开,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因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

目录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一 谈读书

二 谈动

三 谈静

四 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五 谈十字街头

六 谈多元宇宙

七 谈升学与选课

八 谈作文

九 谈情与理

十 谈摆脱

十一 谈在卢浮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十二 谈人生与我

附录一 无言之美

附录二 悼夏孟刚

代跋“再说一句话”

谈美

开场话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五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

十 空中楼阁

——创造的想象

十一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十三 “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附录 作者自传

试读章节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习惯引诱。你不看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吗?你慢些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欢喜打,你到老都欢喜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发愿去学,比登天还要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你也许说,你在学校里终日念讲义看课本不就是读书吗?讲义课本着意在平均发展基本知识,固亦不可不读。但是你如果以为念讲义看课本,便尽读书之能事,就是大错特错。第一,学校功课门类虽多,而范围究极窄狭。你的天才也许与学校所有功课都不相近,自己在课外研究,去发见自己性之所近的学问。再比方你对于某种功课不感兴趣,这也许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规定课本不合你的口胃。你如果能自己在课外发见好书籍,你对于那种功课的兴趣也许就因而浓厚起来了。第二,念讲义看课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藉此培养兴趣,颇是难事。比方有一本小说,平时自由拿来消遣,觉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来当课本读,用预备考试的方法去读,便不免索然寡味了。兴趣要逍遥自在地不受拘束地发展,所以为培养读书兴趣起见,应该从读课外书入手。

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你自己自然不会选择,须去就教于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许多人曾抱定宗旨不读现代出版的新书。因为许多流行的新书只是迎合一时社会心理,实在毫无价值,经过时代淘汰而巍然独存的书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读一遍两遍以至于无数遍。我不敢劝你完全不读新书,我却希望你特别注意这一点,因为现代青年颇有非新书不读的风气。别的事都可以学时髦,惟有读书做学问不能学时髦。我所指不必读的书,不是新书,是谈书的书,是值不得读第二遍的书。走进一个图书馆,你尽管看见千卷万卷的纸本子,其中真正能够称为“书”的恐怕还难上十卷百卷。你应该读的只是这十卷百卷的书。在这些书中间,你不但可以得较真确的知识,而且可以于无形中吸收大学者治学的精神和方法。这些书才能撼动你的心灵,激动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学大纲”、“科学大纲”以及杂志报章上的书评,实在都不能供你受用。你与其读千卷万卷的诗集,不如读一部《国风》或《古诗十九首》,你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

P8-10

序言

朱光潜先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青年所作的两种小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与《谈美》,在这里合为一册,仍以《谈美》为名。同时收入了夏丐尊和朱自清分别为两书写的序,以及作者在1980年所作的自传,大致交代自己的学问之路。

朱先生青年时代留学英国,曾应国内杂志之约,以中学程度的青年为对象,发表了十二封信,后辑为《给青年的十二封信》。各信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话题,比如谈读书、谈作文、谈社会运动、谈升学选课等等。他以聊天似的亲切笔触,以对青年学生的理解、同情和将心比心的态度,给青年谈论修养,指点迷津。如“谈读书”一篇说青年时期养成读书习惯的重要性,在浩繁的书海中如何做选择。朱先生在抒述意见时,有个一贯的出发点,即:劝青年要从根本上做功夫,勿随世俗图近利。

《谈美》写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成书的三年之后,仍以书信形式,仍以青年读者为对象,谈艺术与美,但着眼于美化人生,与“十二封信”一脉相承,被称为“第十三封信”。这本美学入门之书,也是“通俗叙述《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朱先生在聊天的过程中给予读者美的启示、美的教育,引导读者逐步认识美,理解美,掌握美的体系。

在“慢慢走,欣赏啊!”一篇中,朱先生强调“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这种人生的艺术化、情趣化的观点以及“终身愿与青年为友”的心态贯穿朱先生生命的终始。曾经有北大学子在文章中说,高中时到北大玩,途经燕南园,见一位身材矮小的老者,静静坐在青石板上。看到他们走近,老人拄起拐杖,慢慢绕到燕南园残垣之后,隔墙递过一枝盛开的桃花。等他考入北大,才知道那递花的老人,就是朱光潜。也许只有如朱先生般将美学思考浸透整个生命、并有着赤子之心的人,才会不须情由地,将手中的小花,递给一位陌生的年轻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谈美(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光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1784
开本 32开
页数 24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3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90
13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7 7:3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