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们一提到“玉”,往往都会产生一种崇敬、珍贵、神秘和亲切的心情。中国人用“玉”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玉文化。中国人将“玉”比做“君子”,不论朝代怎样交替,时代怎样变迁,玉材质的通灵,玉工艺的精湛,玉设计的绝妙,玉意境的深远,玉礼器的凝重,玉佩饰的纯正,玉摆件的高雅,始终是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目标。那么,中国的玉有哪些特征,它和历史的渊源有哪些呢?想了解诶玉的知识,那么就来阅读刘静和常宏编著的《中华文化丛书:玉石珍宝》吧!
| 图书 | 玉石珍宝/中华文化丛书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中国,人们一提到“玉”,往往都会产生一种崇敬、珍贵、神秘和亲切的心情。中国人用“玉”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悠久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玉文化。中国人将“玉”比做“君子”,不论朝代怎样交替,时代怎样变迁,玉材质的通灵,玉工艺的精湛,玉设计的绝妙,玉意境的深远,玉礼器的凝重,玉佩饰的纯正,玉摆件的高雅,始终是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目标。那么,中国的玉有哪些特征,它和历史的渊源有哪些呢?想了解诶玉的知识,那么就来阅读刘静和常宏编著的《中华文化丛书:玉石珍宝》吧! 目录 引言 玉和文化 红山文化玉器 15座城和一块“石头” “群玉之山”莽昆仑 美玉出和田 蓝田蕴诗情 带“血”的石头 玉的特征 什么是玉石 祖先用玉 玉雕工艺 造型概说 最硬的玉——翡翠 “赌石”和“善报” “玉不雕,不成器” “绿”最名贵 “地子”、“翠性”、“水头” “俏色”绝品 珍品“西瓜”和“白菜” 翡翠产地和原料 真品岂能假冒 最古老的玉——软玉 主要产地 金缕玉衣 玉石世家 采玉人的艰辛 商周:原始玉器 殷墟玉器 权力与德行的象征 隋唐:礼仪用玉转向实用欣赏 青玉镂雕飞天 朝廷用玉 实用及欣赏玉器 宋元:发古之巧,玉画相融 花鸟形玉器 最大的玉瓮 明清:玉器工艺精湛 宫廷与民间玉器 巨型玉雕 琢玉大师陆子冈 帝王爱玉的故事 玉石匠人不下凳 万马奔腾 皇太后爱玉 结束语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玉石珍宝/中华文化丛书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静//常宏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东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86155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25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88 |
| 出版时间 | 2009-03-01 |
| 首版时间 | 2009-03-01 |
| 印刷时间 | 2009-03-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306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S933.2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山东 |
| 长 | 230 |
| 宽 | 205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