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的大学(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
内容
编辑推荐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第三步曲,作者描写了他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从这个被真实记述下来的教程中,我们可以看出青少年时代的高尔基对小市民习气的深恶痛绝,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在生活底层与劳苦大众的直接接触,深入社会,接受革命者思想影响和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汲取知识养料是他得以成长,从生活底层攀上文化高峰的重要条件。

内容推荐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主要叙述十六岁的主人公阿廖沙满怀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了年迈的外祖母,从家乡来到了伏尔加河岸的喀山市。在喀山,严酷的现实生活使他的愿望化为泡影,为了生存他到处流浪,做过鞋店学徒、洗碗工、搬运工、面包工、看门人、园丁等。为了心中的理想,在工作之余,他勤奋自学,参加各种活动,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在这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里,他获得了大学里学不到的知识,最终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大作家。

作品一经发表,便引起极大的轰动,自出版以来被译成世界上几十种语言,还被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无论作为语言学习的课本,还是作为通俗的文学读本,《我的大学》对当代中国的青少年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为了使读者能够了解英文故事概况,进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在每章的开始部分增加了中文导读。

目录

第一章/Chapter 1 

第二章/Chapter 2 

第三章/Chapter 3 

第四章/Chapter 4

第五章/Chapter 5

试读章节

马克西米奇现在正在喀山读大学,这源于原来住在马克西米奇楼上的学生耶夫雷诺夫的主意,耶夫雷诺夫觉得马克西米奇非常适合去大学学习。马克西米奇听耶夫雷诺夫说得很容易,便决定跟耶夫雷诺夫去喀山。临行前,外婆再三嘱咐马克西米奇不要再那么发脾气,而马克西米奇,也非常舍得不他的外婆。

马克西米奇就住在耶夫雷诺夫的家里,家中由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一起生活,日子并不宽裕,耶夫雷诺夫的母亲总要想法满足所有孩子的肚子。马克西米奇帮着这个母亲下厨,告诉她自己是来上大学的。可是马克西米奇并不太懂人事交往的礼数,不小心惹怒了耶夫雷诺夫的母亲。

耶夫雷诺夫总喜欢教给马克西米奇这样一些道理和别的知识,但是年轻人的浮躁使得耶夫雷诺夫并没有教好马克西米奇。耶夫雷诺夫看不到母亲操持家务的不易,但是马克西米奇懂得,为了不在家里吃白饭,他出去找一些挣钱的事情做。

马克西米奇常常到码头干活,他在那些工人中间生活,喜欢这些人对于现实抗争的态度。马克西米奇在这里遇到一个职业小偷巴士金,他总在保护着马克西米奇,这个人也读过一些书,但他更喜欢谈论女人。

还有一个钟表匠特卢索夫,常常暗地里倒卖黑货,却总在告诫马克西米奇不能做这样的勾当。特卢索夫觉得马克西米奇是一个充满好奇心,却不会羡慕别人的人。但马克西米奇自己却觉得很羡慕巴士金,也羡慕特卢索夫。

每当闷热的夜晚,这里的人们就在河边的草地上喝酒聊天,他们的话题很多,而女人总是能吸引所有人的话题。但是这里的人们似乎对任何话题都没有新鲜感,好像什么事情都见过。马克西米奇和这些人就这样疏远了,而且马克西米奇曾经读过的一些正派的书,也让马克西米奇有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避免踏上跟那些人一样的道路。

马克西米奇还认识了一个常来耶夫雷诺夫这里玩的学生古力·普列特尼耶夫,这个人很有音乐天赋,会弹很多种琴,不过为人比较粗率,家境也比较贫寒。古力知道马克西米奇处境不好,就让马克西米奇跟自己一起住,还叫马克西米奇去当乡村教师。于是,马克西米奇就搬到了这个喀山大学生都熟悉的大杂院里。

这个院子里住着几个妓女,还住着一个神学院的数学家,他每天只是埋头于自己的学问,吃饭都要靠别人来接济。有一个驼背常来找数学家,可是一天晚上驼背却被数学家轰了出来,而且数学家还发着脾气。后来马克西米奇才知道这个数学家要用数学证明上帝的存在,不过数学家没有完成这个工作就死了。

古力在印刷厂上夜班,而马克西米奇就在这里学习,为做教员而准备,但很快马克西米奇就知道自己的年龄太小,还做不了教员。古力每天下班回来都跟马克西米奇一起喝茶吃饭,还会讲着各种新闻,古力对于生活总是一种游戏人生的态度。

古力没钱交房租,就给房东拉琴唱歌,往往会打动房东,房东甚至还想给古力介绍一些守空房的女人,拉皮条是这个房东的副业。在这里就有一个大学生因为唱歌唱得好,房东把他介绍给了一个富商的妻子。

这个富商妻子是个老女人,也没有什么身材,但是常常来找大学生。大学生很讨厌她,但总摆脱不了富婆的纠缠。古力劝大学生赶紧了断这个事情,但是大学生总是拗不过富婆的哀求。

马克西米奇平时在白天去打零工,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在这个院子里观察邻居们的生活。这个院子里有一个长着红头发的人,人称“红鬃马”。红鬃马一直在跟自己的亲戚打官司,这都成为了红鬃马的生活目标。每次红鬃马回来都会带着食物和酒,招呼院子里的人一起喝酒。红鬃马还会把一大把的钱送给院子里的大学生,有一次他就给古力丢下一把钱,然后躺在了马克西米奇的床上,又哭又喊,马克西米奇他们只好给这个醉鬼灌水来解酒。醒了酒的红鬃马又让古力弹琴唱歌。

古力是这个院子里最聪明的人,大家有什么事都会找古力商量,就连这里的辖管警察都会跟古力打招呼。这里的辖管警察是一个老头,他每天都会到大杂院来巡视。冬天的时候,警察从这里抓走了一些士兵和工人,据说这些人在组织地下印刷厂。后来,院子里另一个高个子也被抓走了,第二天古力让马克西米奇到铜器铺找人传达这个消息。马克西米奇非常高兴能执行这个地下任务,马克西米奇知道古力跟革命者走得很近,马克西米奇想要加入他们的组织,但古力觉得马克西米奇年龄太小了。

后来耶夫雷诺夫介绍马克西米奇去见一个神秘的人物,这次见面安排得很周密,耶夫雷诺夫再三嘱咐马克西米奇要保守秘密。马克西米奇见到了这个神秘人物,神秘人物让马克西米奇加入他们的一个小组。马克西米奇是这个小组里年龄最小的,小组成员常常在一个师范学院大学生的家里开会。

小组会请一个老师来给大家上课,不过马克西米奇觉得这里的生活很枯燥,他一直想去看看清真生活区的生活,而更让马克西米奇向往的是伏尔加河上的劳动生活。马克西米奇曾经体验过一种劳动的充实感。

那一天,一艘货船搁浅,船老板让一帮码头工人去卸货,马克西米奇也在这些工人里面。天空乌云密布,一路上工人们骂着这样的天气,但当劳动开始以后,那种埋怨的情绪立刻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热情,大家丝毫不在意风雨大作的天气,甚至还扛着货物赛跑。船老板很高兴地鼓舞着大家,工人们提出要喝多少酒都答应了,大家工作得越来越起劲了。

马克西米奇也在这一伙人里面,在劳动中体会到了一种非常痛快的感觉。任凭船上风吹雨打,人们依然带着笑脸在奔忙,马克西米奇甚至想一辈子都这样幸福地劳动下去。下午终于搬完了货物,回到码头之后,这帮工人便涌到酒馆。

在酒馆里,马克西米奇又遇到了巴士金,当巴士金知道马克西米奇也参加了劳动之后,骂着马克西米奇离开了这里。小酒馆里依然闹哄哄的,工人们开心地唱着歌。

P1-4

序言

  玛克西姆·高尔基(Maksim Gorky,1868—1936),原名阿廖沙·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是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1868年3月28日,高尔基出生在俄国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的一个普通家庭。3岁时父亲去世,随后高尔基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他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在11岁的时候他就开始走入“人间”,曾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高尔基自学了欧洲古典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892年,他在《高加索报》上用高尔基的笔名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开始专职写作。1895年,出版了《依则吉尔的老婆子》和《鹰之歌》。189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该书一出版便引了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1901年,他出版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的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先后出版《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和《野蛮人》等剧本,特别是《小市民》、《底层》展现了现实生活中工人的新形象与新的精神面貌,表现了他们为自己的权利而斗争的决心与乐观情绪,在当时俄国的剧坛上引起了轰动。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重要的作品,标志着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之后创作了《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1913—1916)、《我的大学》(1922—1923)等。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离开人世,享年68岁。  高尔基一生创作了无数的作品,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评论等,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使他名扬世界是他的长篇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这三部作品都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一个世纪以来,这三部作品被译成数十种文字,风靡世界;同时还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等,影响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人们。  在中国,《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是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外国文学名著之一。时至今日,在中国这些被世界公认的文学名著仍然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为此,我们决定编译这三部作品,并采用中文导读英文版的形式出版。在中文导读中,我们尽力使其贴近原作的精髓,也尽可能保留原作的故事主线。我们希望能够编出为当代中国读者所喜爱的经典读本。读者在阅读英文故事之前,可以先阅读中文导读,这样有利于了解故事背景,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我们相信,该经典著作的引进对加强当代中国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人文修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书主要内容由王勋、纪飞编译。参加本书故事素材搜集整理及编译工作的还有郑佳、刘乃亚、赵雪、左新杲、黄福成、冯洁、徐鑫、马启龙、王业伟、王旭敏、陈楠、王多多、邵舒丽、周丽萍、王晓旭、李永振、孟宪行、熊红华、胡国平、熊建国、徐平国、王小红、李新生、傅建平、熊志勇、蔡红昌、马莹莹、曹隽、张镇、刘尚毅、张文绮、彭勇、傅颖、乐贵明等。限于我们的科学、人文素养和英语水平,书中难免会有不当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的大学(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高尔基
译者 王勋//纪飞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09093
开本 16开
页数 1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英语
图书小类
重量 0.2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319.4:I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1
173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0:51:03